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近9000萬美元的非法資金通過加密交易洗錢

根據《華爾街日報》最近進行的一項調查發現,在46家加密貨幣交易所中,涉及非法活動的資金規模可能接近9000萬美元。其中在近兩年的時間裡,通過加密貨幣交易所ShapeShift AG進行的洗錢金額就達900萬美元之巨。這家交易所允許用戶保持匿名身份進行交易,警方跟蹤之時無法識別交易後面的人,這也是這次調查中洗錢規模最大的交易所。

這家交易所在瑞士註冊,但主要的運營場所實在美國的科羅拉多州,由Erik Voorhees於2014年成立。

為了進行這項調查,《華爾街日報》調查組開發了一個程序來跟蹤和非法犯罪活動相關的2500餘個加密貨幣錢包地址,在ShapeShift網站上每15秒下載並儲存50個最新交易的交易記錄。這些錢包的資金涉嫌投資欺詐,勒索計劃和使用BTC和以太坊(ETH)進行其他涉嫌犯罪的活動。調查者在跟蹤這些交易和錢包地址後發現,這些加密貨幣大多流向ShapeShift和KuCoin,其中大約51.7萬美元的ETH被換成了門羅幣,也有大量BTC同樣換成了門羅幣,由於門羅幣隱私性更強,資金行蹤無法繼續跟蹤了。

在調查過程中,ShapeShift還在處理著數百萬美元非法資金進行交易,沒有改變其關於用戶匿名的政策。其創立者Voorhees在接受《華爾街日報》的採訪時表示,他並不認為“人們應該記錄下自己的身份,以便找到偶爾出現的罪犯。”對此ShapeShift的首席法律顧問McGregor表示,“這隻代表CEO的個人理念,並不意味著業務將如何運作,他並非贊成洗錢。”

報告中提到,調查組向ShapeShift提供了一份可疑地址清單,McGregor表示交易所審查並禁止這些地址,並且該公司計劃從10月1日開始實施KYC規定。此舉“不是為了回應任何監管執法行動”,“這是一個戰略決定,因為我們相信,不這麼做的風險太大了。這並不是一個草率的決定。”

交易所將逐步為交易者引入ID要求。本月早些時候,ShapeShift 推出了一項新的獎勵計劃,該計劃最終將成為交易所用戶的強制性會員模式,並要求提供“基本”個人信息。此前在ShapeShift上進行交易甚至無需賬戶、電子郵件或密碼,用戶無需繁瑣的註冊過程就可以進行交易活動,因此在隱私和安全方面都顯示出較大的隱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