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新加坡伯明罕收官拍賣重磅推薦:大明成化雞缸杯

2018年新加坡伯明翰收官拍賣重磅推薦:大明成化雞缸杯

名稱:大明成化雞缸杯

規格:口徑:8.1cm/底徑:3.8cm/通高:3.9cm

類別:瓷器

2018年新加坡伯明翰收官拍賣重磅推薦:大明成化雞缸杯

成化鬥彩雞缸杯,世界陶瓷史上最為聲名顯赫的宮廷瓷器,明清兩代無數文人顯貴、帝王將相對它趨之若鶩,讚譽無數,不單只是雞缸杯,在離成化不遠的萬曆年間就已經有“成窯酒杯,每對至博銀百金”的說法,其受人追捧程度可見一斑。《陶說》載:“成窯以五彩為最,酒杯以雞缸為最,神宗時尚食御前,成杯一雙,值錢十萬。”乾隆皇帝也曾賦詩云:“朱明去此弗甚遙,宣成雅具時猶見。寒芒秀採總稱珍,就中雞缸最為冠。”近世,雞缸杯的現身也總能引起轟動。2014年香港蘇富比春拍,一隻傳承有序、品相完美的成化鬥彩雞缸杯就以2.8 億港幣的高價成交,由上海收藏家劉益謙拍得,震動市場,一時婦孺皆知。小小的杯子為何能拍出如此天價?大家議論紛紛,無非三點:“存世稀少、品相完美、流傳有序。”但雞缸杯的意義卻遠不止於此。成化一朝的瓷器藝術歷來為世人所重視,其上承永宣之瑰麗,下開嘉萬之清逸,對清代瓷器的燒造更是影響深遠,稱之為明清瓷桂冠上的珍寶也一點不為過。元代以降,景德鎮就逐漸成為中國製瓷業的中心,《浮樑縣志》記載了當時“匠從八方來,器成天下走”的盛況,明洪武二年,官方在景德鎮設立御窯廠,勻染上皇家色彩,景德鎮制瓷業更是走向輝煌,在永樂、宣德到成化這一時期,形成了中國瓷器製造史上的一個巔峰。

先來看看一四年香港蘇富比為成化鬥彩雞缸杯所做的描述:

2018年新加坡伯明翰收官拍賣重磅推薦:大明成化雞缸杯

“小盃上寬下歛,斜壁含蓄,敞口圓轉,臥足雅緻。瓷胎雪白細膩,釉料均淨瑩亮,薄如卵幕,潤若瓊玉。外壁淡勾青花,以黃、深淺草綠、礬紅二種等敷色填廓,通繪子母雞圖。一面見公雞紅冠綠尾,昂首高鳴,一母率三雛緊隨其後,覓食於野地,牝雞羽翅樸色,凝神啄食,幼雛玩耍,一稚振羽立母背上。另一面雌雞覓得紅翅昆蟲,雄雞回望,幼雛追看,左方另有小雞一雙,草叢前後捉迷藏。兩面間飾淺黃萱草、艷紅月桂,枝葉茂密,皆自青花壽石而出,發色淡雅恬靜,淺青柔綠甚相宜。底署成化六字雙行雙方框款。釉聚臥足,藍款略濛朧。”

2018年新加坡伯明翰收官拍賣重磅推薦:大明成化雞缸杯

極為濃縮的語句精確評述了雞缸杯的特點 。包括本次徵集的大明成化雞缸杯,杯身上寬下窄猶如缸狀,口沿微微外撇,壁部線條柔美,臥足合心,釉汁溫潤瑩亮。外壁紋飾以青花淺鉤邊,彩料填色,通繪山石草木與子母雞圖,雄雞昂首信步,牝雞低頭覓食,周身三隻雛雞緊緊跟隨,青石紅花,綠葉蔓枝,一派安逸祥和的田園風光,極富生活情趣 。底心青花雙方欄內楷書“大明成化年制”雙行六字款。這種表達天倫之樂的自然圖景少了一份皇室的威嚴卻充滿了世俗風情,在皇家用瓷題材上可謂極其罕見,開後世情巧瓷器之濫觴,包括杯身有九處明顯的奼紫,並且製造泥料現代已經枯萎,現代無法仿製,極具收藏價值。

2018年新加坡伯明翰收官拍賣重磅推薦:大明成化雞缸杯

自從劉益謙先生從香港拍得雞缸杯之後,他的龍美術館也因為雞缸杯它的巨大價值跟歷史文化,給劉益謙先生的龍美術館帶來了非常大的經濟利益。目前我們所瞭解到的「成化鬥彩雞缸杯」一共有十八隻。別看一共有十八隻之多,刨除館藏及各大基金會的永久收藏,這十八隻雞缸杯中可以在市面上流通的應該只有三隻左右!所以成化鬥彩雞缸杯並不是有錢就可以買到的,是天時、地利、財力三者功德圓滿才能機緣巧合地擁有這個稀世珍寶。

溫馨說明:

1.加強真品、贗品鑑定知識傳播,提醒廣大藏家理性收藏,儘可能遠離贗品、多藏真品!

2.反對對藝術品市場的利益壟斷,反對抹黑民藏,努力推動民藏健康發展!

3.加強文物保護正能量傳播,呼籲全社會重視並切實加強文物保護,留住中華民族的基因血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