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種因素導致母豬奶水不足,養豬人如何應對?

養母豬最關心兩大問題,一是母豬產能,二是泌乳量,而母豬產奶量的高低直接關係到仔豬的成活率和健康狀況,經常有些母豬產後無奶水或奶水少,那麼造成這些的原因是什麼?又該如何防治呢?

多種因素導致母豬奶水不足,養豬人如何應對?

導致母豬無奶或奶少的原因有很多種。如飼料能量不足,導致母豬營養不良,乳腺發育不好;突然改換豬舍、溫度過高或過低、妊娠末期受到驅趕或運輸、突然改變日糧、噪聲、難產等使母豬產生應激,垂體後葉分泌催產素受阻,導致母豬奶水不足。

由於環境或者疾病的原因導致採食量下降,就沒有足夠的有效營養成分轉化成乳汁,就會導致少乳或無乳;配種年齡過早,乳腺沒有發育完全,或者是年齡大了,生產機能減退,也會導致奶水不足;母豬產圈不清潔,使母豬感染乳房炎,或是感染了各種細菌,嚴重抑制動物體產生催乳素,導致母豬無乳或少乳;還有一種原因就是有些外種母豬會出現莫各其妙的無乳或少乳,或者遺傳基因也會,苦奶汁也會造成無乳。

多種因素導致母豬奶水不足,養豬人如何應對?

那麼,母豬無乳或乳少該如何防治呢?

要提供優質、配比平衡的母豬料,為母豬提供充足的營養,特別是懷孕後期,要保證乳腺的良好發育,才能轉化更多的乳汁。母豬孕期、臨產和生產中要避免受到驚擾,產生應激,造成不必要的傷害。夏天要做好降溫措施,提高母豬抵抗力,少生病。

母豬舍保持良好的環境衛生,避免引發母豬乳房炎,發生乳房炎後可肌注青鏈黴素治療,局部擦拭魚石脂軟膏。當乳房膿腫成熟後,儘快縱行切開排膿,然後用3%雙氧水及0.1%新潔爾滅溶液沖洗,然後用紗條引流,待膿汁減少後再敷消炎粉或其它抗生素。

多種因素導致母豬奶水不足,養豬人如何應對?

如果未完全預防,後期出現奶水不足,可催奶,用藥物或者按摩乳房法,產後1-2天,用30-40℃溫水浸泡抹布,按摩乳房兩側。如依然不奏效,要採取仔豬早期斷奶,改用小豬奶媽機,保證仔豬的成活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