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座山頭披綠:崇陽縣林業局三年精準滅荒造林32.43萬畝

座座山頭披綠:崇陽縣林業局三年精準滅荒造林32.43萬畝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多年來,湖北崇陽縣林業局始終把這句話當作綠化荒山的座佑銘,全面實施省市“三年精準滅荒工程”的部署,廣泛開展植樹造林和封山育林活動,使全縣生態環境得到明顯改善。

2016年以來,該縣林業局積極響應省、市、縣綠滿行動號召,大力開展綠色行動,大力倡導綠色經濟,大力推進綠色崛起,使生態崇陽建設取得了較好成效:三年來共完成造林綠化29.73萬畝(省驗收合格面積),實際完成造林32.43萬畝,佔省下達綠滿任務的118.6%。今年至目前,全縣完成滅荒造林6.7萬畝。

據瞭解,該局在這場“綠滿”行動中,組建了12個專班,一個專班負責一個鄉鎮,逐村逐山逐塊調查落實。同時,結合實際把精準滅荒與鄉村振興、精準扶貧、鄉村旅遊結合起來,按照適地適樹原則作好規劃,繪製精準滅荒作戰圖。在此基礎,大力組織實施以政府為主導,以公司為主體,千家萬戶為補充,進行廣泛造林。在造林上,嚴把整地質量關、種苗質量關和栽植質量關,最大限度提高造林成活率,並始終認為成活是硬道理、成林是硬政績。所以,要求造林必須除茅整地,地整好了才允許苗木上山。苗木必須要有“三證一簽”,驗收後方可上山栽種。栽種過程中,還嚴格落實“三埋二踩一提苗”技術要求,確保造林成活率。堅持將滅荒造林與生物防護林同設計、同栽植,500畝以上基地全部栽種了5米以上寬度的生物防火帶。將獎補資金的兌現與撫育管護緊密結合,將每年管護資金由100元/畝提高至150元/畝。造林業主必須與林業局簽訂管護合同,對重栽輕管的無效造林,要承擔造林損失,同時追回獎補資金。

資金主要來源於省林業補助資金,該局按照800元/畝荒山造林進行補貼,生物防火帶按照1000元/畝進行補貼,凡是荒山面積達到2000畝以上的,由林業局出資幫助修通林間作業道。對所有滅荒造林都購買了人保財險的森林綜合保險,如遇旱災、火災等自然災害,每畝可獲賠500元,解決了造林業主的後顧之憂。

據介紹,在機制方面該局創新了造林模式:對20畝以下的滅荒造林,由農戶自建自營;對大面積的荒山造林,由造林公司以訂單承包,包栽包活包管理,承包期限為3年,成林驗收後移交土地權屬所有人管理;對適宜種植山桐子的荒山,由湖北旭舟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負責造林,三年後按每斤山桐子不低於1元的價格實行訂單收購,收益按土地權屬所有者佔6成、業主公司佔3成、村集體佔1成的“631”模式進行分紅;按每畝每年100元的價格,將荒山流轉給公司、專業大戶造林。

座座山頭披綠:崇陽縣林業局三年精準滅荒造林32.43萬畝

同時,該局還強化責任落實。針對全縣所有的滅荒造林,創新管理模式:一是合同管理,所有和造林必須與林業局簽訂合同,以合同的形式明確各自應該承擔的責任。二是包撫育管理三年,三年一共是800元/畝,分年進行兌付。三是撫育增加到150元/畝,改變過去重栽輕管的現象。四是幹部技術人員包保包規劃、造林、管護,成林好壞與績效工資掛鉤。

截止發稿日,該局已簽訂滅荒造林合同195份,其中有120多家公司、專業合作社和個人。目前全縣已建成萬畝以上基地2個,5000畝以上基地4個,千畝以上基地15個。(沈一鳴、沈二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