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系養蛙,大批網民進入「空巢青年」模式

昨天朋友問小易:“你有養蛙兒子嗎?”

無奈的回答:“連兔崽子都沒……”

佛系養蛙,大批網民進入“空巢青年”模式

  近期一隻來至日本的青蛙火了,誰也沒有想到今天我們會爭先恐後的在手機裡養一隻青蛙,每天期待它會在某地遇見某人看著另一種風景郵寄給你!一種父母在不遠游,遊必有方的視覺油然而生。

佛系養蛙,大批網民進入“空巢青年”模式

  整個遊戲操作十分簡單,你要做的就是記得每2、3個去收集三葉草給小蛙置備出門所需,剩下就是靜靜的看著:

◆蛙兒子看書

佛系養蛙,大批網民進入“空巢青年”模式

◆蛙兒子寫字

佛系養蛙,大批網民進入“空巢青年”模式

◆蛙兒子削木頭

佛系養蛙,大批網民進入“空巢青年”模式

◆蛙兒子吃飯

佛系養蛙,大批網民進入“空巢青年”模式

然後等著、想著、盼著

等著蛙兒子出去旅行

佛系養蛙,大批網民進入“空巢青年”模式

想著蛙兒子在看什麼樣的風景

佛系養蛙,大批網民進入“空巢青年”模式

盼著娃兒子回家

佛系養蛙,大批網民進入“空巢青年”模式

……

不知怎麼的這樣一隻不聞、不問、不攀

隨心而動的“佛系”青蛙就火了

其實雖然不知道怎麼就火了,但是小易卻看到了另一個故事:這隻小小的“佛系蛙”溫暖了誰?

對於出生在80末和90初的我們都是那隻孤獨的蛙兒子,小時候的自己——在家時獨自看書、吃飯、玩耍;現在的自己——獨在他鄉,認識不同的人;雖然時不時會有朋友的來訪,但時不時會有孤獨的感覺來襲。

  所以,我們能夠理解遊戲中的小青蛙,一聲不響地就獨自出遊,去見各式各樣的人,但我們也對原生家庭有更多眷戀,就像蛙兒子走到哪裡都會寄出明信片一樣,因為除了父母,我們幾乎沒有多少親人可供牽掛,無不映射出自己的影子。

  自己的角色卻變成了時刻關心孩子的娃媽媽,期待的孩子的苦與樂,遊戲雖不像其它養成類型有互動性,但卻從平凡中流露真情治癒到你了嗎?反正小易準備入坑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