潤物無聲 育人有形——寧強縣公安局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警營文化建設

近年來,寧強縣公安局堅持“4321”的工作思路,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到隊伍建設的一點一滴, 對內不斷改善環境、營造文明健康氛圍,對外注重輿論導向,打造良好隊伍形象,著力建設“書香警營、和諧警營、快樂警營”,在全局營造別具一格的文化氛圍,實現了警營文化正能量的倍增效應。2017年縣局被市公安局確定為全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從優待警先進單位,全省文化育警示範單位,全局年度目標責任考核穩居全市公安機關序列第一,省市4個現場會在我局召開,6省24個兄弟縣區公安機關來我局交流學習隊伍正規化建設工作,2017年我縣被省委確定為全市唯一一家平安建設示範縣,縣局被市公安局表彰為全市優秀公安局。

以“四大建設為指引,拓展警營文化內涵

一是陣地建設:在機關前院製作創省級文明城市宣傳欄,後院醒目處制定永久性標語“聽黨指揮,永遠跟黨走”,布建了習總書記“四句話十六個字”總要求主題牆面。辦公大樓、走廊、樓道懸掛廉政警句、勵志名言和山水攝影作品100餘幅,各樓層走廊擺放綠植,辦公室自主栽培花卉,院內種植紫竹、桂花等各類花卉100餘種,盆栽200餘盆。各基層單位對照《全國公安隊伍正規化建設示範單位創建標準》,大到區域設置,功能區劃分,小到茶杯、報架均實行定置化統一管理,擺放統一,整治有序,派出所面貌煥然一新。

二是公共關係建設從政工、指揮中心、紀檢監察抽調7名同志成立警察公共關係建設專班,組建“智慧警務”辦公室統管“三微一端”建設,局機關、各派出所已建公眾微信號23個,“寧強公安”微警務、政務微博粉絲突破17000人,工作彙報微視頻每半年一期,創辦《寧強公安手機報》半月刊,已發送55期,積極開展“向人民彙報”活動。在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中,策劃舉行講習近平故事暨《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一書贈閱儀式,央廣網,漢中天漢先鋒黨建網先後採用刊發。110宣傳、反恐處突演練在人民網、新華網、新浪網、鳳凰網均有報道。清明、五四、七一、八一等系列主題活動被西部法制報、漢中日報等多家報道。以母親節、重陽節、雷鋒紀念日為切入點,策劃製作【暖心發現】、【羌城警營】、“最美警察大家曬”隨手拍等系列精品欄目,其中春節“我的新節願望”、母親節“媽媽,我想成為你的模樣”、“當愛情遇上警服”等期刊受到社會各界廣泛關注,更好地培樹了民警孝老愛親、明禮誠信、敬業奉獻的傳統美德。

三是制度建設:依託“嚴優建警”剛性制度,將文化育警工作融入日常制度管理之中,處處展現嚴管厚愛。在全市首家建起網上督查系統,堅持督察周通報制度,以強化隊伍日常監督檢查為切入點,建立健全精細化管理“當面提醒、短信提醒、通報提醒”的“溫馨提醒”工作方式和“每日巡查、每週例會、每月點評”的工作方法,確定每月第一個星期一召開隊伍研判會,促進基層所隊建設更加規範有序。不斷深化家訪慰問和困難家庭幫扶等制度, 規範慰問工作機制,推行菜單式體檢制度,建立民警強制公休制度,緩解民警身心壓力。四是平臺建設:利用重大節慶日和重要紀念日,組織民警開展習近平故事誦讀、“獻青春力量.樹忠誠警魂”演講比賽,抒發愛國之情,暢談從警之樂;舉辦“2018忠誠頌和諧情”文藝晚會,引導民警參加文學、書法、音樂、舞蹈表演,展示藝術才華,陶冶道德情操;依託轄區大安鎮陳錦章故居、廣坪金山寺烈士紀念碑等紅色資源優勢,主動開展入黨宣誓、清明祭奠等活動,接受革命傳統教育,引導民警堅定理想信念。

