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瞰巢湖三百年歷史「四合院」猶如鳳凰昂首 蘊神奇無風港藏風聚氣

俯瞰巢湖三百年曆史“四合院”猶如鳳凰昂首 蘊神奇無風港藏風聚氣

俯瞰巢湖三百年曆史“四合院”猶如鳳凰昂首 蘊神奇無風港藏風聚氣

白衣庵,位於安徽省合肥市巢湖中廟鎮東南湖濱處,與中廟鎮西南的中廟古寺相翼峙。背後以東漢魏伯陽煉丹成仙之四頂山為倚靠,面前以八百里平湖做明堂,對面有姥山相朝,左右有巢州、廬州為護,寺前西南角有一塊約一平方神奇的無風地,無論巢湖刮什麼風,風有多大,此地卻無任何風動可招搖,故名無風港。實可謂是藏風聚氣之寶地,參禪拜佛與修學悟道之絕佳勝境。

俯瞰巢湖三百年曆史“四合院”猶如鳳凰昂首 蘊神奇無風港藏風聚氣

從白衣庵高處向西看,遠處的中廟古寺正好與白衣庵相翼峙。

俯瞰巢湖三百年曆史“四合院”猶如鳳凰昂首 蘊神奇無風港藏風聚氣

俯瞰白衣庵,典型的四合院建築風格。 從白衣庵高處向西看,遠處的中廟古寺正好與白衣庵相翼峙。

俯瞰巢湖三百年曆史“四合院”猶如鳳凰昂首 蘊神奇無風港藏風聚氣

白衣庵屋脊上立有鴟吻、騎鳳仙人等神獸。

俯瞰巢湖三百年曆史“四合院”猶如鳳凰昂首 蘊神奇無風港藏風聚氣

門前對聯”白業臨三界,衣缽蘊七級“,上下聯首字為“白衣”。

俯瞰巢湖三百年曆史“四合院”猶如鳳凰昂首 蘊神奇無風港藏風聚氣

山門兩側刻有精美圖案的門當。 據寺內現存碑誌記載:清康熙年間,住持僧祖成攜徒清慈經觀音菩薩點化在此結蓬自修,時稱“白衣茅蓬”, 當地賢達檀越(檀越,指信眾)張君為師徒二人在此苦修所感動,施田集資,隨即十方信眾,發心募化,萬人緣助,建寺造殿,迎請佛像,安位供奉,於康熙29年(1690年)春建成,始稱“白衣庵”。清嘉慶7年(1802年)重修。

俯瞰巢湖三百年曆史“四合院”猶如鳳凰昂首 蘊神奇無風港藏風聚氣

院內刻有“白衣庵”字的香爐。

俯瞰巢湖三百年曆史“四合院”猶如鳳凰昂首 蘊神奇無風港藏風聚氣

山牆上端隱約有極簡易的“懸魚”圖案。屋脊上立有鴟吻、騎鳳仙人等神獸。

俯瞰巢湖三百年曆史“四合院”猶如鳳凰昂首 蘊神奇無風港藏風聚氣

位於庵西南下方的善財古洞,這是紅色砂礫岩長期被湖水侵蝕而形成的。

俯瞰巢湖三百年曆史“四合院”猶如鳳凰昂首 蘊神奇無風港藏風聚氣

神奇的無風港,枝頭樹葉貌似的是紋絲不動。

俯瞰巢湖三百年曆史“四合院”猶如鳳凰昂首 蘊神奇無風港藏風聚氣

俯瞰猶如鳳凰昂首。 白衣庵建成後,幾經興廢,曾一度香火鼎盛。“十年”期間,庵內房屋部分受損,出家人遭遣散。2012年,遠在普陀山佛協任職事的華興法師應請住持白衣庵,為彰顯與普陀山觀音菩薩道場的殊勝因緣,華興法師決定將白衣庵更名為觀音禪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