觀音之崛起:機會總是眷顧有心機的人 上

俗話說,機會總是眷顧有準備的人。只是,這個準備的概念太寬泛,我更願意把這個準備的範圍明確些,比如說,替換成有心機。

心機,這個詞語在生活中,好像是充滿了負能量。其實,這是一種錯覺。

在無數的影視劇、文學作品中,彷彿只有奸詐小人,才是心機深沉之人。城府很深,老於世故,這些詞彙都用來描繪反面人物。其實,在歷史上、現實中,唯有這種人才能如魚得水。

站在時代巔峰的大人物,無論是“好人”還是“壞人”,都是有心機的人,都是權謀高手!

沒有心機,如何在波詭暈厥的政治鬥爭中殺出重圍?沒有心機,如何在殘酷激烈的職場競爭中脫穎而出?

和姦人鬥,要比奸人更奸!

只是,越有心機的人越懂得掩飾,越喜歡裝作平易近人的樣子。最好人人都不用心機,他就好從中得利!

觀音菩薩就是一個非常有心機,並且擅於把握機會的人!

《西遊記》第6回寫的是觀音菩薩登場,推薦二郎神,最終孫悟空被抓的事情。這是觀音菩薩在全書中第一次亮相。在這一回中,觀音雖只是一個穿針引線的配角,可展現出來的智慧絕不容忽視。

觀音菩薩在三界的位置很尷尬:一方面她是天庭任命的五方五老之一,地位和如來佛等同;一方面她只是佛派中層領導中的一員,雖然是四大菩薩之首,上面卻還有46位佛。

改變尷尬局面,在佛派乃至天庭全面提升自己的地位,是觀音菩薩未來人生的主要目標。

為了實現這個遠大目標,在大鬧天宮事件中,觀音菩薩三次出手,每次出手都取得了了不起的成績!

第一次出手,明確站隊,表明立場。

作為五方五老之一,觀音菩薩自然是早早收到了王母的邀請。按照道理,觀音菩薩應該提前來到瑤池,準備赴宴。赤腳大仙等人到了很久(被孫悟空濛騙,聚集在通明殿),後來發覺被騙,憤然舉報。玉帝點起兵馬下界征討,李靖等人去了許久——此時,觀音菩薩才登場。

觀音菩薩為何姍姍來遲?因為她腳程慢,騰雲速度不行?當然不是。以觀音菩薩的人脈,早就應該收到蟠桃會發生驚變的事情(李靖已經下界攻打花果山一天一夜了)。之所以來得慢,是觀音在考慮,此次天庭驚變,自己應不應該來,來了之後態度如何。

大家可以發現,同樣作為五方五老的如來佛,就沒有上天。在得知蟠桃會開不成後,如來第一時間選擇了留在靈山,觀望局勢。

以大家的智慧都明白,孫悟空有幾斤幾兩?他能鬧出多大風波?關鍵是孫悟空背後的人是誰。沒有摸清這個底牌,誰敢貿然出頭?

正因為如來選擇來了坐等,觀音才會選擇出擊。如來乃西方佛老,有資格,有實力作壁上觀,觀音不行。

她要在佛派上位,還必須借重玉帝的力量,向佛派高層那些老朽們施壓。

觀音到達瑤池蟠桃會現場,“見那裡荒荒涼涼,席面殘亂;雖有幾位天仙,俱不就座,都在那裡亂紛紛講論。”

他們為何私下議論,而不跑去玉帝面前出謀劃策呢?因為這些人目光短淺,一看到大變發生,第一反應就是遠離是非。只是,這一遠離,確實可以不沾惹是非,但也放棄了晉升的機會。

所謂“疾風知勁草,板蕩識忠臣”,越是危機時刻,越是要保持清醒的頭腦,不能被眼前利害矇蔽。

機遇和困難,在許多時候都是並存的。只看你能不能抓住機遇,突破困局。

觀音就很清醒,她說:“既無盛會,又不傳杯,汝等可跟貧僧去見玉帝。”

眾人一聽,大喜。大家都覺得,驚變發生,去玉帝面前不好,不去也不好。如今有人領頭,可以討好玉帝,表明忠心。萬一被其他大人物追究,也可以把責任全部推到觀音頭上。

觀音帶領群仙來到通明殿,要求覲見玉帝。玉帝聽聞,很是高興。他知道天庭群仙派系分明,己方雖然有元始天尊、靈寶天尊坐鎮,但老君派系實力強勁,一直蠢蠢欲動。如今,有觀音帶領群仙到來,是一個很好的信號。

觀音之崛起:機會總是眷顧有心機的人 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