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部「七小龍」崛起:武漢、成都、重慶、西安、合肥、長沙


中西部“七小龍”崛起:武漢、成都、重慶、西安、合肥、長沙



伴隨著中國產業升級轉型的大趨勢,一批成功把握機會的中西部城市乘勢而起,近幾年經濟增長迅速,成為中國進一步從外向型出口經濟驅動轉為內向型消費驅動的新動力。

在此期間,武漢、成都、重慶、西安、合肥、長沙、鄭州等七座中西部城市的表現尤為突出,值得我們重點關注。

01

中西部“七小龍”的崛起?


中西部“七小龍”崛起:武漢、成都、重慶、西安、合肥、長沙


其實早在2013年,當時一家分析公司就有在其對於中國宏觀經濟報告中提出中西部“七小龍”的說法。不過當時這家公司提到的“七小龍”,是安徽、湖南、湖北、四川、重慶、內蒙古、廣西六省一市。

如今五年過去了,安徽、湖南、湖北、四川、重慶整體經濟增長延續了當初的勢頭,部分對應省會城市更是風頭正盛。而廣西和內蒙兩省卻因為不同的原因,風頭被河南和陝西兩省取代。

從地緣的角度看,成渝西南區域中心的地位已經坐實,武漢華中區域中心的地位十分明確,西安也伴隨著相關政策的利好成為西北地區的中心城市。所以這四座城市的經濟發展,很大程度上有客觀的地理政策優勢做支撐。

而河南、湖南和安徽,均為中西部人口大省,長期以來扮演向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輸出人口的角色。伴隨著中國新一輪經濟趨勢的到來,各自打造各省的區域中心城市,也是勢在必行的任務。

02

中西部“七小龍”數據對比


中西部“七小龍”崛起:武漢、成都、重慶、西安、合肥、長沙



從“小龍”成長為“巨龍”,這需要足夠的空間和養分才可能實現。中西部省份多數是以聚合一省之力來尋求突破口,那麼城市背後所在省份的人力物力,就成為省會城市未來能否成功突圍,並且可持續發展的關鍵。

由於重慶本身的面積、人口已經行政級別,所以我們重點比較其餘的六個省市。從當下經濟體量看,武漢成都已經在中西部省會城市競爭中拔得了頭籌,坐穩了頭部席位。長沙、鄭州緊隨其後,經濟的聚集效應也在形成。而相比之下,西安和合肥還處於從三線城市向二線城市爬坡之中。

GDP、高新企業數量和城區人口三個數據的比對,可以讓大家對於中西部七市的基本經濟情況做到初步瞭解。

而為了更好地讓大家對成長期的“七小龍”各項素質進一步瞭解,這裡我們重新制作了一份表格,把更多相關數據一併列入。

03

多重數據比對“七小龍”發展潛力



中西部“七小龍”崛起:武漢、成都、重慶、西安、合肥、長沙



我記得經常有朋友會問到,為什麼長沙的經濟表現亮眼,但是房價卻一直保持在比較相對低位,很重要的一個因素就在於——人口。在中西部七市當中,長沙的人口最少,全市人口732萬,主城區人口更是隻有351萬。而按照中國對於城市規模的劃分,城區人口500萬是對普通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分水嶺。

主城區人口351萬的長沙,差不多是武漢主城區人口的一半,供需關係,就決定了為什麼武漢當下的房產均價要遠高於長沙。不過慶幸的是,長沙背後的湖南省總人口近7000萬,在中西部地區僅次於超級人口大省河南和四川,未來長沙人口發展長期看漲。全省人口尚不足4000萬的陝西省,未來想方設法吸引陝西省之外的其他西北省份人口流入,成為保證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最重要工作之一。

提到陝西,我們就必須要講到和武漢同為中國中西部地區科教重鎮的西安。按照2017年最新數據顯示,武漢是中西部城市科研經費唯一超過400億元,達到了429億元的城市。且相比2016年的370億元,武漢科研投入增速驚人。

中西部“七小龍”崛起:武漢、成都、重慶、西安、合肥、長沙



由於2017年城市研發投入數據尚不完整,這裡我引用了一下2016年中國部分城市科研經費投入的數據。大家可以看到,作為中西部城市的武漢,在科研投入上超過東部的南京、杭州,已經在追趕蘇州(2016年為416億)、廣州(2016年為451億)。

高新技術企業和上市公司數量,和科研投入呈現正相關聯繫。城市越捨得在科研上做投入,那麼誕生的高新技術企業和上市公司數量就越多;而隨著高新技術企業和上市公司數量的增加,又可以持續加大對於科研的再投入,形成良性循環。

衡量城市科研投入比重的另外一個標準——研發強度,即城市研發投入金額除以城市GDP總量。理論來說,這一比重越高,對應城市的發展階段越領先。比如北京的科研強度全國第一,達到6%左右,深圳則超過4%。

但是我們發現,中西部有一座城市科研強度超過5%,但是對應產生的高新技術企業和上市公司數量都不盡如人意,就是西安。原因何在?

一個城市的研發支出主要有兩大類主體,一類包括了科研機構和高校,另一類則是完全市場化的企業。研發經費多,不代表由此形成的GDP就多。尤其是高校和科研機構中往往存在著科研成果轉化率較低的現象,一些高校和科教發達的大區中心城市,其成果的轉化率往往不夠。

廈門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丁長髮曾就此發表意見稱,一些中西部大區中心城市,高校非常多,科研實力雄厚,但這些城市的產業發展不夠,市場化程度不夠,面臨著人才外流的問題,很多科研成果沒有在本地轉化,而是在沿海地區比如深圳實現了轉化。

西安作為重要的西部科教城市,科研投入巨大,但是市場化落後明顯,造成投入產出比不高。在之前的西成高鐵通車時期,我也曾在相關推文中提到,現階段的西安在市場化、營商環境、收入水平上都明顯落後於成都。所以西成高鐵的開通,對於加速西安人才和企業的外流會進一步造成壓力。如何充分利用自身的科教、土地空間優勢,大力改善營商環境和服務,提高科研成果的轉化率。成為以西安為代表的低科研轉化率城市,接下來發展過程中面臨的難題。

區域城市之間的競爭,從來都未曾停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