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專家眼中的AI+5G:一劑打通智能網絡與智慧應用的良方

中國質量新聞網(通訊員 張雪)8月23日,5G網絡技術研討會在北京正式開幕,來自三大運營商和主流設備商的多位專家參加了此次研討會,並發表了對當下5G技術的看法。其中來自中國聯通雄安分公司的副總經理李福昌闡述了5G與AI技術結合帶來的行業大勢,引起了業界的關注。

通信專家眼中的AI+5G:一劑打通智能網絡與智慧應用的良方

在他看來,無線通信的發展進入了萬物互聯時代,海量數據為人工智能研究應用提供了很好的數據支撐,如果把5G和人工智能這兩個技術結合在一起,用一句話展示場景便是泛在連接驅動泛在智能。

如今5G的概念越來越清晰,從用戶角度來講,5G將帶來超出想象的體驗速率,像無人駕駛、遠程醫療等場景將成為現實。從行業來講,5G將帶來超強的連接能力,數據顯示5G支持每平方公里100萬連接,通過這個連接能力增強實現滿足萬物互聯的連接需求。

而對運營商來講,5G與AI結合帶來的改變主要有兩方面,一方面通過AI技術能夠做到網絡管理智能化,另一方面是服務智能化,特別是基於5G的三大應用場景,提供智慧城市管理、智能工廠、智慧農業、智慧醫療、智慧教育、自動駕駛等新業態。

資料顯示,廣義的人工智能是指研究開發用於模擬、延伸和擴展人的智能的理論方法技術及應用系統的新的技術科學,從架構來說,主要有算法、計算和數據三大要素。

其中,在算法方面,目前已經進入了深度學習的時代;在計算方面,相關的人工智能方式也從過去的佔用芯片到今天的智能處理GPU這樣的模式發展;從數據來說,移動通信的發展進入了萬物互聯的時代,海量數據為人工智能的研究和應用提供了很好的數據支撐和基礎。

所以,這就解釋了為何把5G和人工智能這兩個技術結合,可以用處不在的連接產生泛在和無處不在的智能應用來概括。

據介紹,到2020年,全球將有200-300億的連接,2025年800-1000億的連接,泛在連接產生的泛在智能應用,包括AR/VR無人機,智能製造、智慧交通、智慧家庭、智慧醫療等等。

此外,在雲上來看,人工智能的意義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對內智能運營,對外就是智能服務提供人力,

智能運營方面,智能化的網絡運營能力將成為5G時代電信運營商的剛需,智能服務方面,人工智能已經不再是紙上談兵,更多的是注重正式場景的應用,並在一些智能運維、智能客服等等領域有很大的應用場景。

特別需要提到的是,在智能客服方面,國內三大運營商都做了很多應用,現在打客戶電話,至少有10%,20%都採用人工智能的應用,包括通過語音識別,NRP等等提高效率讓客戶滿意。

在智能運營,主要是實現架構協議站點運維的全面簡化,推動網絡全市民週期的智能化。比如,大規模天線運維。通過AI技術進行網絡熱點的識別,預測智能化的部署,和端到端的優化,另外可以做一些故障的預測,或者為網絡自動化和智能化提供安全保障。

此外,在自動駕駛方面,自動駕駛就是從有車以來一直是人們的夢想,但是到目前為止,這個自動駕駛更多的是由夢想慢慢變為現實的狀態。

從目前的基礎體系來看,也兩大陣營,一個是單機版的智能化的應用,以百度為代表,第二個是車聯網應用場景,從整個產業鏈情況來看,可以發現2017年進行24版本的一個節,2018年進行的是產品成熟和基礎驗證,在2019年將進行市場應用的水平。

如此可見,在5G和AI的結合下,業界能夠提供網絡層和應用層的多種智能化服務應用,從而貢獻於社會和民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