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爾特記憶(三)

關於博爾特的告別 7個微不足道的瞬間

一位天才跑者,把偉大留在跑道上,奔向肆意而未知的生活

——摘自一位記者

“今天回去之後你最想做什麼?”

“party。喝幾杯!我現在最需要這個。”

一場事先極度張揚的“退休”儀式終於落幕,尤塞恩-博爾特以一枚銅牌和一條傷腿結束了自己作為跑者的職業生涯。

如果古希臘神話要在近十幾年當中找一個原型,博爾特可能是最接近人神一體的形象。他的奔跑是神一樣的,但做人——怎麼說呢,又機靈又真切的,就是他了。

博爾特記憶(三)

博爾特

吉祥物

如果不是百米留下了遺憾,也許博爾特不會那麼看重4X100米接力的比賽,至少他沒必要參加預賽。

那天上午8點,他和牙買加隊準時出現在了熱身場,長衣長褲,進場沒多久他就來到跑道上進行熱身。所有的轉播鏡頭都對準了他。

通過運動員通道,他又看到了自己的老朋友,這次世錦賽的吉祥物小刺蝟。百米比賽結束時,小刺蝟衝上前脫掉博爾特的戰靴,舉起來在鼻子上聞聞,轉身跑了。

博爾特記憶(三)

吉祥物衝上前脫掉博爾特的戰靴

這天博爾特決定“報仇”,拍打它的長鼻子。小刺蝟很不高興,用手指指賽場,似乎在說:“你快上場!”

第一棒的選手各就各位,鏡頭卻對向最後一棒的博爾特。他衝著鏡頭做了一個假裝跑步的動作。

早在2009年賽季伊始,尤塞恩就恍然大悟了一個道理。在多倫多的一次比賽上,他只跑了10秒。這個糟糕透頂的成績並沒有讓觀眾的熱情冷卻。人們喜歡他,王者獨尊的張狂和不失大雅的搞怪。

“我的職業生涯不僅僅再是跑得有多快了。速度當然很重要,但人格魅力和人氣也絕不能忽視……美國的賈斯汀-加特林是另外一個例子。除了他自己的粉絲團,別人就對他不怎麼感冒。因為他是個不苟言笑的運動員,沒有趣事,沒有猛料。”博爾特在他的自傳《快過閃電》中闡述自我營銷的頓悟。

只要他出現就永遠會成為焦點。所以當他接過牙買加隊最後一棒,想要加速卻落空,痛苦倒地時,現場的攝影師們面臨抉擇:是去拍偉大跌落,還是去拍東道主奪魁?

他把臉深深的埋在了地面上。醫務組馬上推上了輪椅,他伸出手擺擺,拒絕了。

博爾特記憶(三)

博爾特拒絕坐輪椅

在隊友的攙扶下,他走到了終點,跪在地上親吻終點線。他屏蔽了所有試圖伸過來的話筒,低頭走向醫務室。經過一片志願者所在的區域,一個年輕的男孩兒伸出雙臂,深鞠一躬,模仿者加特林膜拜博爾特的動作。但閃電似乎對一切都毫無心情。

他一定猜得到開局,但卻沒有想到這樣的結尾。

“你說實話”

如果不是因為博爾特坐在靠邊的位置,你會覺得他還是冠軍。

百米比賽結束,冠軍加特林像一個受了委屈和驚嚇的孩子,在發佈廳坐席上搜颳著合適的說辭。亞軍科曼本來就還是個孩子。季軍博爾特喝完了一杯咖啡,還要一杯。

“你怎麼從快車道上下來?就是字面上的意思——走下賽場,迴歸日常生活,沒有日復一日的訓練。也許你會回去練板球?”現場記者問。

博爾特皮笑肉不笑地嘿嘿了幾聲,像在敷衍一個拙劣的玩笑:“對我來說,我很興奮能迴歸日常生活。再也沒有訓練了,我想幹什麼就能幹什麼。當然,我會懷念運動生涯,但我現在有機會離開了,能夠隨心所欲地生活,能夠想去哪旅行就去哪,我很興奮。我不知道未來的職業走向,但是我對它充滿期待。我知道,‘我是一個什麼人’本身就是一件令人興奮的事。我會盡力做好。”

這是一記標準的本壘打,漂亮,周全,高雅,又平易近人。

相形之下,因為禁藥歷史而無法贏得全面尊重的加特林不得不接受媒體接連不斷的炮火。

“你怎麼看現場的噓聲?”

