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爸,我想買點醫藥股

奶爸,我想买点医药股

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A股市場有兩個行業屬於“大眾情人”。一個是券商,週期性強,很多人喜歡熊市低價囤一點等牛市來了高價賣出賺一筆;另一個是醫藥,人們堅信不管以後社會如何發展變化,生病了總是要吃藥的。

關於券商股,我們已經寫過專篇(點擊鏈接查看:深度研報,券商股還值得佈局嗎)。今晚,和大家聊聊醫藥股。

一、買醫藥股的一個重要邏輯是,我們將慢慢進入老齡化社會,會增加對醫藥的需求,這樣藥企就能賺更多的錢。到底是不是?

我們通過研究日本的情況,發現人口老齡化和藥企的盛世並不存在必然聯繫。

奶爸,我想买点医药股

上圖是一張日本的國民醫療費和藥品生產額的對比圖。從中可以很清楚看到,1985年以來,日本的國民醫療費用一直在保持高速增長,但藥品生產額卻幾乎保持不變。

為什麼會發生這種情況?主要是藥品的價格在快速下降。

1984年,日本開始進行質量一致性再評價(目前我們國內也在進行轟轟烈烈的一致性評價工作)。此後,日本每兩年進行一次由政府主導的藥品定價會議,每次藥品的降價幅度,基本保持在4-10%之間,平均在7%左右,這就使得日本藥企的收入沒有跟隨醫藥的使用量大幅增加。

所以,之前看到很多券商高喊藥企的黃金十年即將到來,但基於日本的情況,單憑人口老齡化這條是不成立的。

二、結合需求、供給和監管等3大要素,推演下醫藥行業的發展趨勢。

決定商品價格的兩個重要因素是需求和供給,另外藥品屬於特殊行業,還要充分考慮監管的影響。

醫藥行業的需求是患者,供給是藥企(廠家),監管的話,我們把醫保作為重點觀察對象。大致如下圖:

奶爸,我想买点医药股

如圖所示,因為人口老齡化、環境汙染等問題,病患的數量越來越多,藥品需求方面無疑是有巨大增長潛力的。而且除了數量的需求增長,還伴隨著質量的消費升級,只要藥效更好,相對較高的藥價也會有一定的市場空間。這一點,從現在很多患者掛號只掛專家號,吃藥只吃進口藥的行為中可以感受到。

所以,只看需求的話,未來的醫藥行業還是很不錯的。

而說到供給,不得不結合監管和醫保一起說,因為必須考慮無形調控的手。

目前我國一共有三個監管機構:藥監局,衛計委和醫保局。簡單地說,藥監局管質量,衛計委管流通終端,醫保局管價格。監管目前大致在做以下幾件事:

1.醫保控費這是當前醫藥環境變革的大背景。醫保基金入不敷出,帶來的結果必然是醫保控費。此外,疊加醫保名錄也在發生變化,主要產品是不是進入醫保名錄,很有可能影響藥企的銷量。

2.一致性評價過去批准上市的藥品,沒有要求仿製藥(原研藥過了專利保護期,可以仿造生產,這種生產出來的叫仿製藥)與原研藥臨床上的質量一致,現在有這個強制性要求了。相當於提高了仿製藥的門檻。

3.兩票制藥品從藥廠賣到一級經銷商開一次發票,經銷商賣到醫院再開一次發票,以“兩票”替代目前常見的七票、八票,減少流通環節的層層盤剝,並且每個品種的一級經銷商不得超過2個。從而達到降低藥品價格,節約患者支出,降低醫保支付的目的。

4.藥品帶量採購以往的藥品招標,只招標價格,沒有規定數量,中標企業還需要進醫院做工作來促進藥品使用。而實行帶量採購後,在招標的時候醫院就要承諾藥品的銷量,並且保證在8-15個月之內用完(按要求10 月中旬就要出結果,目前只在北京、上海、天津、重慶、廣州、深圳、瀋陽、大連、廈門、成都、西安這11個城市試行,中標企業獲得該品種在11個城市大約60-70%的市場份額 )。

藥品帶量採購前一段時間對醫藥行業造成暴擊,很多人認為它會帶來藥企估值中樞的下移,因為如果想獲得較大市場份額,藥企不得不降價,會在一定程度上削薄利潤。

但是,降價歸降價,藥企中間代理環節的成本(渠道成本)也同時降低了,所以倒不一定會影響藥企的淨利潤。

綜合以上4點:醫保控費和藥品帶量採購意味著買方越來越強勢,藥企開始“被欺負”;一致性評價帶來的供給側改革,將淘汰一批中小企業;好在,通過兩票制可以從中間代理環節那裡節約一點成本。

這些,是我們分析醫藥行業、醫藥公司需要充分考慮的地方。

因此,我們認為:醫藥行業既不會僅僅因為人口老齡化,就成為很多券商預期的那樣遍地黃金;同時,也不會因為藥品帶量採購等政策而一蹶不振,整體估值中樞下移。

而最可能出現的情況是:龍頭企業進一步擴張成為巨無霸,某些技術領先的細分領域龍頭趁勢崛起。

定投醫藥行業ETF,不一定會有超額收益。

一家之言,謹供參考。

------操作指南------

1.大勢。總體趨勢評分:4.8分;階段最強指數:無。(8分以下不超過半倉,6分以下不建議參與)

2.概況。今天市場小幅震盪。鈦白粉、次新股、分散染料、燃氣水務、環保、化工新材料等漲幅居前,白酒、高送轉、自由貿易港、民營醫院、物流電商平臺等跌幅居前。個股漲跌比1942:1288,自然漲停37家、跌停7家。鋒龍股份5連板。

3.觀點。今天和昨天差不多,雖然指數不咋地,但個股總體還行,並且次新股表現不錯。既然這樣,加上幾個大指數(上證50等)的震盪反彈結構還沒有被破壞,暫時不輕易言空。我們觀察市場,儘量不要被漲跌過於帶動情緒,而是要立足於客觀看到的東西,小心推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