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台灣中正迎春大拍精品推薦:宋元星月版與開元通寶組合

2018臺灣中正迎春大拍精品推薦:宋元星月版與開元通寶組合

名稱:宋元星月版與開元通寶組合

規格:總重:14g

類別:錢幣

2018臺灣中正迎春大拍精品推薦:宋元星月版與開元通寶組合


中國古錢幣源遠流長,品種紛繁,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的瑰寶,具有很高的收藏與投資價值。幾千年來中國的貨幣文化,凝聚著中華民族的智慧與才能,創造出自成體系、光彩奪目、獨具特色的東方貨幣文化。千百年來,古錢幣歷經滄桑,存世數量越來越少,投資價值日益升高,近十年來,古錢幣市場行情一路走高,特別是一些中高端古錢幣十分搶手,至2009 年,已經出現十分驚人的漲幅。

開元通寶:

2018臺灣中正迎春大拍精品推薦:宋元星月版與開元通寶組合


開元通寶,亦稱開通元寶,是唐代正式發行的第一種貨幣,也是發行量最大,沿用時間最長的貨幣。由於其質量合理,通貨控制得當,錢幣做工比較精美,故深受百姓喜愛。其錢文由初唐四大書法家之一歐陽詢所書。值得一提的是後世錢幣通寶一詞,即是開元通寶之肇始。《舊唐書·食貨志上》記載:“武德四年七月,廢五銖錢,行開元通寶錢。開元錢之文,為給事中歐陽詢制詞及書,文字莊重、雋秀、挺拔,時稱其工。其字在篆隸之間,其詞先上後下,次右左讀之。自上及右迴環讀之,其義亦通,流俗謂之開通元寶錢。”

2018臺灣中正迎春大拍精品推薦:宋元星月版與開元通寶組合


同時,開元通寶也是中國度量衡改為十進制的關鍵。當時一兩重二十四銖,這對於錢幣換算極為不便。開元通寶錢每文重二銖四絫,十文剛好二十四銖即為一兩。這種換算一直延續至晚清,一枚庫平一錢與一枚標準的開元通寶重量相等,甚至影響了後世將近1300餘年。開元通寶“形”延續了自秦以來的方孔圓錢,“制”基本延續了漢以來的五銖錢重。(五銖錢的重量是十分科學的,任何朝代的小平錢只要偏離了五銖錢的重量均會出現問題)標準的開元通寶與標準的五銖錢重量相差無幾,這注定了開元通寶也將成為一種成功的貨幣體系。因此開元通寶被稱為我國貨幣史上三大錢系之一。

2018臺灣中正迎春大拍精品推薦:宋元星月版與開元通寶組合


圖中的錢幣現為近日徵集的藏品:開元通寶錢幣呈圓形,中間有方孔。正面鑄刻“開元通寶”四字,所有字體均刻畫工整清晰,錢幣背面素無紋飾,有極高的收藏價值與文化價值,品相較佳。開元通寶已經成為大五帝錢的一部分,具有辟邪,旺財的功效。

宋元通寶:

北宋建國,始鑄宋元。乾德元年(963),平荊南、湖南。乾德三年(965),滅後蜀。開寶四年(971),平南漢。開寶八年(975),滅南唐。宋元作為流通貨幣,支持戰爭的龐大軍費開支,見證了宋初掃臥榻之側、軍事上的方興未艾,同時也成為五代以來第一個全國統一流通的貨幣。

2018臺灣中正迎春大拍精品推薦:宋元星月版與開元通寶組合


宋元通寶至六朝,宋元祖即位,鑄二銖錢,形式轉細。官錢每出,民間即模效私鑄,而大小厚薄皆不及。太宗明帝景和元年春,鑄二銖錢。民益私鑄之,由是千錢長不盈三寸,謂之鵝眼錢。劣於此者謂之綖環,貫之以縷,入水不沉,隨手破碎,市井不欲流行,數十萬錢不盈一掬。十一月乃罷二銖錢,禁鵝眼、綖環等錢,餘皆用之。

該宋元通寶錢身外周突出,有重輪,穿郭勻稱規整,銅色略深,包漿自然。錢文“宋元通寶”四字字體清晰,書法精湛,氣韻貫通,背穿上有一個圓點,佈局協調合理,極為美觀。

2018臺灣中正迎春大拍精品推薦:宋元星月版與開元通寶組合


此枚錢幣因空氣中氧化作用,表面有一層包漿,呈銅色。藏品鏽色包漿均極自然,毫無酸浸土埋、人工作舊的生硬之感。若擲於地上,聲音暗啞低沉。此幣鑄時短、鑄量少,目前存世較為少見,是十分難得的古銅幣。

2018臺灣中正迎春大拍精品推薦:宋元星月版與開元通寶組合


宋元通寶始鑄於宋太祖趙匡胤建隆元年(960),為大宋開國錢。錢式沿襲“周元通寶”成規,錢文仿八分書,形制仿周元通寶。有銅、鐵兩種,背面有星、月紋等。宋元通寶作為北宋的開國錢,見證了宋初底定南方割據,形式上統一全國的豐功偉業,具有深遠的收藏意義。

溫馨說明:

1.加強真品、贗品鑑定知識傳播,提醒廣大藏家理性收藏,儘可能遠離贗品、多藏真品!

2.反對對藝術品市場的利益壟斷,反對抹黑民藏,努力推動民藏健康發展!

3.加強文物保護正能量傳播,呼籲全社會重視並切實加強文物保護,留住中華民族的基因血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