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旅途之《天津行(七):瓷房子》

瓷房子

《人在旅途之《天津行(七):瓷房子》

去到天津五大道,不可能不去拜访瓷房子。这也是快的师傅老徐告诉我的。

去了“洋人街”的次日,我和妻起了一个大早,通过手机导航引领找到了瓷房子。

这的确是一个古怪的建筑,外观看上去是一栋三层楼的小洋楼,特别之处是整个外墙都被碎瓷片包裹着,庭院的外围墙是用一些成型的花瓶和众多的碎瓷片粘接而成的。怪里怪气的,这就是我对瓷房子的初步印象。

《人在旅途之《天津行(七):瓷房子》

瓷房子的里边又怎么样呢?该不会一律的碎瓷片吧!

原本就是一幢法式小洋房,场地本身不大,加上参观的人多,几乎所有来五大道的游客,无不为这所价值60亿元的瓷房子所吸引的。所以尽管门票不菲,人们大多会慷慨解囊。因为人们可能亦如我一样,对这60亿元的玲珑建筑会有所憧憬。

《人在旅途之《天津行(七):瓷房子》

正如之前的预料,瓷房子内部果真一律的碎瓷片装饰,只是这些瓷片在导游的讲解下显得更神秘更贵重。有一面墙上用瓷片拼成的一幅图,一人一马,名曰“调良图”。仅图中人物帽子上的那块小小的装饰瓷片,就那么无价就那么价值连城。

《人在旅途之《天津行(七):瓷房子》

紧紧跟着讲解员,生怕漏掉她说的每一句话。也许是太受她的蛊惑,上下楼梯之间,手拂过瓷片装饰的扶梯,心中想着,我可是在抚摸着价值连城的无价之宝呀。从来没有见过什么文物,这次和文物不仅近距离,而且还亲密接触,虚荣之感油然而生。

毕竟乡巴佬一粒,尽管一进一出60亿元的豪宅,还任意抚摸所谓价值连城的文物,当我出得院门,之前对瓷房子的崇敬以及油然而生的虚荣,瞬间灰飞烟灭。

《人在旅途之《天津行(七):瓷房子》

即便今天静下心来思量,瓷房子也没能在我的心中激起半波涟漪。总觉得人生之中,还是土地最实在,稻米最实惠,粉笔最高贵。

后记――

近期于网络之中得一消息,说瓷房子的主人张连志因与某金融公司发生经济纠葛,其私人博物馆――瓷房子几度被迫上拍卖场,其拍卖价仅1.4亿!这与此前的60亿相去甚远呢!最后虽然没有成交, 不知是起拍价高了还是另有隐情。总之,我于此事中又悟得一非理之理,即所谓的无价乃可以是天价,也可以是白菜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