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殺原畫祕密追蹤:他爲什麼和一頭驢在一起?

今天要為大家介紹的是《三國殺》中武將原畫中的一些秘密。須知,擁有豐厚文化底蘊的遊戲《三國殺》,好看的圖片中自然也少不了隱藏的玄機。

一、諸葛瞻為什麼做了這個手勢?

三國殺原畫秘密追蹤:他為什麼和一頭驢在一起?

諸葛瞻,字思遠,蜀漢丞相諸葛亮之子。由於諸葛亮在蜀漢軍民中的地位與威望極高,諸葛瞻也借了這份福氣,被大家寄予厚望。他還娶了蜀漢的公主,並且一直在蜀為官。直到……鄧艾領軍偷渡陰平的那一天。

三國殺原畫秘密追蹤:他為什麼和一頭驢在一起?

諸葛瞻奉命出戰,他沒有聽從黃崇(黃權之子)的建議搶佔險要地勢,致使先機錯失,諸葛瞻只得退守綿竹。戰前,他數下了自己的三條罪狀。

"我於內不能除去黃皓,對外不能制衡姜維,進軍不能守護國土,我有此三罪,還有什麼面目回去呢?"

這即是諸葛瞻技能"罪論"的典故,也是他為什麼伸出了三個手指頭。三罪,一指除黃皓(諸葛瞻及大家都知道黃皓禍國殃民);一指制伯約(諸葛瞻認為姜維連年北伐,致使蜀國疲敝);一指守國土(諸葛瞻被鄧艾打敗)。後來,他奮命死戰,與兒子諸葛尚一同捐軀。

雖然諸葛瞻的能力我們並不是看好,但他繼承諸葛武侯的精神依然值得讚賞。

二、嚴畯手裡的那本書到底是啥?

三國殺原畫秘密追蹤:他為什麼和一頭驢在一起?

嚴畯(jun,去聲),字曼才,東吳時期的官員、學者。他在三國曆史的場合中並不是非常出色,僅佔了寥寥數語,但依然是一位非常出色的學者。

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舌戰群儒,嚴畯也作為發難者之一,成為襯托諸葛亮的一個丑角。歷史上沒有舌戰群儒,而嚴畯也是一個性情忠厚、待人忠誠的人。他還有一項非常重要的成就,即是研究潮水的起落規律,並著有《潮水論》,這是世界上最早的潮汐學專著。三國殺中嚴畯技能"觀潮"即是根據此典故設計,並且其中的"遞增""遞減"元素也與潮起潮落相近,非常形象,技能設計地很合理。

三國殺原畫秘密追蹤:他為什麼和一頭驢在一起?

三、王粲為什麼和一頭驢在一起?

三國殺原畫秘密追蹤:他為什麼和一頭驢在一起?

王粲,字仲宣,東漢末年的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另外六位是孔融、陳琳、劉楨、阮瑀、應瑒、徐幹)。王粲的詩詞歌賦水平居建安七子之首,著有《英雄記》(這本書在原畫中可以看到哦),以及各種詩賦60餘篇。王粲還是一位記憶力超強的人物,能夠背誦碑文和圍棋的殘局。

那麼問題來了,如此一位風流之人物,為何會和一頭驢坐在一起呢?

三國殺原畫秘密追蹤:他為什麼和一頭驢在一起?

原來,王粲雖是文雅之人,卻有個怪癖:喜歡聽驢叫。這個怪癖是身旁的朋友們都知曉的。王粲病逝後,作為他的生前好友曹丕在他的葬禮上提議道:"仲宣生前喜歡驢叫,我們一起學驢叫吧!"於是,這場葬禮上驢鳴四起,給王粲送葬。

雖然現在看來,這個場景讓人忍俊不禁,但仔細品味,確實能感受到魏晉士人之間那非同尋常的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