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撫順炭礦」與「新市街」


“撫順炭礦”與“新市街”


日俄戰爭後,日本帝國主義以俄國南滿洲鐵道附屬地為藉口,強佔撫順煤礦。撫順煤礦先是由日本軍部統轄,1907年以後由南滿洲鐵道株式會社經營。1909年9月,日本強迫清政府締結條約,以納稅為條件,攫取了撫順煤炭的採礦權。至此,東起東洲河,西至古城子河,南至千山臺、虎山臺一線丘陵,北至渾河,均歸“滿鐵”經營的“撫順炭礦”所有。

日本侵略者霸佔撫順礦山之後,除了繼續開採千金寨、楊柏堡、老虎臺等礦井外,又吞併了搭連、新屯、華勝三個中國人所有的礦井,並相繼開鑿了東鄉、大山、龍鳳、塔灣等處礦井,接著又開闢了古城子第一露天礦,第二露天礦以及東崗露天礦,實行露天採煤。同時興建了電力、制鋼、機械、煉油、化學等工業企業。

日本把撫順煤礦看作是“帝國的一大寶庫”。撫順煤質好,每年大量運往日本,用來煉製大炮和軍艦用的鋼材,最多的年份達到272萬噸。撫順煤田盛產油母頁岩,日本利用油母頁岩提煉石油,年產量最高達30萬噸,高於日本國內的石油產量。日本侵略者利用中國廉價的勞動力,採用極其野蠻的手段瘋狂掠奪撫順地下資源。據統計,日本霸佔撫順煤礦的40年間,從撫順掠去煤炭2,027億噸,獲得純利潤2億多萬日元。而在此期間,中國礦工死傷23萬多人。

1907年4月,撫順煤礦劃歸“滿鐵”經營之後,便有大批日本“居留民”陸續來到千金寨。日本侵略者在不斷擴展采煤區域建井開礦的同時,在千金寨的西南角,強行收買當地農民的土地,建設日本人居住區所謂“新市街”(即“日人街”)。“新市街”以千金寨火車站為中心,呈矩形結構,街道寬敞,房舍整齊,有醫院、學校、圖書館、俱樂部、郵局、公園、神社等。

20年代初,日本人勘明千金寨地下蘊藏很厚的煤層,於是提出“大露天採掘計劃”,將整個千金寨(包括“日人街”和老千金寨中國居民區)遷走,擴大露天採煤。撫順炭礦在千金寨以東的小官屯(今南站),山咀子(今西公園一帶),強佔民地、營建新的市街。1924年至1925年,千金寨的“日人街”遷到永安臺至渾河南岸一帶的新建市街,千金寨火車站也遷到今撫順南站。新建市街劃分為“社宅區”和商業區,比起千金寨的“日人街”規模更大,設施更加齊全。“日人街”遷出千金寨之後,日本帝國主義便實施逼遷千金寨“中國街”的計劃。1935年8月千金寨的中國居民開始陸續搬遷,1937年全部遷至新撫順。

日本撫順炭礦當局1924—1928年,在營建新市街的時候,在新市街的西部為中國人開闢了一處“支那礦工遊樂園”(中國人稱之為“歡樂園”)。歡樂園是一個繁華的市場,也是一個榨取中國人血汗的地方。這裡設有賭場,妓院和大煙館,歡樂園的永安裡,1945年有煙館3家,各等級的妓院77家。日本帝國主義者,封建把頭、軍警憲特互相勾結,對中國人民敲骨吸髓,進行殘酷的統治和壓榨。撫順解放後,人民政府取締了煙館、賭場,並於1950年5月封閉了妓院,從此歡樂園才真正成為勞動人民的樂園。

“新市街”是日本人的天下。在這裡駐有日本守備隊和日本憲兵隊,設有警察署,有機關團體和撫順地方事務所、在鄉軍人會,還有自成體系的初、中級學校。1932年屠殺平頂山三千居民的主謀是日本守備隊的隊長,1935年強迫召開千金寨搬遷的縣街轉移大會,就有日本憲兵隊派員在場示威,抓勞工、抓“浮浪”、抓反滿抗日者都有日本警察、憲兵出動。“九·一八”事變前,日本人的野蠻行徑或多或少受到中國行政當局的控制。“九·一八”事變之後,他們的行為更加肆無忌憚,及至1937年日本撤銷所謂治外法權,把附屬地行政權移交給偽滿洲傀儡政權之後,日本人就更加橫行無阻,為所欲為。因為這時偽滿洲國已經稱日本國為“親邦”,偽滿皇帝溥儀成了日本的兒皇帝。

日本人在撫順設有小學校、中學校和高等女學校,教育他們的子弟。與此同時,還建立一所小學,名為“撫順公學堂”,專門招收中國人的子弟。學校的宗旨是培養具有初等文化,會說日語,可以供其驅使的奴才。學制6年,初級科4年,高級科2年。從初一開始開設日語課,各科教學一律採用日本國滿洲教育會編輯的教科書。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又重新修訂了教學計劃,向學生進行“日滿親善”、“建設大東亞共榮圈等奴化教育。據統計,1936年撫順公學堂有學生983人(初級科598人,高級科預科59人,高級科326人)。1937年隨著“治外法權”的撤銷,滿鐵將公學堂移交給偽市公署,學校名稱改為中央國民學校和中央國民優級學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