“這是一件難過的事情,但是我希望能夠有漂亮的表現,比賽結束後我對尤塞恩單膝點地,表達了謙卑。事情就是這樣。這個晚上依然是一個夢幻般的夜晚,不管對田徑運動來說,還是對尤塞恩·博爾特來說。他為這個運動做了如此多的貢獻,我很高興能成為他最大的對手之一……”說到這裡,他扭過頭,問博爾特:“我是其中一員嗎?你最大的……”還沒問完,博爾特笑出聲來,說,“是的呀。”

博爾特記憶(三)

加特林跪拜博爾特

“你是不是很享受作為一個‘壞男孩’?”記者又問。

“我?那麼我要問你了:我做了什麼讓我成為‘壞男孩’了?我說別人壞話了麼?我做了什麼不雅的動作了麼?我沒有。”加特林急了,“在我看來,媒體想要製造這種對比,他們讓我‘成為’壞男孩,因為尤塞恩是一個英雄。這沒什麼。我知道你們有黑頭髮也有白頭髮的(見解不同)。但我行為檢點,言語恭謙,……我只是努力將自己留在跑道上——就是字面上的意思。”

又有一位非洲的記者提問:“賈斯汀,你說實話,你覺不覺得,一些英國媒體對你不夠尊重?”

“我覺得你是想看我撒謊。(笑)我不知道(那些),我沒有關注那些,我的注意力都放在做運動員上,說實話……”

博爾特在旁邊笑出了聲:“你可沒說實話。”

全場笑了。

“你說實話。你說實話。”博爾特唸叨著。為了控制自己不再笑出聲,他用手擠住自己的臉。

加特林被弄得哭笑不得。

博爾特記憶(三)

博爾特在發佈會上

發佈會結束,博爾特起身,對他的老對手說,別在乎了,不管你怎麼說,他們都會那麼寫的。接著又主動探過身子,對他的新對手說,孩子,繼續好好幹,你的起跑真的是……

快31歲的閃電博爾特噗嗤了一聲,表示對後輩的驚歎,然後唸叨著那個讓他驚訝的起跑反應時間,消失在人群中。

戰利品

倫敦世錦賽的組委會送了一個裝裱精美的賽道“7”給博爾特,作為臨別紀念。這是他在5年前奧運會上創造佳績的地方。

博爾特記憶(三)

組委會送給博爾特的禮物

這些天來,關於“退休”的問題總是圍繞那麼幾個:你後悔里約奧運會後回到賽場嗎?你最想留下的田徑遺產是什麼?你希望人們如何記得你?你退役之後做什麼?你還會回來嗎?

“我不會回來,我見過太多人回來開始比賽,然後不得不接受輸掉的侮辱,我決不會成為那樣的人。”

沒有金牌作為告別,組委會又臨時安排了博爾特與觀眾們的最後一面。幾萬人高喊他的名字,那場面跟北京奧運會上幾萬聲生日祝福相似,又不同。2008年,博爾特是初升的太陽。9年後,他已經完成攀登,走下山來,準備走回村莊,享受生活。

“他犧牲了很多自己的生活。為了取得他的成就,他必須保持自律,很多年輕人享受的事情,他並沒有辦法去享受。我相信他很期待去享受屬於他的生活。”從博爾特初出茅廬開始便跟蹤報道他的《牙買加觀察》攝影記者科林裡德說。

在倫敦碗,博爾特沒有落淚,“那一刻差點哭了,但最終還是控制住了自己。”他說,“在輸掉決賽之後,有人告訴我,(拳王)阿里也是輸掉了他最後的戰鬥,所以不要緊張。不過就是輸掉了運動生涯最後一場比賽,但並不會改變我之前所獲得的成就。”

博爾特繞場一週,回饋著倫敦的盛情。但在5年前,他就在此帶走了最重要的戰利品。

2012年奧運會最後一個比賽日,決賽當晚離開跑道時,博爾特叫住了一位工作人員,說,“我想拿走這個接力棒。”

工作人員厲聲拒絕,“這是規定!”“如果你不把接力棒歸還,我們就取消你的獲獎資格!”

尤塞恩嬉皮笑臉地作罷。然而,他領完獎後,聽到廣播裡傳出一個聲音:“你搞什麼鬼!當然要給他!”

