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佩奧「旋風式」訪華 所爲何來?

近期的中美關係,可謂波詭雲譎,5日,五角大樓發表了一份報告,指責中國企圖破壞美國的國防工業基礎,這是美國對中國一系列攻擊中最新的一次。就在上星期四的一個演講中,美國副總統彭斯發表一篇言辭激烈、惡意滿滿的對華“攻擊檄文”後,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卻突然到訪北京。而且只在北京停留了3個小時。這樣的“旋風式”訪華,到底有何目的呢?

蓬佩奥“旋风式”访华 所为何来?

10月8日,國慶長假後的第一個工作日,美國首席外交官蓬佩奧匆匆抵達北京,與中方舉行會晤。而且,這一次,他在北京也只見了王毅和楊潔篪。

在與王毅的會見中,有幾個細節耐人尋味。王外長的第一句話是“國務卿先生提出希望訪華,我們願意與你見面”中方的態度是明確的:這是美國提出希望訪問中國的。按照美國最近的小動作,我們應該也可以拒絕,但我們最終還是願意和你見面。這還是顯示了中方的理性、剋制。

蓬佩奥“旋风式”访华 所为何来?

然後,王外長又說:

中國完全尊重所有國家自身的選擇,從來不會干預其他國家的內政,在這件事情上,我們光明磊落,問心無愧。

在會見中,王外長還特意說了這樣一段話:我知道,你此行還很想就朝鮮半島等地區熱點問題同中方交換意見。這恰恰說明,兩個大國,兩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需要也應該加強溝通合作,承擔起國際社會賦予我們的職責。同時,這種合作應當有一個健康穩定的雙邊關係作為支撐。

這句話正顯示了他的外交語言藝術,含而不露,但又綿裡藏針,加上他特有的那種外交官態度,還是很有殺傷力的。

很有意思的,還有美方的表態。

根據新華社的報道,蓬佩奧明確表示:美中在很多問題上有明顯分歧,但美國不反對中國發展,無意圍堵中國,也沒有全面遏制中國的政策。

蓬佩奥“旋风式”访华 所为何来?

中國評論通訊社的分析指出,此番蓬佩奧在訪問日朝韓之後再出訪中國具有雙重意義。

一是藉助美日韓在朝鮮問題上的統一立場來繼續對中國施加壓力;

二是促使中國在朝鮮問題上與美合作,從而緩解當前的中美關係困境。

美國“一邊打壓一邊拉攏”的策略雖然精明,但這種居高臨下的方式恐不被中國所接受。正如特朗普上臺之後在處理中美關係中的高傲姿態所顯示的,美國的傲慢只會招致中國的不滿。因此,蓬佩奧此次的訪華行程不易取得重大進展,也很難解除中美關係的“警報”。

蓬佩奥“旋风式”访华 所为何来?

但不管怎樣,在中美關係矛盾升級的嚴峻形勢下,蓬佩奧的到來畢竟為中美雙方表達各自意見,澄清相關誤會以及維持高層溝通提供了重要機會。事實上,即便近期中美之間的一系列高層會談被推遲,中國也表示要繼續保持溝通。而彭斯的對華政策宣講儘管數落中國,但也保留了與中國對話的窗口。

從這個意義上講,蓬佩奧的訪華之行對於維繫中美接觸仍然意義重大。

蓬佩奥“旋风式”访华 所为何来?

值得注意的是,在具體的對華政策上,特朗普政府也試圖加以調整,用“競爭”為關鍵詞重新定義中美關係。但兩國關係並未出現質變,更沒有進入所謂“新冷戰”,中國對於美方的自亂陣腳應保持冷靜,用客觀的態度全面看待和處理當前中美關係。

中國對當前美國方面出現的噪音應保有足夠的戰略信心和定力。必須看到,美國是一個多元化的國家,部分人的聲音並不能代表整個美國。中美關係是極其複雜的雙邊關係,不能因為幾份有失偏頗的報告和幾次演講而認為中美關係“大難將至”、“前途黑暗”。無論是已經離職的部分特朗普政府前官員,還是一些美國戰略界、學界、商界人士,都出現了不贊同特朗普政府對華政策的聲音。有的人仍積極發聲,反思對華政策“撟抂過正”,有的人則出於各種原因被邊緣化或不得不保持沉默,顯而易見的是,美國各界在對華戰略上並沒有形成共識。

蓬佩奥“旋风式”访华 所为何来?

正是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蓬佩奧此訪對中美關係具有重要意義,而這一訪問的時間節點也十分微妙。中美關係一路走來,亦有風雨亦有晴。當前有輿論談及中美關係迎來所謂“臨界點”、“轉折點”時,更容易忽略的重要一點是兩國關係的狀態應由雙方互動形成,非一方能夠單獨設定。即便中美關係將迎來變化,其未來軌跡仍有向上和向下兩種可能。

蓬佩奥“旋风式”访华 所为何来?

破立非對立,相輔而相生,新時代下的中美兩國完全可以探索出讓雙方均感到舒適的相處模式,即使這一過程不會一舉成功、一蹴而就。

蓬佩奧“旋風式”訪華 所為何來?鎖定湖北衛視《長江新聞號》!!!

欄目播出時間為——

週一至週五、週日:每晚

23:00

週六:21:25

蓬佩奥“旋风式”访华 所为何来?

本期主編 | 康耀方 曾春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