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差評防不勝防,這樣做差評管理可以幫你變害爲利

餐饮差评防不胜防,这样做差评管理可以帮你变害为利

溫馨提示:本文約4500字,燒腦時間9分鐘,筷玩思維記者陳嘯發於北京。

今年,一篇名為《騰訊夏總監,請放過我們》的推文曾在朋友圈刷屏,這篇推文來自一家名為“米店”的小餐館的官方公眾號。文章中講因發生口角,一名自稱“騰訊高管、年薪500W”的男子發動水軍對“米店”進行惡意差評。對此,有網友評論:“騰訊的夏總監,靠40條差評摧毀了一家餐飲的所有未來”。

在信息極速傳播的現在,一條差評足以影響一家好店的生意,尤其是在和人們生活、健康息息相關的餐飲行業。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各種線上點評平臺逐漸成了消費者表達好惡的重要渠道。

做外賣、做團購或者上了點評網的餐廳,一個差評可能就會導致其星級減少,隨之而來的就是排位下降、客源減少、營業額下降。面對差評,經營者絕對不能大意疏忽。

所謂“無風不起浪”,顧客絕大多數情況下,不會毫無緣由的給餐廳差評。任何一家餐廳都會或多或少遇到差評的情況,負面評論往往對企業經營會有一定的監督作用,幫助企業發現問題,對長久經營反倒有一定意義。

筷玩思維(ID:kwthink)認為,差評是怎麼來的?如何應對差評?這已經不僅僅是服務人員的分內事兒,而應上升到整個餐企的管理思考中。

差評可能出現在經營的各個角落環節,應摸清規律建立解決機制

第一種差評是關於菜品口味的,這也是最常見的評價內容。哪道菜油多了、鹽多了,吃起來口感不好;呈上來已經涼了;菜量不足;賣相跟菜單上相差太大,味道跟正宗的相差太遠...凡此種種。

針對顧客認為菜品不合口的問題,餐廳首先需要申明改進的態度,同時通過統計被差評以及被好評的菜品,從而分析餐廳用餐者們的大致口味。根據分析結果對菜品口味進行調整,保留好評菜,改進或者撤換差評菜。在開發新菜時,要照顧餐廳大眾客戶的口味。同時應開發餐廳特色菜,形成餐廳獨有的風味,以滿足顧客挑剔的口味。

餐饮差评防不胜防,这样做差评管理可以帮你变害为利

很多時候,顧客會抱怨餐廳服務員的服務態度:對客人愛答不理、說話尖刻、不積極主動解決顧客問題等。

這就涉及到重視員工服務的管理與培訓,要想提高員工的專業水平,還得從提高員工的服務積極性入手。餐廳管理人員可以利用激勵措施,使餐廳效益與員工收益直接掛鉤,從而來調動員工的服務熱情。

消費者對價格往往很敏感。有些顧客在結賬後會抱怨價格太貴,認為點的菜並不值支付的價格。對此,餐廳可以向顧客介紹菜品的用料和製作流程,讓顧客瞭解菜品的真實價值。同時,可以參考周圍同類餐廳價格來定價,以免顧客因價格差異感到不滿。

另外,要經常給顧客一些“小便宜”,讓顧客感受到餐廳的讓利。比如:定期推出特價菜,以滿足顧客需求;設置滿減階梯,規定消費滿一定金額便有相應優惠,來提升折扣空間和客單價;提供飲料、水果、小零食等贈品來提升客戶滿意度。

良好整潔的就餐環境能夠讓顧客心情愉悅地享受用餐過程,相反,糟糕的環境則很可能影響顧客的食慾,投訴差評也免不了。餐廳的環境衛生問題很多都是細節問題,尤其需要通過加強對員工的管理和獎懲來改善。

比如:桌子、地面以及衛生間的衛生任務都要落實到人,出現問題要能找到負責人。一旦出現食物內有異物的情況,就要對顧客有所賠償,並追究相關負責人。

趕上營業高峰期,一些餐廳門前經常出現長長的隊伍。過長的等待時間勢必會降低顧客的就餐體驗,甚至招致顧客差評。減少顧客的等待時間,既可以減輕顧客的焦躁與不滿,同時也能提高就餐高峰時段的營業收入。

顧客等待時間具體和排隊入座、等上菜、等結賬等環節相關,要減少顧客等待時間,就要針對不同環節分別提高效率。

等位時提供休息區先讓顧客看菜單、點菜,減輕顧客等待的焦慮,為等待時間過長的顧客提供一定程度的優惠,對顧客的長時間等待做出補償。

上菜加速則需要優化流程管理,提前準備好原料,責任落實到人,保證各司其職,以減少上菜所需時間。

結賬買單時間長的問題,則要加強對前臺的培訓,使其對業務足夠熟悉以提高效率。同時,可鼓勵顧客直接在微信或支付寶上買單以減輕前臺壓力。

餐饮差评防不胜防,这样做差评管理可以帮你变害为利

隨著O2O成為年輕人的一種生活方式,外賣也成了差評的來源。

餐廳開設了外賣業務,就可能因為配送延遲、包裝不滿意、錯送漏送等情況收到顧客的差評。難點在於:外賣一旦出了門,便不受餐廳掌控了。所以在外賣打包出門之前餐廳要儘量細心,以提高顧客的滿意率。

