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5年後,是什麼拉開了你和別人之間的差距


畢業5年後,是什麼拉開了你和別人之間的差距


有一位小夥伴問我:“薇安姐,我覺得我的學習能力很差,比如看書很慢、怎麼也抓不到重點,你有什麼好的方法嗎?”


還有一位讀者在後臺給我留言:“我工作發展得不好,想辭職去考個全職研究生,這樣未來是不是更有利於就業?”


我發現很多人都有類似的問題,對自己學習能力不滿意,覺得吸收知識很慢,反射弧特別長;或者認為學歷不夠高,是影響自己事業發展的關鍵因素。


人們總是很羨慕那些一年讀上百本書的學霸,佩服那些高材生。一言蔽之,認為學習好的人,人生就會順利很多。


如果你問我,學習能力重不重要?我的答案是肯定的。

但是學習能力並不是單純地指學歷或者課堂學習,這是一種綜合實力的體現。


畢業5年後,是什麼拉開了你和別人之間的差距


01


由於工作的需要,我結識了很多優秀的人。他們不一定是高學歷的人,但是通過超強的學習能力,都在事業上取得了不凡的成就。


認識的幾位自媒體界很出名的朋友,一位是中專畢業,另一位是大專,還有一位畢業於二本。如此學歷,怎麼說都不值得驕傲,但這毫不妨礙他們的成功。


比起同齡人的收入和事業上所獲得的成績,這幾位自媒體的朋友,可以說是一騎絕塵。


另一位朋友,他雖然是研究生畢業,但是當年他考研究生的時候,所有人都不看好,因為他學得太渣了,大家認為他絕對考不上。而他靠著死磕,硬是考上了研究生。


畢業後,他沒有從事和自己專業相關的職業,而是選擇了創業。現在公司發展迅猛,正處於上市前夕。


有一次我帶著幾位老外去參觀他的公司,他一句英語也說不出。我笑話他說,“你不是高材生嘛?”他摸著腦袋說:“讀書時就沒認真學過。”


他在事業上取得成功的關鍵,不是他在學校裡學到了什麼,而是他在畢業之後還一直保持了對目標“死磕”的學習能力。


事實上,這幾年我認識的成功人士,他們取得的成就,無一不是在“社會”這所大學裡所獲得。


畢業5年後,是什麼拉開了你和別人之間的差距


02


我是一個學習能力很強的人,這一點我也是從我前任老闆口中得知的。


幾年前,她想啟動一個新項目,於是從外面招了一些專家進來,結果專家都水土不服,堅持沒幾個月就先後撤退了。


後來她轉念從內部選拔,選了我來做項目負責人,我成為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我沒有讓她失望。等我把業務做到蒸蒸日上之後,有一天她不無得意地對我說:“你知道我為什麼選你嗎?因為你是我見過的學習能力最強的人。”


那一次,我才知道,我竟然PK掉一眾高材生,一舉拿下學習能力最強標籤。


事實上,我高考失利,又由於對專業沒有興趣,忙著打工賺錢,大學幾年裡,我虛度了不少時光。也因此,不少同學一畢業就成為大公司的管培生,而我卻沒有那麼多選擇。


但是我並沒有因此而氣餒。工作十多年來,我靠自己的努力,從小公司跳槽去了外企,然後短短几年就做到了高管的位置。


我的幾次跳槽,每一次,都跨了行業,跨了專業。


俗話說,隔行如隔山。去到一個新領域,專業和產品全都是陌生的,而客戶和人脈更是兩眼一抹黑。如果不能讓自己儘快熟悉,就會陷入到被人排擠的被動局面。


每一次,都不出意外地,受到了懷疑的眼光和背後的非議。


但是每一次,我都只用了很短的時間適應新環境,然後,迅速崛起。


這也是前任老闆認為我學習能力很強的原因。全公司沒人懂這個業務,沒關係,她相信我能很快學會;犯錯了,沒關係,她相信我能從錯誤中學習成長;被人diss,沒關係,她相信我會用事實證明,誰對誰錯。


這些年來,縱觀身邊所有成功和失敗的例子,我幾乎可以得出一個結論:真正的學習能力,雖然和經驗、學歷有一定關係,但是最重要的因素,是你如何在實踐中不斷成長。


如何能讓學習真正為自己所用,接下來我分享三個建議。


畢業5年後,是什麼拉開了你和別人之間的差距


03


▌首先,關於知識和技能的習得,請記住721定律。


有人統計過,掌握一門技巧,70%是來自行動中的領悟,20%來自於在做的過程中,別人對你的指導。10%的體會來自課堂或者書本。


我的一個朋友,在投資領域很出名,過去幾年他獲得了近700%的投資回報率,身價超過10億。但是,在這之前,他是從事市場營銷的,和投資並沒有什麼關係。


我問他:“你並非學投資出身,怎麼投資這麼厲害?”


他說:“我之前也沒有專門學過。我只是去做了,然後取得了成功,之後才潛心鑽研,不斷複製成功經驗,過程就是這樣。”


所以,實踐中學習,是掌握知識和技能最有效的方式。


你一定有過這樣的體會,買了一堆的課,聽的時候覺得很好,可惜,聽完就忘了。買了一本書,看的時候覺得受益匪淺,然後呢,就沒有然後了。


為什麼?因為你沒有輸出,缺乏實踐。這是最根本的原因。


我同學想開公眾號,於是去學寫作,寫作課報了不少,但是1年多了過去了,公眾號還是沒開始。問她,還在等什麼?她回答說,我覺得我的寫作水平還是不行。


我看她的公眾號是開不了了,不去行動怎麼能得到真正的提高?


