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收入增速

財政收入增速

為何高於GDP和居民收入增速

國內財政收入增速高於GDP和居民收入增速已成為一種常態:2018年上半年全國財政收入增速遠高於同期GDP和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而這並非短期現象。1996-2015年國內財政收入增速長期高於GDP名義增速,其中1996-2012年財政收入增速亦長期高於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20年期間,國內財政收入增長了19.6倍,名義GDP和居民可支配收入僅分別增長8.6倍和7.7倍。財政收入增速與GDP和居民收入增速的關係,實際上是政府部門對居民收入是否形成擠佔的問題,國內收入分配長期向政府部門傾斜,將不利於擴大內需和實現經濟結構轉型。

財政收入增速高於GDP和居民收入增速的原因,主要有三:

國內稅制結構經濟結構因素共同作用下帶來的必然結果,當前國內稅制結構以流轉稅為主,對商品和服務徵稅更重,對投資徵稅較輕,而國內經濟增長結構正加速向消費和服務轉變,兩者共同推動財政收入高增長;

高稅負行業不僅稅負率高,而且稅負率提升較快,疊加其行業GDP增速遠高於全國整體均值,是財政收入增速高於GDP增速直接原因;

房地產和金融市場等虛擬經濟的繁榮,導致政府對居民收入擠佔不斷擴大,也是財政收入增速高於GDP和居民收入增速的重要原因。

財政收入增速高於GDP和居民收入增速並非個例,國際比較經驗顯示:

發達國家在工業化成熟階段向大眾消費階段轉換的過程中,財政收入增速快於GDP和居民收入增速,而此後進入穩定同步同速階段,如日本和韓國均呈現出此特徵;

二、典型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隨著經濟發展階段的提高,收入分配由更注重效率向更注重公平轉變,相應稅制結構由間接稅為主向直接稅為主變遷,財政收入增速由常態化超過GDP和居民收入增速向同步同速變遷,如俄羅斯、巴西、南非和印度。

國際比較經驗對中國的啟示:

稅制結構根本上由經濟發展階段決定,我國正處於間接稅為主向直接稅為主的轉變階段;

國內經濟發展向大眾消費階段轉變,財政收入增速常態性地高於GDP和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或將面臨轉變;

減少對消費和服務徵稅、控制虛擬經濟膨脹是扭轉政府對居民收入擠佔的重要途徑;

二手房、二手車、舊機器設備等存量資產對財政收入的貢獻或趨勢性提升,需重視加大對居民和企業的結構性減稅力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