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加快平台市場化轉型 處置地方債風險不踩急剎車

湖南加快平臺公司市場化轉型 處置地方債風險不踩“急剎車”

21世紀經濟報道 本報記者 周瀟梟 北京報道

導讀

湖南省政府專題會議提出,要做好化債方案和平臺公司剝離融資功能方案,確保資金鍊不斷,確保按時間節點,實現所有平臺公司全部轉型為市場化企業主體的目標。

中央巡視組反饋意見以來,湖南加快了化解地方債風險的工作。

9月17日,湖南省委副書記、省長許達哲主持召開省政府專題會議,部署融資平臺公司市場化轉型工作。

融資平臺是地方隱性債務的主要來源。會議提出要分類加快推進平臺公司市場化轉型,當前要清理註銷一批、整合重組一批、市場轉型一批、存續規範一批,確保按時間節點,實現所有平臺公司全部轉型為市場化企業主體的目標。

今年以來,部分地方出現融資平臺債務逾期等風險事件。湖南省政府專題會議指出,要切實防止引發“處置風險的風險”,各市州、縣市區和各平臺公司要切實擔當作為,分月、分季度做好處置方案,堅決防止引發償債危機、輿情事件,確保“保工資、保運轉、保民生”資金不斷鏈。

不走盲目建設的老路

7月中旬,中央第八巡視組向湖南省委反饋巡視情況,指出有的領導幹部仍走大拆大建搞大項目的老路。湖南省委書記杜家毫在會上表示,樹牢新發展理念和正確政績觀,徹底摒棄大拆大建、盲目舉債搞建設等老思維老套路。

中央巡視組發現的問題,在陸續整改中。7月20日,湖南省辦公廳會同省財政廳制定了整改工作方案,湖南省委、省政府將政府性債務管理工作列為“一把手工程”,省領導聯點督導債務風險較高地區,省政府集中約談債務風險較高市縣的黨政負責人,高位推動問題整改。

債務再摸底,是其中的基礎工作。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瞭解,今年年初,湖南省財政廳曾組織過一輪債務摸底,要求各地按相應口徑填報債務數據。7月底開始,湖南省財政廳組織對全省融資平臺公司、國有企業、事業單位債務數據進行統計和調查,對全省債務情況進行再摸底、再核實。

湖南省還加大了督查督導和問責追究力度,對違規舉債問題,發現一起查處一起。9月14日,財政部通報了湖南的這批集中問責處理結果,對湖南邵陽市、湘陰縣和長沙縣的違法違規舉債行為,給予相關負責人誡勉談話、黨內嚴重警告處分、政務記過處分等處理。

比如,對負有領導責任的邵陽市委副書記、市長劉某給予誡勉談話;對負有主要領導責任的湘陰縣委書記汪某給予黨內嚴重警告處分,並作組織調整;對時任長沙縣空港城管理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常某給予誡勉談話。

融資平臺要全部市場化

湖南省政府性債務綜合報告顯示,截至2017年底,湖南省政府性債務餘額為1.02萬億元,其中政府債務為7755億元,政府負有擔保責任的債務約317億元,政府可能承擔一定救助責任的債務有2135億元。

這個債務數據,可能被低估了。8月底,湖南省金融辦官網對外公開的文件顯示,金融辦對中央駐湘金融機構、省內金融機構近20家單位調研,初步估算,湖南省銀行表內政府類貸款餘額約1萬億元。這1萬億元僅是銀行表內貸款,信託、委貸、理財池資金、融資租賃、基金等表外政府類融資不在其中。

“官方公佈的債務數據不夠全,地方通過融資平臺舉借的隱性債務規模較大,這些貸款多是投在地方基建項目,跟地方財政關係密切。”有基金子公司投資部負責人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融資平臺是地方隱性債務的主要來源。今年4月份,審計署報告披露的部分市縣變相舉債行為中,多數都是通過融資平臺來舉債。

其中,2017年8月至11月,邵陽市融資平臺公司邵陽城建投利用政府道路管網等公益性資產開展融資租賃、發行中期票據等,從銀行、信託和融資租賃公司等舉債72.33億元,主要用於償還到期債務和市政基礎設施建設。

邵陽官方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底,邵陽市本級政府債務餘額約155億元。這意味著,僅邵陽城建投這筆違規債務規模,佔邵陽本級債務餘額比重約46%。

9月17日,湖南省政府專題會,部署融資平臺公司市場化轉型工作。許達哲強調,推動融資平臺公司市場化轉型,堅決打贏防範化解政府性債務風險這場硬仗。

會議提出,要做好化債方案和平臺公司剝離融資功能方案,確保資金鍊不斷,做到“不新增、合規矩、保平穩”。要分類加快推進平臺公司市場化轉型,確保按時間節點,實現所有平臺公司全部轉型為市場化企業主體的目標。要確保平臺公司轉型過程中國有資產不流失,釐清政府與企業的邊界和償債責任,嚴格規範處置資產。

確保資金鍊不斷裂

化解地方債風險過程中,湖南省委、省政府強調要平穩推進。

8月30日,湖南省政府性債務管理聯席會議指出,立足湖南實際,防範化解地方政府性債務特別是隱性債務風險,是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的重中之重。當前,我省政府性債務風險總體可控,但也還存在一些風險隱患。

會議要求,要講究方式方法,在化解和處置風險過程中堅持分類指導,區分輕重緩急,加強政府、企業、各金融機構之間的溝通協調,不搞“急剎車”“一刀切”,確保各項工作積極穩妥、有力有序。

湖南各市縣都在積極化解債務風險。4月份,邵陽官方消息顯示,邵陽出臺了化解政府性債務三年行動計劃和實施方案,提到要清理隱性債務,對信託和融資租賃,積極和金融機構洽談,能提前還款儘量提前還款;不能提前償還的,則協商將利息降至基準利率。對於銀行貸款,抓緊與銀行對接,力爭將利息降至基準利率。

除了同金融機構協商,爭取債務展期、降低利息,地方也在加快資產處置。像邵陽的做法包括,開展土地出讓收入和閒置土地專項清理,全面清繳各類企業特別是房地產企業欠繳、少繳、緩繳的土地出讓金,盤活土地資源,有序推進閒置土地變現,提高償債能力。對有政府性債務的單位擁有的閒置土地,無條件收回。歸集、處置國有資產,收入專項用於償還存量債務。

有地方財政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今年到期的政府債券,允許發行再融資債券進行借新還舊,這較大緩解了地方資金壓力。因為融資渠道的收緊,今年地方財政壓力比較大,地方在積極想辦法償付債務,包括財政內部資金劃撥調轉、跟金融機構協商債務展期、盤活存量資產等。

地方政府去槓桿過程中,不僅是湖南,地方資金緊張較為普遍。9月12日,標普宣佈將7家地方政府融資平臺的長期主體信用評級各下調1個級別,包括重慶南岸城建、天津濱海建投、天津城投、無錫建投、揚州城控、長沙先導、江蘇鎮江交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