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個「關鍵字」——達州市達川區人行道路面塌陷災害搜救回顧


4個“關鍵字”——達州市達川區人行道路面塌陷災害搜救回顧


10月7日下午2時30分左右,達州市達川區東環路103號濟民醫院大門口人行道突然發生塌陷,路面形成一個約10平方米的大坑,4名行人瞬間陷落。

4個“關鍵字”——達州市達川區人行道路面塌陷災害搜救回顧


9日下午3時50分,隨著最後一名陷落困群眾被尋獲,這場歷時近50小時,共動員省內、市內20餘支專業救援隊伍400餘人參與,投入大型機械設備100餘臺的大搜救至此告一段落。

災害導致4名被困人員不幸身亡。儘管沒有創造出人們所期待的奇蹟,但縱觀整個搜救過程,無論是組織動員還是執行實施都值得總結回顧。

快!各方力量迅速抵達災害現場

世間萬物,唯快不破。災害救援更是“時間就是生命”。

一般來說,救援界認為,災難發生之後存在一個“黃金72小時”。在這段時間內,被困人員存活率極高。救援人員的每一分努力,都會讓被困人員多一分生存的希望。

反應迅速,在此次災害救援中體現得尤為突出。


4個“關鍵字”——達州市達川區人行道路面塌陷災害搜救回顧


7日是國慶節長假的最後一天。儘管當時仍然處於假期內且正下著雨,但災害發生後僅8分鐘,達川區消防大隊官兵即趕到現場展開營救。達州市、達川區兩級黨委、政府主要領導均在第一時間作出重要批示並及時趕赴現場坐鎮指揮。

而隨著險情的不斷變化,省安監局煤礦搶險排水站、省建築科學研究院、核工業西南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省煤田地質局一三七隊、華鎣山煤業廣能集團救援隊、市安全生產應急救援支隊、市消防支隊、市水利電力建築勘察設計院、巴山救援隊、藍天救援隊、漁民救援隊等20餘支專業救援隊伍也先後攜帶機械和裝備緊急趕赴現場投入救援。

這些隊伍不僅召之即來,而且來之能戰。

正面臨改革調整的市消防支隊官兵,一直堅守現場,集體錯過了9日上午10時舉行的消防部隊移交應急管理部交接儀式,用實際行動展現了消防官兵永遠不變的軍魂。

達川區消防大隊南外鎮中隊副中隊長鬍林江是第一批趕到現場的消防員之一,曾在下到坑中偵察時遭遇二次塌陷,泥土、石塊快速下沉。他和戰友差點掉入坑中,幸好身上繫著保險繩,加上反應快才化險為夷。當天晚上,挖掘機在地下大約六七米的位置還發現了當時掉落坑中的一根保險繩。

市安全生產應急救援支隊的領導和隊員先後8次冒險進入地下涵洞查勘,為救援提供了涵洞的水流和受損情況等重要數據信息。

10月7日晚,指揮部在分析地下情況時,支隊長尹東勝主動請纓帶隊從500多米外的下游涵洞入口進入地下進行查勘。當有同志提出涵洞修建時間較長,再加上出現了垮塌,人員進入危險性較大時,尹東勝說:“地下情況不弄清楚,地上的救援心裡始終就沒有底,為了救援必須要冒一點險。”

正是由於黨委政府和相關救援力量快速反應、果敢堅決,搜救工作才得以在最短時間內有序展開、有力進行。

難!塌陷區域最深達15.6米

塌陷災害的救援是一個世界性難題。不僅被困人員死亡率較高,而且救援的人力物力投入也特別巨大。在地下環境極其複雜的情況下,搜救所面臨的重重困難更是可想而知。


4個“關鍵字”——達州市達川區人行道路面塌陷災害搜救回顧


相較於一般的道路塌陷災害救援,此次塌陷區域周邊房屋密集,且屬於高填方地段、土質鬆軟,不僅地下環境異常複雜,既有下水道、燃氣管道、高壓電線、通信光纜等管線,底部還有修建於90年代末的近6米高石砌涵洞。

