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龍夫人薛明自述︱《忠貞——開國元勛的夫人們》

賀龍夫人薛明自述︱《忠貞——開國元勳的夫人們》

我是1916年,在河北霸縣出生的。我的原名叫王愛真,母親姓薛,參加革命後我才改名薛明。

我很小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了,母親帶著我和妹妹艱難度日。在舊社會,一個寡婦帶著兩個孩子,還是女孩兒,那日子過得可想而知。除了經濟上的拮据,還常常受人欺負。女人沒有地位呀,我就是在人們歧視的目光下,立志讀書改變命運,讓母親過上好日子。

我的母親是個性格堅強、思想開明的婦女。那時候,家裡吃不飽肚子,真是吃了上頓不知能不能吃上下頓。只要有點吃的,她都會先盡著我和妹妹,我常常看到母親餓著肚子。就是這樣一種狀況,她還是千方百計地找我的叔叔們東拼西湊、省吃儉用供我到學校去唸書。看到家裡窮成這樣還讓我讀書,我也很懂事,拼命學習。我想好好讀書,將來可以找到一份工作,讓媽媽能吃飽肚子。

我上的那所小學,有幾位進步老師,他們知道我家裡的這種情況,也常常幫助我。到了小學畢業,該上中學的時候,這些老師就推薦我考天津的“三八”女中。於是,我就報考了天津這所學校,沒想到一考就考上了。當時,天津“三八”女中的校長是中共北方局負責人之一——張秀巖。張秀巖是中共早期領導人李大釗的學生,也是彭真同志的夫人張潔清的姑姑。到了這所學校,我真正開始接受進步思想的薰陶,學校組織的“打倒列強”等活動我都積極參加。

1931年,日本佔領了東北,日本人在天津抓了好多民工,在海光寺修築工事,為他們全面侵華做準備。工事修完後,這些民工就被他們殘忍地殺害了,然後又投進海河。那時候的海河啊,變成了“紅河”。河面上到處漂浮著各種慘狀的屍體。這件事對我們觸動太大了。中國人就這樣被人宰割啊,不甘心哪!我們氣憤得渾身熱血沸騰啊!

1935年冬,全國各地掀起了“一二·九”抗日高潮,天津在地下黨組織的領導下,也組織了“一二一八”和1936年的“五二八”幾場聲勢浩大的遊行。那個時候受整個形勢的影響,我們已經不能滿足在校園裡喊口號了,也走出了校門。那幾場遊行我都參加了。那個遊行的勁頭啊,八個人一行,胳膊挽著胳膊,肩膀靠著肩膀,一邊走一邊唱《流亡進行曲》,兩邊都有憲兵跟著我們。就這麼一邊唱一邊喊著“打倒帝國主義,打倒日本帝國主義”。一邊喊口號,一邊發傳單,忙活著呢。興奮哪!氣憤哪!

時隔60多年,薛媽媽回憶起那遊行的壯觀場面,依然充滿激情。她的臉上泛著紅光,彷彿又回到那個激情燃燒的歲月。在2001年歲末那個寒冷的冬天,從這個年近90歲高齡的老人身上,我(作者)依然感受到她的血仍然是熱的,是沸騰的。在這次的一二·九學生運動中,我也受到了深刻的教育,思想上也有了進一步提高。原來只是想讀好書養活媽媽。走出校門,參加了這些活動,我一看,還有那麼多媽媽沒有飯吃。慢慢地,我的這個只想養活自己媽媽的思想淡了,越來越強烈地感覺到只有整個社會的媽媽都解放了,自己的媽媽才能解放,只有走向社會,參加革命才能夠實現這個目標。

1936年,我被組織上批准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參加了黨,我就不再是一個普通的進步青年,就是一個戰士了。我的任務是擔任天津地下黨的交通員,從事天津學聯、民先、婦救會的聯絡工作。大概是7月下旬,日本人轟炸了天津。可是,蔣介石政府不敢抵抗日本人。天津地下黨決定組織一個天津流亡學生南下抗日請願團,我當時被同學們推選為請願團成員,還擔任支部委員。這個請願團共由18個人組成,主要成員是天津法商學院的地下黨員。林彪的老婆葉群也在這個請願團,她是剛剛從北師大女附中轉過來的,我也是通過別人認識她的。當時,我們都是窮學生,南下請願沒有路費,同學們七拼八湊還賣了幾輛自行車,湊了不足100塊錢,18個人就揣著這點錢上了路。那個時候年輕,什麼苦都能吃,什麼困難也不怕,一心想著抗日,挽救國家,絕不做亡國奴。

