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丘比丘:建在山脊上的失落古城

大家好,我是生活無趣會死星人「黃油臉」

馬丘比丘(Machu Picchu),又譯麻丘比丘,約有1500年的歷史,是秘魯一個著名的前哥倫布時期時印加帝國的遺蹟。

馬丘比丘:建在山脊上的失落古城

馬丘比丘位於現今的秘魯(Peru)境內庫斯科(Cuzco)西北130公里,整個遺址高聳在海拔約2350米的山脊上,俯瞰著烏魯班巴河谷,為熱帶叢林所包圍,也是世界新七大奇蹟之一

馬丘比丘:建在山脊上的失落古城

由於獨特的位置、地理特點和發現時間較晚,馬丘比丘成了印加帝國最為人所熟悉的標誌。在1983年,馬丘比丘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定為世界遺產,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之一。

馬丘比丘:建在山脊上的失落古城

馬丘比丘也被稱作“失落的印加城市”,是保存完好的前哥倫布時期的印加遺蹟。在山頂上馬丘比丘的懸崖邊,可以欣賞到落差600米直到烏魯班巴河的的垂直峭壁。要消除高原反應,人們可以嚼古柯葉或muña(一種有香味的、多項功效超過青黴素的野草)。

馬丘比丘:建在山脊上的失落古城

馬丘比丘距印加帝國都城庫斯科120公里左右,建在距烏魯班巴河面2400米高的山脊上,全城面積約9萬平方米。智利著名詩人聶魯達曾在他的長詩《馬丘比丘之巔》中寫道:“我看見石砌的古老建築物鑲嵌在青翠的安第斯高峰之間。激流自風雨侵蝕了幾百年的城堡奔騰下洩……”

馬丘比丘:建在山脊上的失落古城

據推測,馬丘比丘即建於15世紀印加帝國開始擴張的帕查庫蒂統治時期,馬丘比丘古城遺址外圍是層層梯田形成的農業區,城區則由200座建築和109個連接山坡和城市的石梯組成。城內規劃井然,北部多為莊嚴的宮闕神殿,南部是作坊、居室和公共場所。

馬丘比丘:建在山脊上的失落古城

印加人稱自己為“太陽的子孫”,他們太陽視作“燃燒的火鷹”,渴望用“拴日石”帶來光明和溫暖的太陽永遠留在天上。直到,對太陽的崇拜仍在印加民間流傳。在這座古城關於太陽崇拜的建築也隨處可見。

馬丘比丘:建在山脊上的失落古城

這期的分享就醬!我是生活無趣會死星人「黃油臉」,我們下次再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