比如:記得看清顧客的備註要求,不要遺漏;食物量以及口味保持穩定,不要讓顧客因為量少或食物味道變化而抱怨;不送錯食物,不少放餐具、飲料以及配料等;加強包裝的密封性,儘量減少湯類產品以保證食物不外溢、餐盒整潔等等。只要餐廳肯用心,服務質量終究會有提升,差評也會隨之減少。

如何回覆差評是一門藝術,體現著餐廳的品牌溫度和內部效率

2017年10月,廣西的一位女士點了一份甜筍炒瘦肉外賣,但幾乎都是菜,肉很少,女士在平臺上給了商家一個差評抱怨菜量問題,沒想到被餐廳老闆回覆“你是飯桶”。不僅如此,隨後幾天還收到了400多個騷擾電話和300多條騷擾短信。

差評對於餐廳的營收確實有很大的影響,尤其是線上差評,更能持續影響餐廳的聲譽和利益。商家自然是希望差評越少越好、給出差評的顧客可以撤回差評。但是用辱罵、報復的手段威脅顧客,就太不高明瞭。

相對於線下差評,線上差評礙於餐廳人力不足以及評價時間不定等因素,很難做到立即反饋、實時介入,還很容易通過互聯網的傳播、發酵,獲得更廣泛、更持久、更難以完全消除的影響力。所以回覆差評也就成為了一門管理藝術,適時、適當的回覆就顯得很重要了。

處理線上差評,首先要有一個好的態度: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況且現實中無理取鬧的顧客終究佔少數,即使有顧客惡意差評,也應該以柔克剛,絕不可以正面硬懟,否則受損的還是自身餐飲品牌的聲譽。

對於差評的反饋速度也會影響事情的結果。迅速、及時地處理顧客差評,做好差評補救是消除顧客不滿、減少顧客流失的重要方式。

餐饮差评防不胜防,这样做差评管理可以帮你变害为利

研究數據表明:如果企業能當場為顧客解決問題,95%的顧客以後還會再來購買;如果拖到事後再解決,處理好則會有70%的顧客再次光顧;若餐廳對顧客投訴反應時間超過四周或更長,顧客的滿意程度會降低一半以上。

因此,設立專門崗位,安排專門人員,對線上差評進行實時監測、反饋十分必要。負責這項工作的人需要對餐廳運營情況十分熟悉,有較強的應變能力,擅長人際溝通並有較強的文字表達能力。

餐飲企業應該將差評回覆看作危機公關的一部分,因為線上平臺上的差評始終是餐飲品牌影響力提升的巨大障礙。及時合理而又幽默風趣的回覆能讓顧客的不良情緒減輕大半。同時,回覆人員的職務越高,越能讓顧客感受到餐廳的重視,並有可能直接讓給出差評的顧客“黑”轉“粉”,讓看評論的人“路”轉“粉”。

當出現差評時,餐廳首先要對顧客進行安撫、表達歉意以及顯示出幫助顧客解決問題的決心,並承諾日後避免類似問題出現。

餐廳應該根據差評的真實性以及差評的類型,進行相應的處理。如果顧客確實是在認真給餐廳提意見,餐廳就要勇於承認問題,並及時給予解決。之後要及時把改進結果反饋給顧客,並邀請顧客再次到店體驗,同時送上一定的優惠或者禮物,面對自身問題,承認錯誤並認真改正永遠是最好的解決辦法,絕大多數顧客在問題解決後也不會對餐廳不依不饒。

對於無理取鬧以及在得到補償後仍不肯善罷甘休的顧客,餐廳應該委婉地告知顧客餐廳的定位,以及在同類餐廳中的優勢,不卑不亢地表明餐廳的態度,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餐飲企業面對消費者的不滿意,應該儘可能的寬容。即使顧客有輕微的不滿,也應該盡力解決。只有這樣,才能最大限度的消除顧客不滿情緒,減少差評的出現。這樣做雖然短期內勢必增加餐廳的成本,但會收穫顧客更高的滿意度,獲得更長遠的收益。

