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馳騁沙場到隻手遮天,鰲拜到底是忠臣還是奸臣?

(千年風霜·第82期·清史 文案/葉蓁蓁 圖片/沐小瞳)

從馳騁沙場到隻手遮天,鰲拜到底是忠臣還是奸臣?

鰲拜是影響清朝初期政治格局的一個重要人物,出身將門,精通騎射,他從年輕的時候就效力軍中,屢次立下大功,號稱“滿洲第一勇士”,受到皇太極、順治、康熙三朝的重用。現在熒屏上出現的都是年輕的康熙皇帝聰慧果敢,直接擒拿奸臣鰲拜,人們都以為鰲拜是個大奸臣,卻不知歷史上的鰲拜為清朝立下了多少功勞。今天小編就來跟大家說說早年的鰲拜戰場上的表現。

從馳騁沙場到隻手遮天,鰲拜到底是忠臣還是奸臣?

崇德二年,在攻克皮島的戰役中,鰲拜主動請纓,並立下軍令狀,皮島攻克後,鰲拜以首功晉爵三等男,賜號“巴圖魯”。崇德六年,明清雙方爭奪錦州,鰲拜衝鋒陷陣,大勝而歸,因功晉爵一等梅勒章京;八月,明軍大敗潰逃,自此以後,明朝勢力逐漸衰落,敗局已定。次年六月,鰲拜升為護軍統領,成為八旗將領中具有很高地位的人物。清軍入關以後,鰲拜又分別重創大順軍,擊破大西軍,充分體現了他的驍勇善戰、足智多謀,奠定了他成為康熙四大輔臣之一的基礎。

從馳騁沙場到隻手遮天,鰲拜到底是忠臣還是奸臣?

鰲拜不僅在戰場上驍勇善戰,他對皇太極也是忠心耿耿,皇太極曾經在政治上跟多爾袞多次出現分歧,鰲拜都是堅決擁護皇太極的,因此他深受皇太極的重視與信賴。崇德八年,皇太極逝世,皇太極長子肅親王豪格與皇太極的弟弟多爾袞爭帝位,鰲拜堅決擁立皇太極之子,並做好了兵戎相見的準備。之後,六歲的福臨即位,多爾袞進位攝政王。多爾袞攝政後,擅自重用,黨同異伐,鰲拜因為不擁護多爾袞,便遭到了殘酷的打擊。

從馳騁沙場到隻手遮天,鰲拜到底是忠臣還是奸臣?

順治七年,多爾袞因病去世,順治親政,順治得知鰲拜等人曾經盟誓“一心為主,生死與共”,於是對鰲拜極為重視,視他為心腹重臣。從此以後,鰲拜直接參與管理國家各項事務,有了越來越大的權利。

順治十八年,福臨去世,玄燁(康熙帝)即位,鰲拜雖然位距四大輔臣末位,但他資格老,軍功高,常常氣勢奪人,日益驕橫,開始走上專政的道路。康熙帝親政後,但鰲拜並不想歸還政權,此時的鰲拜已經對康熙的皇權構成了嚴重的威脅。康熙八年,鰲拜被康熙帝因三十條罪狀禁錮,不久,鰲拜便在禁所中死去。

從馳騁沙場到隻手遮天,鰲拜到底是忠臣還是奸臣?

鰲拜的一生英勇善戰,為清朝入主中原立下了許多戰功,但晚年的他,深陷權利的漩渦,影響了康熙帝親政,最終也沒落下好名聲,被囚禁而死。從滿清開始打天下的時候,鰲拜可以說是忠心耿耿,是滿朝文武公認的忠臣。但後來他越來越驕橫,直接影響到皇權,成王敗寇,只能被人說成是想謀逆的奸臣。至於鰲拜是否真的想篡位,還是他另有目的,我們只能待更多史料出現。

從馳騁沙場到隻手遮天,鰲拜到底是忠臣還是奸臣?

想了解更多歷史知識和歷史人物嗎,趕快關注我們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