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能漢牆橫空出世 劍指萬億綠色建材市場

9月29日晚間,漢能薄膜發電集團(0566.HK)在北京正式推出了基於玻璃基銅銦鎵硒薄膜太陽能技術的新產品——漢牆。這也是全球首套“發電牆綠色系統解決方案。

漢能漢牆橫空出世 劍指萬億綠色建材市場

漢能最新推出的漢牆可抗12級颱風,能適應零下40℃到零上85℃的大溫差耐熱抗凍自然環境,使用的是不燃性材料,可以在各種極端惡劣的環境下正常工作。同時,漢牆提供10年質保,25年功率輸出不低於85%。

官方資料還顯示,在研發過程中,漢能漢牆產出了超過700件專利,並且已經申請及獲得了包括中國3C認證在內的全球6個國家和地區的權威機構的認證,是目前最為可靠的“發電牆綠色系統解決方案”。

漢能薄膜發電集團高級副總裁馮啟異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漢能漢牆內置的薄膜太陽能芯片負責把光變成電,這種核心技術來自漢能此前收購的“瑞典研發、德國產業化”的Solibro公司,“過去5年,每年(光電)轉化效率大概是提升1%~1.5%。目前,我們已經將這項技術全部國產化。”

事實上,馮啟異女士領導的團隊,在漢能內部主要是負責上游薄膜太陽能芯片的研發及其國產化,而另一個團隊,負責攻克將芯片應用在與建築結合的光伏建築一體化(BIPV)產品和解決方案中。

著名建築設計師、港珠澳大橋建築與景觀設計師、漢能首席設計師劉謙告訴記者,“牆過去就是牆,保溫、採光、舒適、安全。今天,我們賦予牆新的功能,讓牆可以發電。我們現在大量強調低碳建築、生態城市、智慧城市,現在,我們通過漢牆獲得的電,恰好可以用在建築自己身上,轉化了電能的綠色指標。如果我們把這個推廣好的話,將成為我們未來建築的一個新領域,將成為顛覆性的產品和解決方案。”

而從經濟性上來說,漢能漢牆具有雙重屬性,一是建材屬性,二是投資屬性。從投資屬性來說,即使不算光伏補貼,大概幾年之內就可以收回成本,而它的壽命是在25年以上。

在發佈會上,漢能創始人李河君舉了一個例子,可以大致展現漢能漢牆的投資價值和社會效益,“以北京移動建築物南立面安裝1000平方面漢牆計算,日發電量可以達到326度,一年的發電量可以達到11.89萬度;如果全國現有的30億平方米玻璃幕牆全部採用漢牆系統,一年發電量可達到2448億度,折算成商業電費,僅發電的收益就可以達到2693億元。”

漢能薄膜發電集團執行董事、高級副總裁張彬在採訪中補充道,“產品的經濟性很重要,大家都很關心。LEED是全球綠色建築認證領域的NO.1,一些跨國企業在租辦公樓、寫字樓的時候,都選擇租用LEED認證的鉑金建築,這種建築的租金也會高25%~30%。而漢牆已經通過LEED認證。”

張彬還表示,還有一點非常重要,就是“民用電一般是白天發電、晚上用電量大,而漢牆主要面向商用,即白天發電白天用,不用再儲能、直接消耗掉。商業用電平均是1.1元/度,這樣看我們的經濟性就更加明顯了。”

第三方數據顯示,薄膜太陽能建材市場完全是藍海市場,潛力十分巨大。“我們希望與社會各界人士同期努力,為我們這個國家這個社會為整個人類做點貢獻。”李河君表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