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到美國,我被這17件事驚呆了!

我叫Piotr Waszkielewicz,來自波蘭,去過很多歐洲國家,現居美國。我的經歷裡,在美國的這15件事讓我非常驚訝!


1. 公共場合的直接和開放

來美國之前,我從來不理解“閒聊”的概念。我在英語課上聽到過無數次,但我生活中從來不這樣。我一直不明白,如果沒什麼要說的有什麼可聊呢?

當我真正來到美國旅行和工作後,發現很多人都會給我打招呼。別人會問我,“你好嗎?”(在弗吉尼亞州是“你怎麼樣?”)不過這並沒有讓我很奇怪——我知道,這只是一種說“嗨”的方式。

真正讓我感到吃驚的是,每個人都這樣做,甚至是大街上擦肩而過而我並不認識的人。

初到美國,我被這17件事驚呆了!

我身高206釐米。我知道這很高,我自己也常被公共車上的扶手和和房子的門碰到。但是在波蘭,一年內只會有一兩個人問到關於我身高的問題。在紐約的Patrick Henry商場,一小時內有大概十個人來問我的身高。

在美國,一直有人和我聊天,無論是在工作單位,還是在公共汽車、火車或者飛機上等任何公眾場合。一次我在海灘時,有一位女士打給我,就因為前一天我給了她一些建議,(但我根本不記得,因為我每天會打給成千上萬的客戶)。

2、我覺得在美國,每個人都的情感都非常豐富

波蘭人可能會說,“我房間裡有隻蜘蛛在我的房間,我剛用拖鞋把他打死了。”

而一個普通美國人可能會說,“哦!我的上帝,你一定不能相信!我走進房間的時候,那裡有一隻有超級超級大的蜘蛛!我拿拖鞋打它,好不容易才把它打死!

到現在我還不敢相信剛才發生了什麼!”

(我不想讓自己看起來有什麼成見,但事實就是我與我的大部分的美國同事,尤其是年輕女性相處時,她們就是這樣“Drama”。)

我在美國已經三個月了。第一個月我有點煩,甚至用過一兩次“情感裸露癖”來形容這種的詞語。但後來我習慣了,甚至開始享受這種“熱情”,尤其是當我完成工作,外出旅行的時候。因為這讓我覺得很有親和力,我可以和火車或者飛機上的陌生人隨意聊天,聊身邊發生的事,通過他們瞭解美國,也回答他們對於波蘭的困惑。

3、食品的價格

在波蘭,最實惠的飲食方式一直是自己購買原材料然後做飯。一斤蘑菇、六斤土豆、六個雞蛋和兩斤馬鈴薯澱粉大概需要17茲羅提(波蘭貨幣,約合30.7人民幣,差不多是漢堡王裡一個套餐的價錢),也足夠讓一個四口之家吃一頓西里西亞餃子。我的邏輯是——如果有人幫我加工這個食品,這個人會得到報酬,這筆錢(連同其他生產成本)將被添加到我的賬單裡。因此食品被加工的次數越多,就會越貴。

但在美國不是這樣。

食品加工過的次數越多,就越便宜。如果我自己買了奶酪、黃油和麵包做一塊三明治,要比我掏錢買一塊更貴。

這和我之前的消費習慣完全相反,我還需要一些時間來了解這一點。我不知道為什麼會這樣。但我瞭解到,許多美國人不喜歡加工食品,並且將全國的肥胖問題歸咎於廉價加工食品(不過我剛到美國的時候還瘦了一點,因為預算緊張,而且一天工作10 - 12小時,白天通常只吃早餐和午餐)。

4、電視廣告

電視上什麼廣告都有,律師和處方藥的廣告就像可口可樂和啤酒一樣平常。我從未在其他國家看到這樣的情況。

初到美國,我被這17件事驚呆了!

這讓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強迫症(OCD),結核病(TB)這些詞語成為常識,美國人也瞭解什麼藥可以治療這些病。因為電視廣告對於藥物潛移默化地宣傳,喜劇演員開關於阿普唑侖的玩笑時,大家可以鬨堂大笑。在很多國家,除了阿司匹林和治療頭痛的布洛芬之外,一般人不瞭解大部分藥的作用。

美國電視廣告的另一個效用就是,人人都有很強的自衛和維權意識,經常會說,“我要起訴你!”沒有哪個國家的人比美國人更常用“起訴”這個動詞。

5、美國人竟然如此慷慨!

上週末,我和我的朋友決定開車去水牛城的尼亞加拉河短途旅行。我們傍晚6點左右到達,決定去著名的運河邊逛逛。

而星期六運河邊往往非常擁堵,很難找到一個停車位。為了找到一個免費的停車場,我們在街上開了十五分鐘。

但最終我們不得不停在收費的停車場裡。不過這個停車場很便宜,一晚上只要5美元。不過這不是一個自動停車場,在入口的時候,收費人員讓我停下。

收費人員:晚上好,先生。請交5美元。

我把信用卡遞給他。

收費人員:對不起先生,我們不收信用卡。我們只收現金。

我打開錢包開始找現金。可是隻有3張1美元。

我:對不起,我的現金可能不夠了,您能告訴我最近的取款機在哪裡嗎?

