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藥丸」:太平洋戰場上的特設航母,薄如蟬翼、慢如蝸牛!

在1922年簽訂的《華盛頓海軍條約》中,限定英國、日本、法國、意大利五國新建造的航空母艦,每艘排水量不能超過23000噸。日本所能擁有的航空母艦的總噸位被限制在83000噸以下。當時簽約各國為了維護自身的海洋霸權,或多或少的採取了一些陽奉陰違的策略。舊日本海軍在《華盛頓條約》的限制下,採取一些可迅速增加航空母艦數量的方法。這其中的一部分,便是利用民船或商船進行改裝,被稱為“特設艦”。日本聯合艦隊在“二戰”期間擁有的大量經過改裝或改造過的航空母艦便是這些伎倆下的產物。

日本“藥丸”:太平洋戰場上的特設航母,薄如蟬翼、慢如蝸牛!

1937年,日本開始瘋狂的建造航空母艦,這年12月航母翔鶴號鋪設龍骨,次年瑞鶴號動工。同時,日本軍方以投資的方式參與商船的設計建造,戰時大量徵用這些商船,進行改裝服役以增強其海軍力量。日本開始為戰爭儲備“航母預備艦”,鼓勵民間航運公司建造能夠改裝為航母的大型輪船,排水量6000噸以上、航速19節以上的客輪、油輪、貨輪,給予一定撥款資助。例如在1940年東京奧運會之前,日本郵政省決定建造2艘大型豪華郵輪,日本軍方提供了60%的補助經費,但要求這2艘郵輪必須達到船長210米、寬25米以上的規格,而且航速要在24節以上,排水量27000噸,並可在3個月之內改裝為航空母艦。

日本“藥丸”:太平洋戰場上的特設航母,薄如蟬翼、慢如蝸牛!

1939年出現的祥鳳、瑞鳳、龍鳳等航母都是在原有大型艦船基礎上改造完成的。而大鷹、雲鷹、衝鷹、集鷹、飛鷹、神鷹和海鷹等航母,則是由民用船隻改造成的航空母艦。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前,日本已經建造、改建,以及確定建造、改造的航母及航母預備艦達20艘之多。1941年12月,日本用6艘航空母艦上的艦載機偷襲了美國在瓦胡島上的珍珠港,幾乎使美太平洋艦隊全軍覆沒。在中途島海戰中,美國海軍一舉擊沉日本4艘大型航空母艦,終於出了珍珠港慘敗這口惡氣。

日本“藥丸”:太平洋戰場上的特設航母,薄如蟬翼、慢如蝸牛!

1940年,日本海軍急速擴充時,春日丸號郵輪即被日本軍方徵用,當時該船的建造工程已經完成約30%。1941年5月,該艦轉移到佐世保海軍造船廠改造,僅四個月之後的9月份便完工並編入第五航空戰隊,稍後改編入第四航空戰隊。測試排水量為20000噸、航速21.1節、續航力8500海里,飛行甲板長172米、寬23.5米,官兵747名。1942年8月更名為大鷹號。

日本“藥丸”:太平洋戰場上的特設航母,薄如蟬翼、慢如蝸牛!

日本“藥丸”:太平洋戰場上的特設航母,薄如蟬翼、慢如蝸牛!

神鷹號也是一艘由商船改裝而來的航空母艦。但比較特比的是,它的前身是一艘德國商船沙恩霍斯特號,排水量18000噸。開戰後滯留於神戶港內,被日本海軍購買,1942年9月進行航母改裝,1944年春季完工,載機數量達到33架。

“海鷹”號的前身是日本大阪航運公司的“阿根廷丸”號客輪,排水量12500噸,中途島戰役後,1942年12月由三萎長崎船廠改裝,換裝了驅逐艦使用的52000馬力汽輪機。

隼鷹級航空母艦是改裝性能最好的,包括隼鷹號和飛鷹號,整體性能不亞於正規航空母艦,他們的服役背景與大鷹級類似。第一艘下水的僵原丸號於1939年3月開工,第二艘出雲丸號則於同年11月30日開工。1940年,郵輪的建造工作尚未完成,即被決定改造為航空母艦並由軍方收購。

日本“藥丸”:太平洋戰場上的特設航母,薄如蟬翼、慢如蝸牛!

隼鷹級的改造工程在高度保密的情況下進行,僵原丸號在1942年5月初完工,7月中旬更名為隼鷹號。出雲丸號則在同年7月完工,命名為飛鷹號。測試排水量均為27500噸、水線長215.3米、寬126.7米,飛行甲板長210.3米、寬27.3米,航速25.5節,續航力12251海里,可搭載飛機53架、官兵1187名。雖然該級艦由郵輪改造而來,內部有許多木製裝潢間隔必須予以拆除以防火災發生,但整體性能卻足以與正規設計建造的航母飛龍號相抗衡。

在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全世界各國共建造了194艘航空母艦,其中有42艘被擊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