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與壞的婚姻里,都藏著這兩個字

好與壞的婚姻裡,都藏著這兩個字

好與壞的婚姻裡,都藏著這兩個字

01

阿正是我很多年的朋友,個子不高,長相一般,工作一般,收入不算高也說不上穩定。還好家裡在這個城市有三四套房子不愁吃不愁穿。

在幾年前阿正有過一個感情很好的女朋友,從戀愛開始的激情澎湃到矛盾慢慢浮現,阿正當時和女友很相愛,只是性格太強的兩個人,把一場戀愛變成爭奪輸贏的戰場。最後誰都不服輸,誰都沒能贏,沒人退讓就只能走到分手。

在愛情中有一些自我的堅持其實是沒用能力接納對方。

後來,阿正通過親戚的介紹認識了現在的老婆,結婚生子,當了老公,當了爸爸。過起了居家男人的生活。

城市裡的生活總是很匆忙,轉眼我們也有兩年沒見面了,前陣和阿正約出來小敘。我們約在一家連鎖的咖啡店見面,以前從來不懂喝咖啡的阿正竟然掏出一張VIP卡買單:“我在這都消費兩萬多了,買單折扣大。”

兩萬多!一百多杯咖啡?驚的我合不攏嘴。

原來阿正現在的日常生活除了上班就是陪孩子上各種輔導班,輔導班旁邊剛好友這家咖啡的連鎖店,女兒喜歡吃這裡蛋糕,他就順便買杯咖啡等著下課。

我說這也不是你的風格啊,照以前這些不都是你老婆做的事嗎,你哪有這耐心啊?

阿正分享了一段讓我很意外的話:以前我也覺得家務啊孩子啊都應該是女人管的。現在真沒想的太多,家裡的事情沒什麼應該不應該的,都應該!阿正還補充了一句:如果當初懂得這個道理也不至於鬧到分手。

應該,在他的心裡是一份責任。我應該,就是我願意付出,我願意承擔。

有句話說,好男人都是女人教出來的。我覺得生活和女人都是男人的好老師。

阿正雖然算不算十足的好男人,但從婚姻的角度,願意改變,願意付出是感情中最珍貴的東西。

好與壞的婚姻裡,都藏著這兩個字

02

寫這篇文字的想法是因為昨天清早接到的一個電話。

小艾結婚開始就希望把生活規劃的井井有條,和老公明確分工,家務誰做,飯誰燒,錢怎麼分配... ...可老公並不買賬,這讓小艾很挫敗。結婚快一年的時間因為家務瑣事的爭吵就沒停過。卻一直沒有個滿意的方案,甚至影響到兩個人的感情。

記得我們第一次談話的時候我問過小艾:如果你把所有的家務事都做了,你覺得會怎樣呢?

小艾第一反應是“美得他”“哪有這樣的事情,我也要上班的。男人憑什麼就可以不幹活”... ...

“我只是說如果,如果先不想太多,你願意的話可以試試看。”

還不到半個月的時間,小艾一早打來電話,聲音裡滿是興奮和不解。這一週小艾過的很辛苦,下班回家燒飯刷完打掃全都自己幹,剛開始老公樂得清閒,該看球看球,該玩遊戲玩遊戲。過了沒幾天,看著小艾一個人忙裡忙外反而覺得不自在了,主動的問有什麼需要幫忙的。小艾按照我說的並沒有像以前那樣指使,讓老公自己挑,想幹啥幹啥。

慢慢兩個人形成了一個分工的默契:下班回家老公準備好要燒的菜,等小艾迴家下廚。吃好飯老公主動刷碗,小艾洗澡洗衣服。這樣還有一個附加的好處,最近幾天下午兩個人總要溝通一下晚上幾點回家啊,想吃什麼啊,需要準備點什麼啊... ...

昨天早上老公更是起了大早燒了一頓愛心早餐。

小艾迫不及待的打電話給我反饋,到底發生了什麼,以前連喊帶罵都叫不動的老公,現在這麼主動。

其實他們只是把“你應該”換成了“我應該”,想法改變了,對方看到的就不一樣了。

從前,小艾覺得老公應該是這樣的,這種要求讓老公很被動,像是換了個媽的孩子沒有自主的權利。婚姻是兩個成年人組成的小家庭,誰都不願意成為個被指揮的對象。換句話說,誰都不想找個爸或者找個媽來指揮自己的婚姻。

在小艾覺得老公應該做什麼的時候是幫老公定位了在家裡的角色。“你覺得他應該洗碗,也許他只願意燒飯呢?”而當小艾放棄了這種想法的同時,才能讓老公有機會尋找自己在家庭中的位置。甚至誇張一點的說,她的老公才有機會做回家裡的男人。看起來只是小事情,背後隱藏的卻是兩個人在婚姻生活中的角色定位。

好與壞的婚姻裡,都藏著這兩個字

03

應該,同樣是這兩個字,心裡想著我應該做什麼和你應該為我做什麼展現的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生活狀態。

你應該,是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要求。比如小艾不自覺的當起了家庭中的指揮者,當老公並不配合的時候她就感到被拒絕,被拋棄。

和諧的婚姻關係中,更好的做法不是指責而是影響對方。做更好的自己,或許就能換來更好的回應。

每一句“你應該”中,包含著對關係的渴望,而這個詞背後往往又帶著失望後的指責。

每一個“你應該”的想法都有對婚姻伴侶的期待:你需要按照我想象的樣子做,我才能幸福。

而我應該,顯然是更成熟,更主動的。

少一些指責多一些付出,少一些你應該,多一些我應該才會更幸福。

幸福的婚姻需要經營的技巧。

作者:渡心。心理諮詢師,團體諮詢師,動力催眠師。

專業情感諮詢,陪你一段幸福,渡你一程困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