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還是六便士,請聽從你的心

“月亮是那崇高而不可企及的夢想,六便士是為了生存不得不賺取的卑微收入,多少人只是膽怯地抬頭看一眼月亮,又繼續低頭追逐賴以溫飽的六便士?”

月亮还是六便士,请听从你的心

一直以為,毛姆的《月亮與六便士》會像《百年孤獨》抑或其他經典著作那般難啃,可當我下定決心要去書本里一探究竟後,不得不承認,我再也無法抗拒它。

主角斯特里克蘭是一名證券經紀人,生活看似平靜美好,可在斯特里克看來卻是了無生趣的很。於是,他突然就像著了魔一樣,狠心拋棄妻子兒女,離家出走遠赴巴黎學習繪畫創作。在生活窮困潦倒之際,他心安理得地接受了斯特羅夫的幫扶,即使在斯特羅夫的妻子愛上他後也厚顏無恥的毫無愧疚,繼續追求著心中的“月亮”。

月亮还是六便士,请听从你的心

在現實的角度,斯特里克蘭無疑是應該被批判的,於情於理、於人性於道德,他都是錯的,可是他卻無動於衷,甚至可以說是冷酷無情,彷彿現實生活中的一切都對他失去了效用,只有內心所追求的理想,才能激起他的光和熱,畢竟他傾注了整個靈魂於此。

事後的斯特里克蘭離開了巴黎,照舊是潦倒不堪顛沛流離著,最後在塔希提島上,他娶了一個土著女人,靠著這一方水土過活,這裡與世隔絕,正好為斯特里克蘭提供了良好的創作環境。在他生前並沒有多少人欣賞他的畫作,因一場麻風病悽慘死去後,他的畫作卻出名升值,而他也因此成為了名垂畫史的天才。

月亮还是六便士,请听从你的心

在理想的角度,他無疑是一個合格的追逐者,不憚於世俗,也不渴望被理解,他用心經營著自己的小小世界,哪怕流言紛飛,只要內心足夠繽紛便好。

正如梵高所說的,“每個人的心裡都有一團火,路過的人只看到煙。”我們不是斯特里克蘭,理解不了他的所為,自然也走不進他的世界。在世人的唏噓聲中,又有多少目光遺忘在他的畫作之上。有多少人捧著一顆追夢的心在彼岸花開的邊緣望而卻步,又有多少人苟延殘喘著只為生活中那所謂的苟且。

同樣,很少會有人對一個摸不到的理想堅持那麼久,斯特里克蘭卻足夠理智,也足夠勇敢,他清楚的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也無畏的明白他所抉擇之後將會帶來什麼又將帶走什麼,他可不是麥克安德魯上校口中的糊塗蛋。

月亮还是六便士,请听从你的心

活之中,也有不少人在抬頭仰望月亮,卻把自己腳下的六便士給忽略了,斯特里克蘭和他們像極了。在四十多歲這個年紀,可能更多人會選擇一份安逸,平淡的過完這一生,並非拋棄一切而追逐所謂理想。可斯特里克蘭不這麼想,就算擁抱他的是再糟糕的生活,可他依然可以忘我的和他喜歡的一切在一起,因為選擇無根本對錯,不辜負自己就好。

然想起毛姆在書中說的,“做自己最想做的事,生活在自己喜愛的環境裡,淡薄寧靜、與世無爭,這難道是糟蹋自己嗎?與此相反,做一個著名的外科醫生,年薪一萬鎊,娶一位美麗的妻子,就是成功嗎?我想,這一切都取決於一個人如何看待生活的意義,取決於他認為對社會應盡什麼義務,對自己有什麼要求。”

月亮还是六便士,请听从你的心

這個世界上,總有人在做著你喜歡的事情過著你想要的生活。所以是抬頭仰望月亮還是低頭撿起六便士,都請聽從你心無問西東。

有一句話,摩西奶奶的,“有人總說:已經晚了。實際上,現在就是最好的時光。對於一個真正有所追求的人來說,生命的每個時期都是年輕的,及時的。”

這句話送給所有人。

“追逐夢想就是追逐自己的厄運,在滿地都是六便士的街上,他抬起頭看到了月光。”

——毛姆《月亮和六便士》

文 | 張檢 章嘉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