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流浪街頭的孩子通過輪胎做鞋所帶來的商機及希望

非洲流浪街頭的孩子通過輪胎做鞋所帶來的商機及希望

用舊輪胎製作鞋子在我國的農村地區已經流傳已久,下面的這篇文章發表在venturesafrica,就是講述一個烏干達少年通過這種方式成立了拯救流浪兒童中心。

您能看到製鞋作坊是如何建立的!您能看到他們的充足的勞動力(勞動法、工資標準等等)!您能看到他們的製鞋(工業設施)基礎!您能看到什麼樣的商業模式可以在非洲更好的打開市場!您還能看到非洲鼓勵創新、渴望技術、對自主生產的殷切希望!您能想到些什麼?

非洲的創新正在不斷地證明著,在創造的潛力中沒有限制。一個年輕的有才華的烏干達人最近在改造舊輪胎作為鞋底創造價值和財富。

創始人byaruhanga,從前是一個流浪街頭的孩子,想到了一個變廢為寶的想法,把舊輪胎製作稱鞋底。他將創新的想法擴展到相當多的在接頭流浪的年輕人,目的是建立一個製鞋的新行業。byaruhanga發動12歲到24歲的貧困兒童,自2011年起通過他的製鞋作坊培訓了80多名兒童。

他還通過這個想法創造一個烏干達自主生產的垃圾桶,通過他的努力建起了非盈利的非政府組織--烏干達拯救流浪兒童中心。

byaruhanga並未詳細闡述製鞋工藝,但眾所周知,這種製鞋方式已經在非洲其他國家流行。像埃塞俄比亞和盧旺達等國家已經開始用這種方式來製作鞋子。

無論是在埃塞俄比亞、盧旺達還是烏干達,製鞋業的過程都是相似的。使用工具–鞋用膠粘劑,縫紉機,線,花邊(如果需要),美工刀,大剪刀和錘子,以及其他材料。

byaruhanga敢於不同,儘管他的創作是不是最新穎的;但是他建立的烏干達拯救流浪兒童中心可以為弱勢兒童、無業青年和處境不利的人們提供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