所以,如果你真的想真正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除了課堂、書本、他人指導的輸入過程,請不要忘記最重要的環節:輸出和實踐。


陸游在《冬夜讀書示子隸》中就寫過: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如果想要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必須要親自實踐才行。


▌其次,學習要有目的性。這比盲目學習和堅持更有意義。


很多人都說,學習很痛苦,得咬牙堅持。


通常,持有這種觀點的人,我個人認為他們都學不好。


你不妨回憶一下,那些你做起來很有意義的事,是不是堅持起來更簡單,你也更能做得好?而那些讓你覺得艱辛的事,往往都堅持不下去?


成年人的學習,要賦予它一個意義。也就是你學會了,對你的人生有什麼幫助。


你再不能像讀書時期那樣,為了考大學,為了考試通過而學習,為了學而學。


在做一件事之前,如果你能想清楚,這件事對你而言有重要的意義,你就具有堅持和努力的驅動力。


我做自媒體,都是利用業餘時間來做。白天上班已經夠忙夠累的了,晚上回家還要照顧孩子,等孩子睡了,才用寶貴的時間來寫文章。


家人半夜起床常看我書房夜燈長明,總勸我不要太累。但是我卻並不覺得有多苦,我也不認為我在苦苦支撐。


因為我在打造自己的斜槓力,而且能用文字和教學正面影響到很多人,對我而言這是一件特別有價值的事。


正是因為我賦予了它非同凡響的意義,所以我去學習如何寫作,如何運營自媒體,而堅持對我而言,也是水到渠成的事。


再比如,很多人學習演講,可以讓自己充滿自信的表達,再也不會在眾人面前出醜,能夠成功地影響到更多人,從而讓職場和事業發展的更好。當帶著這樣明確的目的去學習,你就能學得更用心,學得更好。


所以,不要為了學而學,而是為了一個明確的目的而學。當你賦予它一個意義時候,你學起來就會動力十足。


畢業5年後,是什麼拉開了你和別人之間的差距


▌最後,掌握技能最快的方法就是刻意模仿。


我過往的幾次躍遷,都和跨界相關。跨界到通訊領域,實現了我的職場飛躍;跨界到電商領域,讓我成為市場熱門人才;跨界到自媒體領域,我得以成功打造斜槓力。


但是,不得不說,每個新領域的初期階段,都是異常艱難的。


從不熟悉到熟悉,需要經歷一個非常笨拙的過程。而這段艱難時光,因為屢受挫折,找不到突破口,有時真的會摧毀自信心,導致半途而廢。


這個時候,有沒有學習能力,帶來的結果就有天壤之別。


很多人採用的,也是最不可取的一種做法,就是閉門造車,焦頭爛額地埋頭苦思冥想。一邊孤立無援,一邊焦慮到夜不能寐。


這樣做只能陷入死衚衕。


正確的做法應該是,你不能盯著問題看,你得去找到解決問題的鑰匙。

那麼去哪裡找?


答案是這八個字:接近標杆,借鑑模仿。


我做新項目的時候,大家都不知道怎麼做。可是目標壓了過來,公司高層每個月都要看到結果,壓根沒有喘氣的機會,這時怎麼辦呢?


於是我走了出去,去拜訪客戶瞭解情況。然後請客戶介紹市場上做得最好的品牌以及聯繫人。


我找到這些優秀的先行者,登門向他們虛心請教。一開始笨拙地模仿他們成功的方法,等熟練掌握後,再不斷更新迭代自己的經驗。


不出3個月,我就熟練上手。


做自媒體我也採用了同樣的方法。當自己摸索陷入瓶頸時,我就去參加培訓,混同類圈子。找到那些做到好的同行,向他們請教,跟著他們學習。


不會寫文章?我把火爆的文章找過來,一個個進行拆解,找到他們寫文章的方法,然後刻意模仿,直到掌握了規律。


不懂就去問,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學習,沒有低不下的頭,彎不下的腰。


去混行業圈子,接近業界優秀的人,然後虛心請教,研究並借鑑別人成功的經驗,發現規律,然後迭代成自己的做法


最怕自己不成功,還看不上別人的做法。這才是無知者無畏的做法。


畢業5年後,是什麼拉開了你和別人之間的差距


04


學歷是事業起步的敲門磚,學習能力才是終生的核心競爭力


社會是一所最好的大學,作為這所大學的一名學生,你的任務就是終生學習:從書本學,向他人學,在做中學。


當你養成了通過學習能力來解鎖問題的習慣後,你就會渴望不斷接觸新事物,不斷升級自己的打怪能力,這也是拉開你和別人差距的關鍵原因。


而此時的學習,再也不是一項艱辛的任務,而是一種樂趣,一種在學習中成長的成就感。


正如美劇《Hero》中所說:學習能力強的人,在任何領域都會很強大。


- THE END -


想看更多原創成長乾貨,請關注: 薇安說


畢業5年後,是什麼拉開了你和別人之間的差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