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學教授蘇芷庭:培養多學科、跨學科、多元化的綜合型人才


深圳大學教授蘇芷庭:培養多學科、跨學科、多元化的綜合型人才



蘇芷庭

深圳大學藝術設計學院服裝系主任

深圳大學時尚創意研究中心主任

深圳市服裝設計協會副會長

深圳市設計與藝術聯盟副秘書長

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會員、學術委員會委員



本期易悅人物訪談嘉賓深圳大學藝術設計學院教授--蘇芷庭。


『成長:無拘無束做自己』

小時候,她的衣服很多都是媽媽親手做的,那時候,媽媽買來漂亮的面料,親自裁剪,製作成衣。直到大學之前,媽媽還會給她做漂亮的衣服。也許正是媽媽的心靈手巧,從小她心裡就種下對服裝的喜愛。


深圳大學教授蘇芷庭:培養多學科、跨學科、多元化的綜合型人才

蘇芷庭與母親


同時,她也喜歡繪畫,小時候總會照著國畫臨摹,她對藝術有一種說不出的熱愛。不論是線條明瞭的素描,還是色彩濃郁的油畫,抑或是清新明亮的水彩畫都讓她痴迷。


她生於學術之家,父親是國內有一定影響力的經濟學家蘇東斌,同時也是帶領深圳大學理論經濟學走上一個嶄新臺階的領軍人物。她從小在大院裡長大,身邊都是父親的同事,在純粹的學術圈中成長,對她之後的人生道路產生了重要影響。

她的父親30多年致力於理論經濟學研究,終其一生都在為學術奮鬥,出版著作28部。父親對她的影響是深遠的、潛移默化的。

「印象中他一直專注於學術,對我說教式的教育是很少的,更多的是

「身教」。他每天都保持閱讀,一直有剪報的習慣,一些好的書籍或觀點,他都會跟我分享。」

深圳大學教授蘇芷庭:培養多學科、跨學科、多元化的綜合型人才


在這樣的氛圍下成長,她覺得自己作為年輕人,更不應該偷懶和浪費時光。父親曾對她說:「人活著,每一天都應該有所進步,哪怕是這一天你明白了一個道理,掌握了一個單詞,都是一種進步。」

可能你會疑惑,他的父親是研究經濟學的,不會引導她也去學習這個嗎?


「我很幸福,我是在一個相對無拘的狀態下成長起來的。我的人生都是自己選擇的結果,無論我想什麼或者做什麼,我的父母從來不會過分干預,他們很尊重我,我真的很感激他們。」

『十年:從助理講師到教授的跨越』

她擁有超強的學習能力,一路劈風斬浪,不僅順利拿下服裝設計和企業管理本科雙學位證書,在之後的碩士和博士深造中,她更加得心應手,專心研讀自己喜歡的領域--藝術設計。

博士研究生畢業後,她入職深圳大學,從一名助理講師到一名教授,用了僅僅十年,這個跨越,不僅是對她最好的證明,也是她對自己的要求。她沒有辜負時光,時光也給予了她回報。

近兩年,她更關注藝術教育和城市文化的互通性,認為教育不能脫離了社會。當今世界,人才資源決定了城市的競爭力和國際影響力,而深圳作為“設計之都”和創新型城市,對設計創新人才有巨大的需求。

在各行各業大量投入資金和精力的背景下,如何更有效率、切實地培養設計創新人才,進一步推動深圳城市文化發展,是她一直關注的課題。

她從自身教學經驗出發,從人才培養理念、培養模式、理論聯繫實際三個方面,撰寫了《城市文化發展語境下的設計類創新人才培養》;為了促進創新型城市發展,研究《創新型城市文化發展的軟實力——淺析設計類創新人才的培養》;並且結合深圳實際情況,發表了《城市文化發展與設計創新人才培養——以深圳市為例》。