收費人員:先生您有多少?

我:我只有3美元。(給他看了看僅有的三張1美元)

收費人員:沒問題!其他兩美元我可以從自己的小費裡補,您請繼續往前開然後停車吧。

之後他給了我一張停車的單子。這節省了我大約20分鐘,僅僅為了2美元去找一個ATM機。

沒想到一個停車場的收費人員這麼慷慨!

我覺得在美國,無論是一個公司的老闆還是員工,似乎每個人都很和善,對身邊的人充滿關愛。

6、過度浪費

美國人的肥胖率很高(這一點很少被描繪在電視或電影中);食物的分量也總是驚人,經常夠三到四人吃。很多美國人總是往身體裡填一些不健康的東西(飲料、咖啡、食品、零食等…)

除了大城市之外,美國人很少步行或者運動;他們覺得開車去健身房很正常。

不過加州、夏威夷、馬薩諸塞州、科羅拉多州、猶他州和蒙大拿這六個州除外,它們在美國成年人肥胖率中排名較低。

說到美國人少走路的原因,20世紀時代的廉價汽車和便宜燃料(相對於任何非石油原產國或/OPEC國家),方便了地方人稀之處人們的出行,但也大大減少了美國人每天的步行數量。

在大多數發達國家,如果最近的商店(無論是藥店還是雜貨店)如果超過幾百碼遠的話,不開車是不行的。

7、物美價廉

除了美國,我想不出其他地方(包括“第三世界”的國家)可以買到如此質量好卻便宜的衣服、電子產品、傢俱和文具等。

8、美國人對故土沒有那麼多牽掛

他們對於家庭和故土沒有那麼依戀,去數千英里之外的地方工作或者遊玩,對於美國人來說似乎很正常。職業和享樂主義似乎戰勝了歸屬感、家庭凝聚力和社會聯繫。

9、重商主義

整個國家都更重視商業的銷售和購買,而對公民福利欠缺考慮。

* 每60分鐘的電視,就有20分鐘的廣告。

* 隔夜交貨!Amazon Prime可以讓你在第二天就收到自己的包裹,因為倉庫裡週一到周天24小時都有工人。而在歐洲,你得等4天左右。

*商店在各種假期裡都要開門,因此“假日”的概念就變成工人們在這些日子裡也不得不工作。

*沃爾瑪和其他零售商不僅給出的工資很低,也不提供醫療保,最終這些人的醫療補助都會由納稅人承擔。

10、人們都很有活力,非常友好

覺得美國人異常樂觀,而且非常非常友好,幾乎所有人都這樣,即使是在第一次的接觸中。

想想原因,可能是這個幅員遼闊而且經濟體量巨大的國家需要一些“潤滑油”。當人們去數千英里之外工作,就需要立即形成社會網絡與他人合作;如果沒有這些表面上的工作,可能就無法及時形成自己的社交網絡。

而且如果你一兩年就要換一個地方工作,而那裡的人不友好活著提防外人,一切就會很艱難。

不過硬幣的另一面是,他們可以說是非常不可靠的“朋友”。他們不是真的想知道你真正的感受或者在做什麼努力,不願深入交心,會立即忘記成千上萬的點頭之交,而你也只是其中一個。

11、反常的食物

* 棉花糖一樣的麵包一週都不會發黴或者變硬(而在波蘭,很多面包最多保持新鮮一天)。

* 蔬菜看起來很好,但其實味道和裡邊的顏色都很淡

* 生菜一週都不蔫

* 加工類產品可能是由一個化學實驗室生產

12、這裡的一切都好大!

無論是汽車型號、食品分量、雜貨的商品,還是沃爾瑪、CostCo這些超市都非常巨大。人們都一次買很多東西,而在波蘭我們都是買50或者100克這樣的小包,我花了很長時間習慣這一點。

13、要習慣美國的計量單位

你要習慣用英里、加侖、磅、盎司,而不是公里、升、公斤或者毫升。

14、這裡沒有底層

樓層都是從一層開始。所以每次我說一樓的時候,實際上我都在二樓。

15、客戶服務很好!

我買了一個音樂播放器,後來發現對於這種音質來說價格過高。於是我去了商店想退貨。當我把錢要回來的時候,店員沒有找我的麻煩。所以在美國,你可以相信他們說的“包退包換”。

初到美國,我被這17件事驚呆了!

16、水裡永遠加冰

如果你在飯廳要水的話,一定提前告訴服務員不加冰。否則你的杯子裡將會有70%的冰和30%的水。

17、讓我最吃驚的是美國的醫療衛生服務價格

永遠在沒有醫療保險的時候去醫院。一次簡單的治療可能夠你還半輩子。更糟的是,一次緊急/急救護理將額外收你100 到150美元。但是我認為,無論何時,晚上去醫院的話都很“緊急”。我的天啊!

總的來說,美國是一個很棒的地方,但有時候真的很奇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