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北體育館9月改造!馬拉松10月開跑,途賞錦江、綠道……

城北體育館

9月啟動改造

預計明年底主體竣工!

2018成都國際馬拉松賽

10月開跑

線路將有望進入主城區!

8月28日,成都市體育局相關負責人上線值守《成都面對面·黨風政風熱線》。

打造國際賽事名城

哪些重大賽事活動會在近期舉行?

賽事場館規劃建設又有哪些新進展能看到?

...

一系列市民關心的體育發展熱點話題,逐一展開。

城北體育館9月改造!馬拉松10月開跑,途賞錦江、綠道……

△圖據網絡

重大賽事活動

競賽處處長楊慎微:今年下半年將舉辦各類各級體育賽事35項次,其中國際賽事13項次。

  • ATP250成都網球公開賽
城北體育館9月改造!馬拉松10月開跑,途賞錦江、綠道……

9月22—30日

四川川投網球中心

——將有來自世界排名第六的南非選手安德森,排名13、14位的西班牙球員布斯塔和意大利球弗戈尼尼參賽。同時中國第一位大滿貫青少年單打冠軍吳一丙,也將第二次參加本次比賽。

城北體育館9月改造!馬拉松10月開跑,途賞錦江、綠道……

△圖據網絡

世界體育舞蹈節

9月8—9號

都江堰市龍飛體育館

——將來自全世界100多個國家及1000餘名體育舞蹈頂級選手參與。(每年一屆,至今已有9屆)

城北體育館9月改造!馬拉松10月開跑,途賞錦江、綠道……

△圖據網絡

女子乒乓球世界盃

9月28—30日

成都市省體育館

——將來自世界排名前16的頂級選手:包括丁玲、劉詩雯、成都培養出來的世界冠軍朱一玲等參賽。

城北體育館9月改造!馬拉松10月開跑,途賞錦江、綠道……

△圖據網絡

2018成都國際馬拉松賽

擬於10月底

——今年馬拉松賽事規模、路線等將全面提檔升級。我們會嚴格按照世界大滿貫聯盟和中國田徑協會對馬拉松比賽的標準和要求,組織開展籌備工作。

線路規劃:按照展示城市歷史文化,凸顯城市現代時尚地標這個原則來規劃線路。現在主城區、高新區、天府新區線路都會規劃進去。沿線途徑府南河、天府綠道等。我們正會同市公安部門等相關部門做具體方案規劃。初步確定的線路方案會從老城區向新城區延伸。待最終市政府批准以後,向社會公佈。

報名時間:9月中旬

城北體育館9月改造!馬拉松10月開跑,途賞錦江、綠道……

△圖據網絡

場館規劃建設

計劃財務處處長藍瑾 :

  • 天府奧體城整體設計方案
  • 正在開展全球設計方案徵集工作!
  • 9月啟動城北體育館施工
  • 預計明年底實現主體竣工!

賽事場館規劃:

目前我市已經規劃形成了以天府奧體城為主要載體的“一城兩區多點”的賽事場館佈局規劃。

“一城”主要是天府奧體城。選址在空港新城,包含了三岔湖,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的部分區域,總規劃面積達到了86平方公里,是一個系統工程。

“兩區”主要是依託現代五項賽事場館為基礎的南部場館區,和以規劃為國際足球中心和冰籃球館為基礎的北部場館區—鳳凰山體育中心。

“多點”是利用現有的省市高校和部分區縣的大型場館為基礎,佈局不同體育項目的賽事場館,形成一個賽事場館群。使其具備大型綜合性運動會、國際頂級單項賽事承辦能力、相關運動項目國家級訓練基地建設能力的體育場館設施體系。

城北體育館9月改造!馬拉松10月開跑,途賞錦江、綠道……

△圖據網絡

城北體育館9月改造!馬拉松10月開跑,途賞錦江、綠道……

△圖據網絡

賽事場館推進:

制訂完成了《天府奧體城三年行動計劃》。結合當地城市建設,來推進體育場館的建設。目前已經啟動了道路和綠化等基礎工程。在環湖濱江路完成以後,就可以作為馬拉松或山地自行車的賽道。

啟動了成都體院的遷建工作。空港新城範圍內佈局了賽事場館、競訓場館和全民健身場館。根據整個東進空港新城的城市建設來制訂相關場館設施的具體實施計劃。

重點場館進展:

天府奧體城正在開展全球設計方案徵集工作!

目前面向全球徵集城市整體設計方案,包括了一個12平方公里的核心賽事場館區。整個大型體育場館的佈局是融入到整個新的城市建設中來的。

今後主場館一旦建成,周邊的配套肯定是同步建設的。具體有怎樣的場館,會根據今後賽事的申辦和未來空港新城的城市建設和招商引資做詳細計劃。

城北體育館9月改造!馬拉松10月開跑,途賞錦江、綠道……

△圖據網絡

城北體育館9月改造!馬拉松10月開跑,途賞錦江、綠道……

△圖據網絡

城北體育館改造,九月啟動!

城北體育館是一個老舊場館的改造提升,立足恢復其體育功能,同時要承擔競訓項目,包括排球、武術、跆拳道等項目。目前,項目已經進入施工、監理招標的公示階段,預計9月就會啟動改造。預計明年底,實現主體竣工。

城北體育館改造以後,可以承擔中小型的體育賽事。比如我們的“世界舞蹈大賽”就會有了專門的場館。

在完成了基本競技訓練任務以後,城北體育館會向周圍群眾免費低收費開放,方便周邊居民就近開展全民健身活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