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予作品時代精神——陶瓷藝術大師蘇明民

賦予作品時代精神——陶瓷藝術大師蘇明民

賦予作品時代精神是每個陶瓷藝術家的責任和擔當,一件好的藝術作品,首先要反映時代精神,具有深刻的思想內涵。

認識當代陶瓷藝術大師蘇明民和她的作品後,我深刻體會到:每一個時期的藝術感悟皆不同,一個陶瓷藝術家應用自身的心靈去感悟而不是客觀地去創作遊離於自我精神層面之外的物品。

賦予作品時代精神——陶瓷藝術大師蘇明民

蘇明民,當代著名青年陶瓷藝術家,1983年出生於瓷都德化一陶瓷世家,現為中國福建省陶瓷行業協會理事、國家一級瓷雕大師、福建省工藝美術大師、福建省工藝美術學會理事、 高級陶藝技師、德瓷藝術館藝術總監;師承中國工藝美術大師蘇清河、中國陶瓷藝術大師蘇獻忠、福建省工藝美術大師蘇友德,精通陶瓷生產的全面技術,專長於傳統陶瓷人物雕塑創作設計。

賦予作品時代精神——陶瓷藝術大師蘇明民

時代的智慧——紫砂壺

紫砂藝術,這中華文明璀璨的文化,她有大海那樣的胸懷,包容博大、繼往開來。蘇明民曾學習專研紫砂藝術,並在紫砂藝術領域有非凡的成就。她的紫砂壺和諸多大師、巨匠的相比,也許是滄海一粟,但是她為一把紫砂壺,遠赴他鄉、不辭辛苦,從一無所知到成為紫砂手藝傳承人,這種追求藝術堅持不懈、鍥而不捨的精神,就是當代藝術家應具備的時代精神。

賦予作品時代精神——陶瓷藝術大師蘇明民

蘇明民告訴記者:“藝術並不是盲目描摹客觀自然的物體,特別是在當下,因為攝影技術、網絡手段已經逐漸滲入並改變人們審美視覺的時代,藝術家更應該遵從本心,用作品來抒懷自身的內心世界。”

蘇明民的紫砂壺作品的創作是基於現實生活的時代背景,不隨波逐流,不一味追求風靡一時的市場利益,而是通過創作不斷地去演 繹一個藝術追求者精神狀態的思考。

賦予作品時代精神——陶瓷藝術大師蘇明民

時代的精神——瓷雕

還原瓷文化的思考是當代陶瓷藝術家的責任與擔當。蘇明民,雖然在紫砂藝術取得卓越成就,但是始終覺得有所遺憾。中國工藝美術大師蘇清河是蘇明民的伯父更是恩師,他將一生貢獻給瓷雕事業,堅定執著的藝術信念,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這個時代的精神財富。這讓蘇明民時刻鞭策著自己,以傳承上一輩人的傳統瓷雕技藝為己任,弘揚匠心精神和傳統文化。

賦予作品時代精神——陶瓷藝術大師蘇明民

於是蘇明民重新回到熟悉的瓷雕藝術領域,在恩師蘇獻忠和蘇友德大師的悉心教誨下,瓷雕技藝突飛猛進。她還走訪德化國家級、省級藝術大師,和陶瓷新秀,學院派藝術家,在學習傳統瓷雕技藝過程中融入現代審美藝術,結合自己創新思維,從工藝、器型、素材與時代背景綜合,成就獨特藝術風格,使作品迅速脫穎而出,多次在國內外大賽中獲得重要獎項。

賦予作品時代精神——陶瓷藝術大師蘇明民

2011年 3月《披坐觀音》獲第七屆天津國際藝術精品博覽會工藝精品博覽會工藝美術銀獎;

2012年10月《送子 觀音》獲第十三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作品國際精品博覽會百苑杯工藝美術金獎;

2013年11月《渡海達摩》獲第十五屆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金品博覽會金獎;

2013年10月《坐石觀音》獲杭州工藝美術精品博覽會金獎;

2014年 3月《立蓮觀音》獲中國北京國際禮品展覽會金獎;

2015年 5月《智慧觀音》獲莆田百花獎金獎;

2015年 6月《思》獲福建省工藝美術創新杯銀獎。

賦予作品時代精神——陶瓷藝術大師蘇明民

傳承和發揚優秀傳統文化,是每個藝術家義不容辭的社會責任,不斷創新,準確把握優秀傳統文化的時代價值,在現代科技迅猛發展的時代背景下,凝聚成強大精神紐帶,是每個藝術家的時代擔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