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敖去世丨中國與台灣之間,再無「狂人」。

2018年3月18日,李敖先生逝世。

可還記得鳳凰臺的《李敖有話說》?

那是當年,我們以為最接近魯迅的人。

只是他比起魯迅,少了一絲嚴肅,而多了三斤嬉笑,六斤怒罵,九天之下唯我獨醒的狂妄。

李敖去世丨中國與臺灣之間,再無“狂人”。

李敖舊照

李敖生於1935年的哈爾濱。

中國社會的發展速度是驚人的,現在滿目的高樓大廈,很多人已經不忘記1935年是一個怎樣的概念了。

1935年,九一八事變剛剛過去三年。彼時中國東北已然淪陷,日本軍建立的“滿洲國”政權也已經第三年了。李敖家為了不做亡國奴,全家逃往北平定居。後來的事大家都知道了。七七事變,北平亦淪陷。

終究是做了亡國奴。

1949年(大家都清楚什麼事情了吧),舉家遷往臺灣。據李敖親述,當年李敖的父親並非臺灣當局所宣揚那般,“遷往臺灣的都是愛國者”,只是迫於輿論等壓力而已。這無異於公然扇臺灣政府臉,要知道李敖不僅是知名的作家評論家,更是當年遷移事件的當事人!

說回李敖剛剛遷往臺灣後。

家裡定居臺中,李敖就讀於第一中學。他遇上他的恩師——嚴僑。嚴僑何許人也?北京大學首任校長嚴復之長孫!同時也是作家華嚴的兄長,而他的真實身份則是

地下共產黨員(2005年中國共產黨追認為“烈士”)。身為地下黨,他做了什麼,我們不得而知。只知嚴僑被捕後,正是李敖關照著師母與孩子等人。嚴僑被釋放的消息,也是胡適告訴李敖的,之後李敖仍一直與嚴僑保持交往。

彼時李敖18歲,卻早早跳出臺灣的黑匣,有了大國的眼界。

而後我們知道了,李敖一聲堅持“言論自由”“一箇中國”,痛罵國民黨獨裁的身影。

為此曾兩次鋃鐺入獄,曾失去愛人、家人、朋友。也是為何在大陸人的眼裡,逐漸逐漸銷聲匿跡了。

在將死之際,他曾表示要開一檔節目,將仇恨他的人、愛他的人都一一請來:

“邀請你來臺北,來我書房,我們可以一起吃一頓飯,合一張影,我會帶你去看可愛的貓,我會全程記錄我們最後一面的相會,一方面是留作你我紀念,另一方面也滿足我的一點私心:告別大陸媒體近10年了,我想通過這些影片,讓大家再一次見到我,再一次認識不一樣的我,見證我人生的謝幕。謝謝各位!”

只可惜節目還未來得及拍,斯人已逝。

讓我們再一次記住他吧。他的一生,就像他05年在大陸大學三次演講的題目:

金剛怒目,菩薩低眉,尼姑思凡。

先生走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