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弱勢下基金經理真的不如散戶嗎?

前文《Algorand能否顛覆比特幣“不可能三角”嗎》介紹MIT教授提出的一種新的區塊鏈解決方案。他計劃採用隨機選擇區塊生產者和記賬節點的方式來屏蔽全網確認的耗時問題,無法預知的隨機節點來限制礦池壟斷的問題,同時兼顧了去中心化和安全性。雖然我們不知道這個技術能否真正有效克服掉人性的干擾,但起碼我們可以看出從市場上、技術上、政策上有越來越多的人在關注區塊鏈市場並投身其中,這肯定利於技術和市場的長期發展。至少從投機者的角度來看,有人在研究,這個市場就不會那麼容易死掉,我們就還有投機機會

比特幣弱勢下基金經理真的不如散戶嗎?

這是國外一個專門跟蹤虛擬幣對沖基金市值的網站統計出來的數據。他們跟蹤的幾十家國外的虛擬幣基金去年平均獲得了1708%的收益,不過今年平均回撤也達到了51.58%

比特幣弱勢下基金經理真的不如散戶嗎?

於是有些人就開始調侃說這些專業的投機基金比散戶自己操作也好不到哪裡去。按照他們的計算,散戶去年就算用最簡單的辦法,80%資金買比特幣不動,其他20%資金用來隨便買山寨幣,也能獲得1500%的收益。而且在今年的弱勢下,散戶們只要空倉就可以完全戰勝這些所謂的基金高手們。

這個問題其實也是屬於認知偏差。對於一個散戶而言幾十萬的資金在市場裡面很容易隨時進出,而對於大資金來說,建倉和出貨都會對市場的短線行情造成很大的影響。特別是在行情快速變化的時候,稍微大一點的倉位都無法出貨,只能眼睜睜的看著資金縮水。另外有的基金是有最低倉位限制的,基金份額中必須要保持多少倉位比例的虛擬幣,這也導致基金經理只能在下跌趨勢中通過小反彈來降低損失。更有一些特殊的基金,是為了反向操作而建立的,比如在牛市中建立空頭倉位,用於特殊行情下平倉拉高價格,掩護多頭出貨,或者在下跌趨勢中維持一定量的多頭倉位,然後在殺跌行情中賣出多頭倉位,配合空頭持倉盈利。

這種內容其實反映出散戶的一種自我心理平衡的心態。當人遇到挫折或者虧損的時候,會本能的尋找周邊同樣的案例,當發現有很多人跟自己一樣的時候,甚至比自己還慘,就會有一種我並不是最差的那一個的感覺,心理找到一點平衡,內心的痛苦就會稍微減輕一點。特別是找到了一個比自己厲害很多的標尺,比如上面說的那些基金經理,他們都是名牌商學院畢業的學霸,還有很多都是華爾街資深的投機經理,想想看他們這麼牛的人都虧錢,那麼我一個平頭百姓虧點錢也應該合情合理吧。這些藉口就好像五十步笑百步一樣可憐。錢虧了就是虧了,錯誤犯了就是犯了,所有的結果都是自己造成的,所以所有的原因也要從自己身上去找。只有這樣下次的投機才不會犯一樣的錯誤。



行情分析:

今天的反彈並不是很強烈,依然存在推高價格掩護出貨和空頭建倉的痕跡。從BFX的空頭倉位上來看,一些品種的空頭倉位不降反升,這裡需要大家注意。

今天的價格可以給我們提供一個標尺,隨後肯定會有一輪迴調,那麼當回調縮量結束的時候,今天的高點和昨天的低點就是兩個非常好的關鍵點,突破任何一個都可以決定方向。

以上分析僅供參考,不構成投機建議。如有損失風險自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