經測量,塌陷區域最深達到15.6米,加之地下涵洞經過經年累月的雨水浸泡、沖刷出現了坍塌受損,不僅給被困人員位置的確定帶來了困難,而且還對救援人員安全帶來極大風險。

在人工搜救無法實施的情況下,為便於大型機械作業展開,現場開挖面積達到500餘平方,清運土石方上千方。

這也是為什麼這個看似普通的塌陷,需要動員如此巨大的救援力量,搜救持續接近50小時,被困人員無一生還的最直接原因。

儘管救援面臨著重重困難,但“千方百計搶救被困人員,嚴防次生災害發生”一直貫穿著整個搜救的全過程,並擺在了最重要的位置。

市消防支隊政委高明月說,塌陷發生當日下午5時許,生命探測儀就無法探測到被困人員的生命跡象了。但救援指揮部並沒有就此放棄,而是加緊組織力量不眠不休、連續奮戰,想盡一切辦法搜尋被困者。

險!涵洞積水一度超7萬方

救援過程中,除了消防官兵進入塌陷區域遭遇第二次坍塌的重大險情之外,塌陷區域的涵洞被堵塞,上游接近8平方公里的城市地下管網出現了高達7萬餘方的積水,形成了巨大堰塞體。如果不及時採取有力措施進行處理,勢必造成爆管等重大險情,直接威脅到城市的安全。上游地下形成的堰塞體,不僅給救援工作帶來很大的難度,而且造成巨大的安全隱患。

“堰塞體一是可能造成一定範圍的涵洞拱頂垮塌,並導致公路路面垮塌。二是,如果堰塞體一旦衝開,水量產生的巨大壓力還會造成下游涵洞垮塌。三是救援現場挖開以後也可能出現水體上湧,導致拱頂、救援基坑和作業面垮塌的嚴重問題。”市水利電力建築勘察設計院總工程師蔣建成說。

此外,塌陷區域緊鄰濟民醫院所在的大樓,大面積的土石方開挖還將對大樓的地基產業影響,直接威脅到大樓主體安全和救援人員的安全。

對於面臨的險情,救援指揮部不僅當即決定暫停上游部分區域的供水,還迅速從成都、廣安等地調來了大型抽水設備和救援力量對涵洞上游積水進行了抽排,使水位降到了安全範圍以內。

針對塌陷區域緊鄰濟民醫院所在的大樓的安全問題,省煤田地質局一三七隊派出專人攜帶設備全時段進行了監測,數據的上報隨著挖掘範圍的擴大由起初的30分鐘一次到後期的5分鐘一次,從而消除了地面和地下搜救人員對於大樓主體安全的顧慮,確保了搜救順利進行。

準!11次會議研判助力科學決策

災害發生後,市區兩級迅速成立了搶險救援指揮部,對災害救援進行統一指揮調度。

據統計,在近50小時的救援過程中,指揮部先後組織召開了11次指揮部會議,深入聽取專家的意見建議,集體對險情進行研判,對方案進行討論。


4個“關鍵字”——達州市達川區人行道路面塌陷災害搜救回顧


與此同時,指揮部成員在現場還不斷根據搜救進度和各方反饋情況,同專家一起對搜救方案進行臨機修訂。

專家的意見和集體的研究討論,不僅為救援的科學決策提供了有力保障,而且還為救援力量通力配合、步調一致、快速徹底執行指令凝聚了思想共識。

既敢於擔當適度冒險,又做好充足應急準備。事實證明,救援指揮部在搜救過程中作出的所有重要決策都是科學、準確、有力的。市水利電力建築勘察設計院總工程師蔣建成說:“這次救援工作能夠順利開展,沒有走任何彎路就達成了目的,與指揮部實施精準指揮,救援力量精確執行分不開。”

(達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羅丹 特約記者 陳小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