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多善良,就擁有多少「放飛自我」的權利?

—— 沒有一個人會承認自己是偽君子,誰又願意做個偽君子?我們一直認為,當一個人表達了一種觀念和態度時,會更可能按這種準則行事 —— 結果卻大相徑庭。

心理學家告訴我們:有了良好自我感覺、道德高尚之感的人,會容易“批准”自己做壞事。

你有多善良,就拥有多少“放飞自我”的权利?

一向行善事,道德感極強又很自律的人,突然做出了一件有失道德的事,我們往往會對此驚愕不已。看上去處在特別美好的“道德高地”的人,也會突然“放飛自我”或自暴自棄。在“人都是多面的”、“總有一些道貌岸然的偽君子”等傳統的解釋之外,我們能否從心理學、行為學和對普通人更有借鑑意義的層面,找出深層和科學的解釋?

—— 為什麼有明顯道德標準的人能允許自己做出不道德的事?普通人除了“增強自我保護意識”防範偽君子的傷害,以及更加自律之外,能從中獲得什麼樣的教訓和提醒?

// 潛意識中的心理奧秘 —— “道德許可陷阱” //

普林斯頓大學的兩位心理學家貝努瓦·莫林 (Benoit Monin)和戴爾·米勒(Dale Miller)做過這樣一個研究,他們設計了一套關於“性別平等”的問卷,問題諸如:你是否認可女人只適合在家帶孩子?然後又讓同一批受訪人,作為面試官模擬一個傳統意義上由男性主導的工作面試(比如建築業和金融業),出人意料的結果是,那些在答題中強烈反對性別歧視的學生,反而更大比例上傾向於在面試時選擇男性來擔當面試的職位。當更換成了一組關於“少數民族”的問卷和受訪人時,研究者發現,在種族歧視的相關問題上,也呈現了非常明顯的類似趨勢。

你有多善良,就拥有多少“放飞自我”的权利?

捫心自問,我們有誰會承認自己是偽君子,誰又願意做個偽君子?我們一直認為,當一個人表達了一種觀念和態度時,會更可能按這種準則行事。結果卻恰恰相反!

在做出孰是孰非的論斷時,我們往往能毫不費力地做出更符合道德標準的選擇,而這樣做的目的只是讓自己感覺良好,認為自己是個更客觀,更公正的人,這就為自己其後的胡作非為開好了綠燈,甚至開啟了“快速通道”,而這一切,很可能還是在潛意識中完成的。

—— 有了良好自我感覺、道德高尚之感的人,會容易“批准”自己做壞事。

// “利己”也會跌入“道德許可”的陷阱 //

我們很多人都有類似這樣的經歷:節食一週,然後縱容自己大吃一頓(或是不吃主食,然後許可自己吃個甜點作為獎勵);戒菸一週後,許可自己再抽一根,作為階段性獎勵等等。我們的心理動因大概是:我已經為此做了這麼大的努力,取得了一些成就,偶爾放縱一下,有何不可?我也有正常的人性和慾望啊!

你有多善良,就拥有多少“放飞自我”的权利?

我們大多數人以為,取得進步會刺激我們繼續取得更大的成功,但心理學家知道,我們更可能把進步當成放鬆的理由 —— 這也是大多數人只能平庸,無所成就的原因。研究證明,我們的大腦中並沒有一位稱職的會計師,來幫我們計算自己有多善良,多有耐力,贏得了多少可以放縱自己的權利。

比起理性,我們大多數人的決策其實更基於本能,並由此採取行動,只有當我們需要解釋自己的判斷和行為時,才去尋求邏輯。

因為過去的善行而感覺良好,這就讓你為今後的縱容找到了本能的、潛意識裡發生的藉口,就像這是一個獎勵或應得的事。如果你自控的唯一動力就是成為一個足夠好的人,那麼每當你自我感覺良好的時候,就會放棄自控。

// 關注進步之外,更應堅定目標 //

“道德許可”最可怕的部分並不僅在於上述這個值得商榷的邏輯。而是它會誘導我們做出背離“利己原則”的舉動。比如放棄節食、放棄鍛鍊、打破預算等等,作為對自己前期付出的補償。

你有多善良,就拥有多少“放飞自我”的权利?

在實際生活中,這往往就能解釋我們大多數人想做出一些積極改變,養成一個好習慣或戒掉一個壞習慣的嘗試,會有多難!我們往前走了一小步,就很可能再後退一大步:想存錢,然後同時釋放了那個購物狂的自己;做好了“工作清單”,然後覺得自己很了不起,很有計劃性,一天下來除了做了張清單就一事無成,拖延到最後一刻才開始著手。

這些“悲劇”的背後,就是“道德許可陷阱”。我們的大腦,會因為自己的有所作為或善事,而產生一種錯誤的“滿足感”,把自己已經做到的,或者僅僅是頭腦中的一些好的可能性,一些好的想法,就當成已經實現的,獲得的成就,然後就會放鬆自己,甚至給自己的惡劣行為開出通行證。

你有多善良,就拥有多少“放飞自我”的权利?

所以,我們需要稍稍改變一下關注的焦點:從“已經取得了多大的進步” 這個問題,轉向常常問問自己:你的目標到底有多堅定?

那麼,如何才能關注目標和對自己的承諾,而不是單純的關注自己的善行或是進步?香港科技大學和芝加哥大學的研究,給我們提供了答案:他們要求學生回憶一次拒絕誘惑的經歷,而這個經歷給了他們道德許可,70%的學生在回憶這個經歷後選擇順從了研究者故意釋放出的誘惑,放縱了自己;而當另一組組員被要求回憶當初拒絕誘惑的“初衷”時,道德許可陷阱就大大失效 —— 69%的學生抵制住了誘惑。

你有多善良,就拥有多少“放飞自我”的权利?

也就是說,時刻關注和強化自己的最終目標,而非只關注自己的進步或是道德優越感,我們才能真正變得更好;在做出利他行為的同時,也才能不被“善的光環”矇蔽而許可自己犯下惡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