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掌控石油命脈,中國壟斷世界稀土,都不如非洲國家一種資源!

“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這句話在近代各國發展中體現得淋漓盡致,尤其是那黑暗戰亂時期,有的國家為獲取更大利益,背信棄義事件層出不窮,事後又再次當作什麼事都沒有發生過,繼續合作。大家都知道,會導致戰亂的根本原因,就在於資源掠奪,這種“零成本”投入、高回報投資,深受帝國主義喜愛,畢竟不可再生資源是每個國家現代發展剛需,所以在現在和平時代,會有那麼多工業薄弱,卻非常富有的“資源”國家存在。

中東掌控石油命脈,中國壟斷世界稀土,都不如非洲國家一種資源!

中東地區會成為和平時代一個特例,至今仍處於無盡戰亂之中,綜合因素很多,但在筆者看來,至關重要的兩點,非宗教信仰衝突和能源爭奪莫屬。矛盾初始於宗教衝突,這種問題最不好界定誰對誰錯,所以即便是為維護世界和平而存在的聯合國,也難以做出公正判決。於是部分國家渾水摸魚,另闢蹊徑參與動亂,謀取中東地區地下埋葬著的寶藏——石油。自此戰爭如同永動機,不斷在掌握著各國石油命脈的中東地區肆虐,比自然災害殘酷得多。

中東掌控石油命脈,中國壟斷世界稀土,都不如非洲國家一種資源!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中國古人此話完美詮釋出中東國家現處境。據悉,中東地區已探明石油儲量,佔比全世界的61.5%,稱其掌控著各國石油命脈不過分,只不過由於加拿大,俄羅斯等擁有大量石油的國家存在,在這一領域不能形成統治力。反觀中國稀土,最高峰時儲量超過全球佔比70%以上,產量更是達到恐怖的80%數值,在稀土資源進出口領域,相當於具備絕對統治力,說是壟斷世界稀土,一點也不誇大。

中東掌控石油命脈,中國壟斷世界稀土,都不如非洲國家一種資源!

對比於石油作用的普及程度,稀土是什麼?有什麼用?等價值普及度較低。稀土價值最早是在18世紀90年代末,被芬蘭一位化學家發現,“稀土”二字是對化學週期表中十七種金屬元素的總稱。稀土分為很多種類,這個咱們暫且不表,大家只要知道此類資源應用範圍廣泛就行,最常見領域有軍事,冶金工業,石油化工,玻璃陶瓷,農業等方面,尤其是各國最注重的軍事方面,稀土表現優秀,可大幅度提升坦克,飛機,導彈等武器原材料戰術性能。

中東掌控石油命脈,中國壟斷世界稀土,都不如非洲國家一種資源!

然而隨著世界科技技術進步,科學家們又發現一種戰略價值更高的資源——鈷,中東石油和中國稀土在實用性方面,不一定不如它,但在資源掌控,壟斷強度上卻不如剛果民主共和國。世界上有兩個名叫“剛果”的國家,各國為方便區分,將一個稱為“剛果金”,一個稱為“剛果布”,它們由歷史上的剛果王國演變而來。佔據全世界絕大部分鈷資源的國家是剛果金,所屬於非洲中部的一個國家。

中東掌控石油命脈,中國壟斷世界稀土,都不如非洲國家一種資源!

以目前科技力量來講,鈷是所有國家生產高性能鋰電池不可或缺的元素,也就是說,現今世上最普及的電子產品,幾乎都離不開鈷元素!所幸我國與剛果金外交關係良好,在該國不具備自主開採鈷的情況下,國內眾多企業與剛果金各地政府達成合作關係,從而使國家不用顧慮鈷元素進口渠道問題。對於國家早先一步佈局,各位觀眾如何看待?歡迎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