那名剛呵斥了博爾特的工作人員趕來,請求這位勝利者收下戰利品。

“不知道為什麼,我迫切地想要那根破東西。”博爾特說,“金牌已經對我沒什麼太大的意義了。”

博爾特記憶(三)

倫敦奧運百米接力後,博爾特迫切想要那根接力棒

從2013年開始,他發現自己對勝利的渴望沒有那麼強烈的了。2015年春天,他對美國《體育畫報》記者蒂姆·萊登說,“我告訴過人們好多好多遍,我是個懶人,但我不認為他們相信我。我確實是。我不喜歡訓練。”2016年艱難完成100、200、4X100米奧運會三連冠(2008年接力金牌因隊友禁藥問題被取消)後,他說,“我沒有什麼好追求的了。”

他對追捧也並不熱衷,“我不會懷念採訪的”,在里約,他說,“自打到了這兒,我恨不得做了500個採訪……”

蒂姆曾拿博爾特和菲爾普斯做比較,對於菲爾普斯這種一般生活在游泳池和家兩點一線的人來說,“退役”對生活的改變會更大一些:“博爾特應對退休會比菲爾普斯好。他應對退休會比絕大多數人都要好。”

再也沒人看著你尿尿了

退役後的尤塞恩會不會去踢足球還不夠明朗,但他生活中有一件事情可能徹底終結了——他再也不用匯報行蹤以便突擊藥檢;再也不用晚上剋制上廁所的次數,以防有客人要用整整一個上午等他小便;再也不用面對小解時被全程“見證”的尷尬。

本次倫敦世錦賽惹到博爾特的唯一一個問題是,百米決賽後,有記者問,這次你們的成績都不好,跟以前的好成績相差甚遠,這跟加大了禁藥打擊力度是否相關?

沒等加特林表態,博爾特直接說,“我來回答”,“我認為這個問題非常不尊重人。……有一種東西叫傷病,有時候事情不會進展地如預期那麼順利,會有一種勝利是‘消極的勝利’……但我們一次一次地證明過自己。”

美國短跑傳奇卡爾·劉易斯曾經指責“牙買加這樣的國家沒有藥檢系統”。2008年奧運會博爾特100米奪冠後,被問到“你知道卡爾·劉易斯是誰嗎?”他只能聳聳肩。回去之後,藉助谷歌,博爾特才弄明白劉易斯是誰,以及記者的意圖。他在200米決賽後的發佈會上主動打破沉默,“我對卡爾·劉易斯不感冒,他針對現在田徑運動員發表的一些言論真的非常令我不齒。”他說,“我沒必要尊重卡爾·劉易斯。”

多麼令人懷念的歲月

百米比賽後的發佈會現場,有中國記者問起了博爾特對北京的記憶。他說,“當然,誰都記得北京,這是我一切的起點。”

博爾特記憶(三)

北京奧運會上的博爾特

博爾特非常喜歡一張照片,那是2008年奧運會前的一天,在他家附近,他和教練米爾斯在跑道上,“為一件什麼事情打賭”,兩人大笑的一瞬間。至於打了一個什麼賭,可能是NBA,也可能是‘飛機和電話,哪個才是世界上最偉大的發明’這種問題。

“照片裡的我光著膀子。每次我看到它,我都想:‘哇,多麼令人懷念的歲月。’因為我當時看上去狀態好得出奇,身體強壯,力量無窮。”

博爾特記憶(三)

博爾特與教練

北京奧運會之所以令這位短跑王者記憶深刻,也是因為他曾向自己許諾:在此地此刻,名垂青史。

在去往中國之前的飛機上,博爾特給自己寫了一條短信:“我要跑出最好的狀態,拿下3塊金牌,然後作為一名英雄,回到牙買加。”

毛椰子

贊助商送給博爾特的告別禮物是一雙跑鞋。

跑鞋的一半是金色,另一半是紫色。當一對夫婦拿著跑鞋上臺的時候,博爾特眼珠瞪的溜圓。因為他也沒想到這個時刻,是父母送給自己最珍貴的禮物。金色,代表著他那些數不完的金牌;而紫色,他說那是他在牙買加Trelawny學校的顏色,那裡代表著他夢開始的地方。

博爾特記憶(三)

博爾特的紫金跑鞋

Trelawny位於牙買加的法爾茅斯鎮上,從首都金斯頓包個車開過去都要3個小時。這裡沒有工廠,人們生存需要什麼,就要自己種。

“博爾特的家門口都是毛椰子樹,房子後面是成片的山芋,那是當地人非常重要的一種主食。房子都是塗成五顏六色的,滿眼都是可愛的馬卡龍色。”《體壇週報》資深記者嚴小琰至今都記得2013年的那個冬天,飛了當時人生最長的一段距離,到位於中北美加勒比海地區的牙買加為博爾特頒獎的經歷。

