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與創新」安徽論壇舉行

本報合肥10月9日電(記者戶華為、常河)由安徽省委宣傳部和光明日報社共同主辦的“改革與創新”安徽論壇9日在合肥舉行。來自安徽省委宣傳部、省委講師團、省社科院、省社科聯、安徽日報《思想週刊》共建基地等單位的負責同志及有關專家學者近100人參加會議。

安徽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虞愛華在致辭中表示,光明日報從誕生成長到壯大,一直與共和國同步,尤其在思想理論和文化界具有重大影響力,在改革開放40週年之際,光明日報社和安徽省委宣傳部共同主辦“改革與創新”安徽論壇,具有特殊的意義。我國的改革開放,思想起點是1978年光明日報刊發的《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一文及由此引發的大討論,實踐起點是1978年安徽小崗村的“大包乾”。“一文一村”交相輝映,為改革開放做了重要的思想與實踐準備。40年來,從小崗村到農村稅費改革,從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試點到編制週轉池改革,從林長制改革到生態補償機制的建立,從“放管服”改革到文化體制改革,安徽的改革事業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今後應該不移擔當之志,不停微改之步,不棄尺寸之功,不容虛晃之人,不斷推進和深化改革開放。

光明日報總編輯張政指出,改革開放是我們黨的歷史上一次偉大覺醒,正是這個偉大覺醒孕育了新時期從理論到實踐的偉大創造。實踐證明,改革開放不僅深刻改變了中國,也深刻影響了世界。1978年以來,光明日報既是改革開放偉大事業的忠實記錄者,也是改革開放偉大事業的積極推動者。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報發表《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一文,引發了一場波瀾壯闊的真理標準問題大討論,為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和改革開放做了重要的思想準備。安徽鳳陽小崗村作為中國農村改革的主要發源地,“大包乾”宛如“平地一聲驚雷”,打破束縛發展的舊體制,探索出責任明晰、簡單易行、科學有效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闖出中國農村改革新路。今天,我們紀念改革開放40週年,就是把改革開放的偉大事業不斷推向前進,讓改革開放成為我們的思想觀念,成為我們的精神狀態,成為我們的時代標識。光明日報將按照中央要求,圍繞轉型發展、融合發展進行全方位、廣覆蓋、多形式的探索和努力,以高度的思想自覺和擔當精神,深入學習宣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改革開放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

光明日報社記者部主任周立文、安徽省委改革辦協調處處長李德貴、安徽省委宣傳部理論處處長唐國富、合肥市包河區委書記葛銳、鳳陽縣小崗村第一書記李錦柱、安徽財經大學副校長馮德連、安徽大學副校長程雁雷、安徽日報理論部主任編輯程鐵軍等專家學者,圍繞“一文一村”與改革開放精神、安徽省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情況、黨的創新理論在安徽、深化社區治理改革、小崗村改革的歷程與啟示、融入長三角的安徽戰略、為改革創新提供法治保障、探索具有區域特色的科技創新之路等主題作了大會發言。

與會專家深入總結了改革開放40年來的豐富經驗,就當前如何做好改革開放再出發進行了研討。大家認為,今年既是改革開放40週年,又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深入研討“改革創新”、系統研究我國改革開放過程中形成的一整套理論,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對於把中國改革開放偉大實踐推向前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有重要意義,也是我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肩負的重大責任和崇高使命。

大家表示,安徽素有改革創新的優良傳統,敢想敢幹敢為天下先的小崗人創造性的改革實踐,推動了農村改革和經濟發展,具有劃時代的意義。近年來,安徽“爭當擊楫中流的改革先鋒”的一系列改革舉措譜寫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安徽篇章。與會專家學者強調,改革開放永無止境,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向全黨全國發出了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宣言書、動員令,表達了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推進改革開放的決心與信心。我們要充分認識全面深化改革的歷史必然性和重要性,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改革創新的系列重要論述,始終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不斷髮揚光大。

本次論壇由安徽日報報業集團承辦,安徽省委宣傳部副部長洪永平主持開幕式;安徽日報報業集團黨委書記、社長郭強,副總編輯計永超等參加會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