以“三館一臺”為支撐,夯實警營文化根基

三館建設作為我們打造培育人民警察核心價值觀、鑄牢忠誠警魂的支撐和平臺。警史館建於縣局1號樓三樓,佔地總面積125平方米,館內設置展板、展櫃、影音播放區,警史館通過文字、圖片、實物、影音資料的形式,客觀、真實、全面地記錄了寧強公安的發展歷程和所取得的成績。自建館以來,共組織警營開放活動12次,警史館已然成為民警舉行入黨、入警、晉銜、授獎儀式的固定場所,熔鑄警魂的教育基地和對外宣傳的重要窗口。

圖書館依警史館而建,囊括黨建、公安、法律、政治、經濟等9個門類圖書及期刊5000餘冊。制定下發了《圖書管理制度》、《借閱制度》和《讀書時間安排》等制度,確定每週一至週四16時至18時以科室為單位,組織集中閱覽。已登記借閱800餘人次。與此同時,我們以圖書館為依託,開展為期一年的“書香警營”讀書薦書活動,每週通過公安內網微警務推出一期薦書活動,保證了學有所思、學有所獲。縣局還將圖書館作為黨員活動陣地,懸掛黨旗、入黨誓詞、黨員權利義務等,營造濃厚黨建氛圍。目前,全局圖書看書氛圍濃厚,圖書館已經成為縣局的學習資料保障中心、業務交流中心和文化傳播中心。

健身館分設健身區、訓練區和休閒區三個區。配置有跑步機、力量訓練器、拳擊沙袋、訓練墊、格鬥擂臺等設備,縣局以此為抓手,成立了寧強公安前衛體育協會,下設9個警體運動隊,定期開展各項警體活動,培育廣大民警拼搏進取、昂揚向上的體育精神。

國旗升降臺自2016年4月建成後,堅持每月第一週星期一及重大節日、紀念日,在國旗升降臺前舉行升國旗儀式,自建臺以來已開展入黨、入警宣誓、迎“五一”、“七一”、“八一”等“主題黨日+”活動21次,接待中、小學校學生集體活動5次。縣直黨政多部門主動邀約參加縣局升旗儀式,接受愛國主義教育洗禮。

潤物無聲 育人有形——寧強縣公安局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警營文化建設

兩項活動為推手,活躍警營文化氛圍

一是大力開展文體活動。著力營造 “一警一愛好、一隊一特色”的警營文體氛圍。以工會名義成立籃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棋類、拳擊、釣魚、登山、健步走等9個警體運動隊,建立“警羽飛揚”、“寧強公安足協”等文化微信群6個,按照“週週有活動”的工作要求,適時組織開展各類競技比賽,2017年全局共組織籃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比賽24次。

潤物無聲 育人有形——寧強縣公安局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警營文化建設

二是突出培訓活動在全局範圍內唱響“週週有培訓” 口號, 2017年,全局通過輪值輪訓、專題培訓、送教到基層、跟班學習、請進來送出去等方式,共組織培訓21次,參訓人數達620餘人次。今年以來,縣公安局以“大培訓”工作為總牽引,通過“中層上講臺,送教到基層、輪值輪訓、名家講堂”四大抓手,立足實戰、實用,努力打造一支 “理論素養高,法律應用準、辦案水平好、實戰水平強”的過硬警隊,將培訓工作做成精品、做出特色。

一個培育為目標,凝聚警營文化能量

以培育寧強公安核心價值觀為目標,一方面注重日常引導,以“每月一星”選評工作為教育平臺,始終堅持用身邊人講身邊事,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將職業意識和職業操守用樸實事例和真實案例去教育引導,2017年全局共有15個集體32次,32名個人34次受到縣級以上表彰獎勵。另一方面,突出集中宣教,積極組織全局民警參與全市道德之星、青少年維權崗、青年文明號等創建評選活動,2017年,胡家壩派出所蒲貴軍榮獲全市道德之星提名獎,大安派出所、巡特警大隊分別被授予全國、省級青年文明號。陽平關派出所被授予全省青少年維權崗位,公安文化育警實現了由量向質、由扁平化宣教活動向立體化核心價值觀培育的重大突破。

潤物無聲 育人有形——寧強縣公安局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警營文化建設

近年來,寧強縣公安局在先進文化的導向和氛圍下,全局民警身心愉悅,快樂地投入工作,全局公安文化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但是,文化育警是一項系統的長期工程,需要立足當前,著眼長遠,絕非一朝一夕之功。我們深信,在上級領導的統一指導下,在全局廣大民警的積極參與下,寧強公安的文化育警定會邁入一個良性穩定的快速發展時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