餐饮差评防不胜防,这样做差评管理可以帮你变害为利

從源頭治理餐廳管理漏洞,提升整體服務質量,才能防差評於未然

1)、構建顧客與企業交流平臺,從源頭上引導差評

與其讓顧客在公共點評平臺上表達不滿,不如把差評和抱怨引流到自家平臺。

現在很多品牌都創建了自己的公眾平臺以展示自身品牌文化、產品和服務,從而擴大知名度和品牌影響力。其實這種平臺可以發揮更大的作用,即成為顧客與企業的即時交流平臺。

企業可以在自己的公眾平臺上設置一個投訴、建議的窗口,以供顧客表達意見。同時,可以把公眾平臺的二維碼印在各經營網點以及自身產品上。在產品營銷宣傳以及日常經營時,要注意引導消費者通過公眾平臺與企業進行溝通。一旦出現抱怨或者差評,就要主動聯繫消費者,找到具體原因並及時解決。這樣做,一方面可以及時彌補消費者的損失,平息不滿;另一方面,及時的反饋也讓服務和產品的改進更有的放矢。

2)、深入管理源頭主動診斷、截斷差評根源

面對差評,不能僅僅侷限於應付、解決,更應該主動出擊,防患於未然。

管理差評的價值不僅僅在於維護企業聲譽,消除顧客不滿,更重要的是如何將問題落回門店,利用差評中反映的問題改善餐廳的經營。這樣才能消除差評的根源,而不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筷玩思維來舉一個身邊的案例,一家火鍋店曾經收到這樣的用戶抱怨:鍋底上得太慢。這家火鍋店的老闆並沒有僅僅是回覆、道歉、賠償了事,或者單純責怪服務員手腳太慢,而是請了一家諮詢公司進行流程改造。在流程改造之前需要進行流程診斷,而用戶的反饋就提供了現成的依據。

諮詢公司對這家火鍋店的上鍋時間進行了測算,平均3分20秒。他們通過用戶反饋研究究竟多長時間上鍋顧客才不會抱怨,結論是2分鐘以內。後來,通過流程優化,所有門店都實現了能夠在1分30秒內完成上鍋,對於上鍋慢的抱怨也隨之大幅減少。

餐饮差评防不胜防,这样做差评管理可以帮你变害为利

3)、化簡為繁將差評具體化才能對症下藥

線上平臺的差評多數只是寥寥數語。即使有長篇詳細的差評,其中的用語也多是服務態度不佳、飯難吃等十分籠統的抱怨。單純看這些差評,很多時候並不能找到問題的根源。這就需要與給出差評的顧客進行細緻的溝通,以發現問題的真正所在。

評價一家餐廳,離不開這家餐廳的產品、服務和環境。我們需要把用戶評價的內容進行分類和細化,找到具體的原因。面對顧客的差評,把問題具體化才能有針對性地解決。

產品的衡量標準可以分為口味、氣味、食材、溫度、食品安全等指標。當顧客抱怨食物的時候,是口味太鹹,還是食材不新鮮,或者是吃出了頭髮絲?

服務可以細分為態度、速度、技巧、準確性等。當顧客投訴服務惡劣時,是在說服務員愛答不理,還是服務員人數太少,根本就忙不過來?

環境則可以分為溫度、空間、設施、氛圍、整潔度等。一句相同的“環境差”既可能是在抱怨環境吵鬧,也可能是因為地面太髒。

通過與顧客的認真溝通,將顧客的差評具體化,才能找到餐廳真正的問題,才能真正消除產生差評的根源。

結語

口碑,一直以來都是商業的命門。如今,這種效應已經從商業經營的意識形態層面上升到方法論層面。

在互聯網尚未普及的時代,如果顧客對餐廳不滿,最多就是當面抱怨幾句,餐廳也可以及時安撫解決,整體上影響很小。而現在,得到廣泛應用的線上點評平臺可以將一句差評的影響放大幾倍、幾十倍,差評的多寡於是成為了影響餐廳品牌和收益的重要因素。

沒有餐廳喜歡差評,但辯證來看,顧客的差評並非只是有害無利。面對線上差評,如果處理得當,反而可以為餐廳加分。而科學的差評處理方式核心就在於認真聆聽、理解顧客的抱怨和不滿,及時採取措施解決。同時,將差評反映的問題細化到餐廳管理的具體環節,找到差評的源頭,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10月30日,筷玩思維集結全國近20位餐飲產業鏈大咖聚首上海,2018中國“思考力·行動力”餐飲高峰論壇上海站正蓄勢待發。點擊下方“閱讀原文”即刻進入峰會報名通道,謝絕任何空降、憑票入場參會!

接下來,南寧、大連、合肥、廣州、南京、南昌、青島、天津、無錫、福州、濟南、哈爾濱、寧波、西安、深圳、廈門、海口、蘭州、蘇州、鄭州、昆明、香港、澳門、臺灣......筷玩思維無死角覆蓋中國主力熱點餐飲聚集區,盟友軍團正在迅速集結...上戰場、打勝仗,還得靠盟友。

餐饮差评防不胜防,这样做差评管理可以帮你变害为利餐饮差评防不胜防,这样做差评管理可以帮你变害为利
餐饮差评防不胜防,这样做差评管理可以帮你变害为利餐饮差评防不胜防,这样做差评管理可以帮你变害为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