深圳大學教授蘇芷庭:培養多學科、跨學科、多元化的綜合型人才


「教育不能脫離社會,這是很重要的。如果學生的就業出了問題,那麼我的教育就是有問題的,我不希望我的教育只是空談,脫離了社會,脫離了實際。」

落實到人才的培養上,她會聯繫社會實際,注重多學科、跨學科、多元化的人才培養方向。比如學服裝設計的,在課程中也融合了建築設計、空間設計、平面設計、動漫、攝影等。

「從社會的反饋看,需要全方位,多方面的綜合素質人才,這樣更有利於社會的發展。你需要有一技之長,同樣你也需要懂得更多來應對未來職場的需要。」


深圳大學教授蘇芷庭:培養多學科、跨學科、多元化的綜合型人才

『教學:關注學生更甚於自己』

「創作方法和手段都是可以學習的,做設計最關鍵的是要有激情,熱愛生活,懂得觀察,有發現美的能力。一個地域,如果注重美,關注美,挖掘美,甚至創造美,這是一種進步,一種跨越。」

她經常會跟學生們講:「設計師最與眾不同的地方,是要有一雙慧眼,能夠在平凡之中發現不平凡的東西。同時,對新鮮事物保持熱情,發現、挖掘、探索的過程,會為你的設計打下一個良好的根基。」

看書,做學術,不斷學習,這是她生活中自然而言的事,甚至都可以說是無意識的行為。有時候一杯咖啡,一本好書,她可以靜靜地坐一個下午,如果遇到好書她甚至都捨不得把它看完。


深圳大學教授蘇芷庭:培養多學科、跨學科、多元化的綜合型人才


她經常跟學生們說:「一定要養成閱讀的習慣,並且找到對的書來讀。」她也會經常推薦一些好的書籍給學生。

老師就像蠟燭,照亮別人,燃燒自己。說起最幸福的事,她說:「記得有一次,畢業多年的學生回來看我,說起曾經我跟他們所過的話,對他們的人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有些話可能是無意說出,沒想到會有這麼大的影響。可能作為一名老師,我更多的是關注他們的成績和成就,以及在職業上有什麼樣的發展,有時候關注他們可能更甚於我自己。

她像春雨,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她如石階,承載著學生一步步向上攀登,是他們堅實後盾;她是學生的良師益友,也是他們靈魂的工程師。


深圳大學教授蘇芷庭:培養多學科、跨學科、多元化的綜合型人才


『未來:在學術和教學上有所突破』

聊到最喜歡哪個時期的服裝,她說:「1927年到1936年,這是我個人非常喜歡的十年,我自己也經常跟朋友分享,我說我是有嚴重民國情結的人。

民國是一個大家輩出的時代,無論是文學、藝術或者哲學。那時候的中國打開了封閉已久的國門,學習西方的技術和文化,中西合璧,思想解放。

民國,可以說是近代的時尚的巔峰。「十里洋場的時裝,可以說巴黎有什麼,三個月之後在上海的街頭一定會出現,那個時候的女孩子們都會戴一些很好的服裝的款式,找上海的工匠師傅去做這樣的衣服,在上海流行完之後開始覆蓋周邊的城市,最後是中國,整個東南亞。」那時候中國時尚是有一定的引領作用和話語權的。


深圳大學教授蘇芷庭:培養多學科、跨學科、多元化的綜合型人才


服裝是一個國家現在所處的時代的映射,包括語言、文化、經濟、政治累積起來的表象的一個東西,服裝是不能脫離時代去討論的。

中國的服飾有過鼎盛時期,但因為長時間的封閉,造成發展停滯,現在我們處於發展的過渡期,我們還沒有一個享譽世界的服裝大品牌,這是比較遺憾的。

「但是發展是一個不斷累積的過程,我們還在摸索,我對未來的發展是樂觀的,目前也湧現了許多新銳的獨立設計師,還是可喜的。」

一個好的設計品牌,不僅需要有好的設計師,還有考慮受眾的接受能力、審美能力。服裝只是表象的東西,它更多的是內心的折射,通過服裝可以折射出的是一個國民的思想、修養、修為和文化教養。

設計不是永遠處於巔峰狀態的,它會有高潮和低谷。她欣賞川久保玲,儘管她年紀那麼大了,但是她仍對這個世界保持熱愛,仍有源源不斷的創作慾望和激情,她的作品給你無限的想象力。

「我時常在想,他的靈感是如何觸動和激發的?因為常年做設計的人經常會遇到瓶頸的,靈感不是經常有的,這可能需要一個時機。還有山本耀司、迪奧先生,這些都是一個時代標榜,都是值得學習的對象。」

未來,她希望她的學生都能有一個很好的發展,其次,她希望可以更加專注於自己喜歡的藝術領域,在學術上和教學上有更大的突破。


圖片|嘉賓提供

採訪·撰稿|張茜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