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攻堅羣英譜」苗家「愚公」——龍貴雄,一生只爲一個村!

「脱贫攻坚群英谱」苗家“愚公”——龙贵雄,一生只为一个村!

「脱贫攻坚群英谱」苗家“愚公”——龙贵雄,一生只为一个村!
「脱贫攻坚群英谱」苗家“愚公”——龙贵雄,一生只为一个村!「脱贫攻坚群英谱」苗家“愚公”——龙贵雄,一生只为一个村!
「脱贫攻坚群英谱」苗家“愚公”——龙贵雄,一生只为一个村!

走進被稱為貴州最窮的三座大山之一的月亮山,一個並不起眼的山坳,你會驚訝地發現,一座規劃整齊劃一,充滿著苗族村寨特色的村落豁然出現在眼前。

大土苗寨

「脱贫攻坚群英谱」苗家“愚公”——龙贵雄,一生只为一个村!
「脱贫攻坚群英谱」苗家“愚公”——龙贵雄,一生只为一个村!

清澈的河水潺潺流過中心廣場,偶有幾個孩童叫嚷著跑過,古色古香的迴廊裡,三五村民悠閒地看著手機,聊著天……一派悠閒的田園風情

「脱贫攻坚群英谱」苗家“愚公”——龙贵雄,一生只为一个村!

沒有足夠養活一個村寨的農田,是什麼讓苗寨裡的人們如此富足?有村民說,是黨和政府的扶貧好政策,讓這裡的家家戶戶吃上了旅遊飯。然而談到大土村近30年的發展之路,人們都會說,是老支書、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龍貴雄帶著大家走上了脫貧路、小康路

月亮山

「脱贫攻坚群英谱」苗家“愚公”——龙贵雄,一生只为一个村!

抗爭大山三部曲

作為一名老支書,一名優秀的共產黨員,龍貴雄由一名普通平凡的農民成長為一名優秀的村幹部,致富帶頭人。可在一開始,龍貴雄就是想改善一下村寨的生活條件。“你們能夠想象(上世紀)80年代,在大山裡的村子是怎樣的一種貧窮落後。我讀書回來,也不想再出去了,要帶著大家一起幹,不管多少年,一定要改變大土村落後的面貌。”龍貴雄對記者說。

從回到大土村的那一天起,樸實的龍貴雄不管颳風下雨,酷暑寒冬,總會帶領村民奮鬥在第一線。為了跟貧窮閉塞的大山抗爭,龍貴雄帶領大土村村民唱響了“造林起步,造田飽肚,修路致富”三部曲。

沒有土地,只有一片片圓錐形的幾近光禿禿的大山,怎麼讓村子富起來?龍貴雄與村兩委幹部合計之後,大土村的崛起之路被規劃了出來——從開山造林開始,把全村近3萬畝荒坡劃分責任到各家各戶,發動大家用杉樹苗植樹造林。

“那時候有人不願意,說現在種下了樹,什麼時候才能收到錢?我就對他們說,只要我們做了,會有收穫的一天,而且就算為了子孫後代,我們也必須要讓只剩下荒草的山坡變成森林。”龍貴雄說。

龍貴雄的決心打動了大多數村民,一場轟轟烈烈的植樹造林活動在月亮山的大山深處開始了。

經過多年發展,如今大土村已經在周圍的各個山頭上種下了2.9萬畝的杉樹林,戶均擁有森林面積達到200畝之多,每年每戶在木材產業上的收入超過兩萬元。

龍貴雄

「脱贫攻坚群英谱」苗家“愚公”——龙贵雄,一生只为一个村!

1992年,造林戰役剛剛結束,大土村村兩委迅速帶領村民移師山下,開始了挖山造田。龍貴雄回憶說,那時候村民也都是有情緒的,一方面是剛剛造林結束,不願意再多做工;另一方面在沒有現代機械的情況下,開山墾田確實太難。然而,在龍貴雄和其他村幹部不斷遊說和堅持下,經過三年,全村硬是從硬邦邦的大山身上“啃”出了470畝新田,讓人均不足三分田的大土村,變成了人均擁有耕地一畝。口糧的問題徹底被解決掉了。

終於不再每年挨饑荒,龍貴雄開始思考村民們都在熱議的一個話題:怎麼能從大山裡走出去?怎麼能把山裡的值錢山貨賣出去?

“當時大家的心氣還都是挺高的,但難題也擺在面前:沒有工具!總不能靠兩隻手去挖石頭吧。”龍貴雄說。

於是,作為村支書,龍貴雄興沖沖地步行到縣城,找到當時的縣長說明情況,並向對方討要挖山開路的工具,並希望縣裡對大土村開山修路給予支持。

然而當時的荔波縣也比較落後,最終龍貴雄得到的,也只是15根鋼釺和若干把大錘。龍貴雄並沒有氣餒,這位苗族漢子一股倔勁兒上來,決定帶著村民自己幹。一個冬天過去,11公里的簡易公路居然奇蹟般地蜿蜒在月亮山的山谷當中!

“那時候我也挺感動的,修路的時候,男人在工地幹活,女人就往返於工地和村子給我們做飯、送飯。當時一位80多歲的老人家,非要到工地上跟我們一起幹,把鞋子往旁邊一扔,就那麼光著腳踩在尖銳的石頭上,腳都磨破了。老人家說:‘腳板破了能自己長好,鞋子破了可就沒了。’當時村子確實太窮了,所以我想著,不管怎樣,一定要帶領大家擺脫貧窮!”龍貴雄對記者說。

「脱贫攻坚群英谱」苗家“愚公”——龙贵雄,一生只为一个村!

曾經的大土苗寨

「脱贫攻坚群英谱」苗家“愚公”——龙贵雄,一生只为一个村!

如今的大土苗寨

再回來帶全村吃上“旅遊飯”

龍貴雄帶領大土村民與大山抗爭的事蹟被傳了出去,而他在2000年被評為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2007年,眼看著村民渡過了溫飽這個最大的難關,龍貴雄一度從村支書的位置上退了下來。可到了2016年,在村民的擁戴下,龍貴雄再次挑起村支書的重擔,而這一次,他要帶領村民奔小康。

2015年,荔波縣搞起了“全域旅遊”,龍貴雄決定要抓住這個機遇。作為人大代表,他向縣委、縣政府大膽提議大土村要就地移民搬遷。最終,他的提議被採納,隨之而來的是縣委、縣政府投入扶貧資金、危改資金、移民搬遷、旅遊建設等資金500多萬元,建起了如今的大土新村。大批村民集中安置,家家戶戶由過去一樓一底人畜混居瓦房變成240平方米的四層生態樓房。

周邊的遊客慕名而來,外省的遊客也專門趕來體驗苗族風情,外國遊客也三三兩兩多了起來……如今的大土村早已改了模樣,搖身一變成了貴州省有名的生態文明示範村、旅遊明星村。

而龍貴雄,作為當代的“愚公”,則繼續耕耘在這片他熱愛的土地上。

「脱贫攻坚群英谱」苗家“愚公”——龙贵雄,一生只为一个村!

大土苗寨民族文化體驗街

- END -

「脱贫攻坚群英谱」苗家“愚公”——龙贵雄,一生只为一个村!「脱贫攻坚群英谱」苗家“愚公”——龙贵雄,一生只为一个村!

往期精彩回顧

「脱贫攻坚群英谱」苗家“愚公”——龙贵雄,一生只为一个村!「脱贫攻坚群英谱」苗家“愚公”——龙贵雄,一生只为一个村!

監製:全媒體中心 黎以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