當時博爾特的父母正在金斯頓的家中,所以老家房子裡沒有主人。村口住著博爾特的阿姨,開了家紀念品店,當得知中國人是來採訪的,便提出“付費講故事”。

與精明市儈的阿姨不同,村子裡面的人很純樸,爬上樹給中國客人摘毛椰子喝,熱情款待他們。博爾特家對門的老太太牙都沒了,開始給他們回憶博爾特小時候的故事。老太太指指門前的土路介紹,博爾特小時候就在這條路上跑來跑去,那時候他又瘦又小,但是跑得飛快。

距離博爾特家不遠的一個小山坡上就是他的小學,牆上手繪著博爾特招牌的“To di world”像。學校的孩子們都是光腳在土坡上跑步,不管穿著什麼樣的鞋子,只要跑步就會把鞋脫掉。

博爾特記憶(三)

博爾特當年就讀的小學

博爾特對家鄉和父母,有著濃厚的依戀。父親嚴厲,教他“講禮貌”,每天上學路上碰到的每一個人,都要熱情地打招呼。有一次尤塞恩怠慢了一位從不回應他的老太,結果被老太告了狀,捱了父親的責打。如今他應對人群,雖不時頑皮,但總歸得體。母親慈愛,則給了他無盡的自信和力量。當初在他展露出奔跑天分時,他沒有選擇遠赴美國訓練。後來他世界各地去比賽,只要父母願意,他都希望二老能陪伴左右。

兩年前,博爾特為他的高中威廉尼伯學校捐贈了130萬美金,校長洛納-索佩透露,當年是學校為博爾特買了人生中的第一雙田徑鞋。所以說,從13歲開始參加比賽的博爾特一直都沒有一雙像樣的跑鞋。牙買加的孩子們或許相信,他們的童年像博爾特一樣,就會成為他。

感謝你們的參與,見證我的旅程

來自《牙買加觀察》的攝影記者科林裡德在博爾特退役發佈會那天成為了現場的紅人,在等候博爾特出現的一個小時裡,他幾乎成為了所有媒體爭相採訪的對象。從博爾特第一次參加全國青年賽開始,他就一路跟隨博爾特,直到他成為了全球巨星。但儘管如此,博爾特都沒有忘記這個看著他長大的記者,直到現在,每場比賽奪冠之後,都會在人群中找到他,面對他的鏡頭配合拍照。“跟隨他真的是很長很長時間了。他真的對人非常友善,不是對某些人,而是所有人。”科林裡德這樣說道。

那一年上海鑽石聯賽,嚴小琰參加完賽前發佈會後開始忙活自己的婚禮。那天她大包小包拎著婚禮用品,在八萬人體育場外面碰到了正在等車的博爾特。因幾次採訪,博爾特還記得這位中國記者,嚴小琰突發奇想,請閃電給自己錄一個祝福VCR。博爾特二話不說就答應了。除了死活記不住新郎的名字,其他都說得很好。或許在牙買加從來沒有見過自己這麼忙上忙下籌備婚禮的新娘子。婚禮後第二天,就是比賽,嚴小琰照常跑比賽,在賽後發佈會上向博爾特提問。博爾特瞪著大眼睛看著她:“你怎麼在這裡?你不是應該去度蜜月麼?”

2016年裡約奧運會,博爾特走過持權電視媒體區就已經花了兩個小時。在文字混合區,嚴小琰抱著試試的心態喊了他一句。原本已經經過她身邊的博爾特轉過身走回來,等著她問問題,瞬間背後各種西方媒體都聚集過來。當時關於博爾特生活最熱門的話題就是說他有了女朋友,嚴小琰問他:“聽說你媽媽催你結婚了?”話一說出來,博爾特又笑得咧出一嘴白牙。

在多雨的倫敦,在無數次預告、回憶、展望、評判之後,告別的一刻終於降臨。博爾特完成最後一場與比賽相關的新聞發佈會後,起身,揮手。現場的氣氛,一時陷入不知所措的沉默。“女士們,先生們,我們還有7場發佈會要開。”工作人員把大家拉了回來。

大家都笑。一個偉大的時代徹底結束,但生活仍在繼續。

“感謝你們的參與,見證了我的旅程。”(完)

博爾特記憶(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