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常山:「一號文件」帶來教育巨變

浙江省衢州市常山縣委書記葉美峰案頭,擺著剛剛收到的一份題為《一號文件落實“回頭看”》的材料。4頁紙上列舉了常山教育“一號文件”出臺一年多以來,16個項目共48條改革措施,每一條的兌現情況、政策效應、改進措施等。

葉美峰逐字逐句地讀著,不時在紙上圈圈畫畫,看到兌現的項目越來越多,臉上露出了一絲笑意。

“一號文件”應運而生

2017年2月22日,常山縣政府下發《關於大力推進教育質量提升工作的意見》,文號為“常政發〔2017〕1號”。

把振興教育作為縣委、縣政府的“一號工程”,在常山歷史上是頭一回。這還得從葉美峰到常山擔任縣委書記說起。

2016年年底,葉美峰在履新的頭3個月裡3次調研教育工作,至今他仍能脫稿說出兩組數據:2009—2012年,常山共有3000多名生源外流,縣管幹部的小孩,從初中階段開始,幾乎沒有留在常山就讀的;2011—2013年,常山人到衢州市購買房產2277套,而同期在常山購買房產僅1863套,主要原因就是為了小孩讀書方便。

從常山教育積弱多年的現實出發,葉美峰提出把振興教育作為縣委、縣政府的“一號工程”,得到了新一屆領導班子的一致同意。

“一號文件”應運而生。它明確了常山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優先安排教育發展、財政資金優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資源優先滿足教育發展,領導力量向教育傾斜、領導精力向教育傾斜、有限財力向教育傾斜。

“一號文件”出臺後不久,常山縣縣長周向軍到紫港中學調研,校長洪道良向他反映學生宿舍水壓不足、電壓不穩等情況。原本只是想著引起領導關注,不想周向軍當即就把幾個部門的負責人叫到學校,現場開起辦公會,問題逐一交辦、限時解決。

事後洪道良才知道,縣裡成立了教育質量提升工作領導小組,組長正是周向軍。

常山教育人吃下了一顆“定心丸”:縣裡動真格的了。

教育改革步步推進

“一號文件”謀劃的總體目標,是常山教育質量3年內在衢州地區“進位爭先”,包括16個項目。

芳村小學校長甘亞軍感觸最深的,是“改善硬件條件”。學校已有百年曆史,多年來辦學條件遲遲不見改善。隨著“一號文件”逐步貫徹落實,芳村小學迎來了易地新建。縣政府投資5000多萬元,學校面積擴大了兩倍,配置了250米環形跑道、足球場、體藝樓等,各棟建築均有風雨連廊相通,教師也住上了一人一間的單身公寓。

芳村小學是教育優先發展的一個縮影。2017年常山地方財政收入14億元,教育投入就有4.89億元。近兩年常山縣光新增的教育預算就達3900餘萬元。全縣生均公用經費、農村教師補貼等標準都位居衢州地區前列。

錢袋子打開了,教育改革步步推進著。

城關中學、城南中學是常山主城區兩所老牌初中,也是生源流失的“重災區”。葉美峰動用個人關係找到著名教育家魏書生,希望他為常山教育“攪動一池寒碧”。根據雙方協議,兩所學校與北大附屬台州書生學校合作辦學,成為該校的城關校區和城南校區,人財物仍歸屬常山,書生學校輸出教學管理和業務指導。

“能與魏老師的學校合作,老師們大開眼界。什麼是好的教育,怎樣辦好教育,大夥有了方向。”城關中學校長徐峰說。

與此同時,常山縣聘請了一支衢州名師團隊進駐城關中學一個學期。團隊裡有10多位衢州教育界的“大咖”,要和教師們共同完成“一節好課”。專家走進每名教師的課堂,一個月內聽了132節課。隨後進行兩輪賽課,全員參與,最後決出20節“優質課”,並形成分析報告反饋給學校。

改革帶來的變化還有很多。常山一中把“職稱鎖進抽屜”,形成了“多勞多得,優勞優酬”的獎勵分配機制;天馬一小拿到專項經費後史無前例地成立了課程部,打造出了省級精品課程;紫港中學建立了小語種培訓基地,為山區孩子認識世界打開了一扇窗……

“現在的常山教育擺脫了匱乏的焦慮,也揹負了更多甜蜜的責任。不把教育辦好了,我們內心有愧。”一位校長這樣說。

教育人的精氣神被激活

在“一號文件”下發之初,有一些質疑需不需要給教育如此高配的“雜音”。“如果常山教育起不來,這些聲音會越來越多,最終影響整個發展佈局。我曾經說過,哪怕兩三年內出不了成績,‘一號文件’也要繼續貫徹下去。沒想到,常山教育在短時間內就打了翻身仗。”葉美峰說。

數據顯示,2018年常山縣高考、中考質量從兩年前的衢州市末位走向了前列,更有5名學生從外地的優質高中往常山“迴流”。

信心比黃金更重要,常山教育正邁入一個“黃金時代”——

振興教育的各界合力更強了。在縣委、縣政府之外,縣人大、縣政協等也會經常性地開展專題調研,獻計獻策。41名省、市、縣各級黨代表以“第一書記”身份進駐校園,抓黨建、解難題、促工作。

尊師重教的社會氛圍更濃了。本學期,常山把常規的開學日改為“開學節”,各校根據自身特色,籌備開學第一週的系列迎新活動。今年的教師節表彰大會上,受表彰的不僅有名師、名校長,還有25戶三代內均有教師從業者的“教育世家”,崇學尚教的氣氛日漸濃郁。

2018年,是常山建縣1800週年。“一號文件”帶來的深刻變革為週年慶獻上了一份教育厚禮,也將為這座山區小城的未來提供不竭的活力。

《中國教育報》2018年10月10日第1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