我們一路走,一路散傳單,發表演講,號召大家起來抗日,保衛國家,最後到了南京。這時候,南京聚集了好多流亡學生,他們都是全國各地的救亡骨幹。在地下黨的組織下,我們在南京展開了大規模逼蔣抗日的請願活動,好多南京市民也都參加了我們的請願。這個時候,日本侵華戰爭已經全面爆發,再不抵抗,全國的老百姓也不答應,老蔣一看沒有辦法了,只好表示要堅決抗日。於是,我們這些流亡請願的學生就被南京政府編入了戰地服務訓練團,反正是吃國民黨的糧,幹共產黨的事。

上海失守,南京眼看就要保不住了,訓練團就往江西撤退。到了南昌,同學們商量決定幹一些具體事情。我們和新四軍駐南昌辦事處聯繫,把我們的想法說了。辦事處很支持我們,就把我和葉群介紹到由雷潔瓊領導的江西婦女生活改進會工作。那是一個進步的抗日團體,裡邊有國民黨,也有共產黨。我的職務是江西豐城縣婦女生活改進會副組長兼保育院院長,主要任務是組織婦女慰勞傷員,支援抗戰。

在江西大概幹了一年,經我再三申請,黨組織批准我到延安。就這樣,我和葉群又一起結伴來到延安。

到了延安以後,先被分配到黨校學習,後來又轉入女大學習併兼任支部工作。女大畢業後,組織上讓我擔任女大長征女幹部班指導員。以後,我又參加了清澗縣民主選舉工作。到了1941年,我被調到西北局延安縣任組織部長,我就是在那裡認識的賀龍。

“薛媽媽,休息一下喝口水吧。”採訪已經近一小時,聽到薛媽媽說到賀龍,我便打斷了老人家的話。她和賀龍的故事是我們採訪的重點,我想讓老人家休息一下。薛媽媽起身上了一趟衛生間,我很擔心她走進裡屋發現機器。我的擔心是多餘的,從衛生間出來,她沒有回臥室,而是徑直返回到沙發坐了下來,端起杯子喝了一口水,便對我說:“姚言同志,咱們繼續吧。”

“您不累嗎?”我問。畢竟是老人,很擔心她的身體。她搖搖頭:“不要緊,剛才咱們說到哪兒啦?”“您在延安認識了賀老總,怎麼認識的?後來怎麼結婚的,能講詳細一點嗎?”我說。“好。”那是薛媽媽今生今世銘記在心的經歷,她不用想就接著講述起來……

賀龍夫人薛明自述︱《忠貞——開國元勳的夫人們》

取材於歷時七年拍攝的同名大型文獻紀錄片

揭秘16位共和國開國元勳夫人們的人生軌跡

書名:忠貞——開國元勳的夫人們

書號:ISBN 978-7-01-008711-5

定價:68.00元

出版日期:2018.6

內容簡介

本書基於影視導演姚賢玲通過整整7年拍攝的同名大型文獻紀錄片《忠貞》,用紀實文學的文學形式忠實地記錄了16位共和國開國元勳的夫人們的人生軌跡。作為追求真理、尋求民族解放的這樣一群有志女性,她們或出生家境貧寒,或出生豪門,但是,為了一個共同的理想,她們在中國革命激流的搏擊中,逐漸成長為一名堅定的共產主義戰士,一名成熟的革命者,一名中華民族的優秀兒女,她們以堅定的步伐,義無反顧地緊緊跟隨丈夫,在逆境中對丈夫忠貞、對革命忠貞,榮辱與共,風雨同舟,為的都是對民族解放、國家富強的偉大復興的夢想。

姚賢玲(筆名姚言、姚遠、姚蘭兒),影視導演、製片人、編劇,其主要電視劇作品如《娃娃天地》《普通犧牲者》《飛鏢奇情》《她從霧中來》《在法律面前》《有一個稅務官》《四妹子》等,並均在央視一套播出;電影作品如《開採太陽》《月光戀》《十三根金條》等;重大題材大型文獻紀錄片如《忠貞——開國元勳的夫人們》《走進小康》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