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里:曾經的江蘇四大米市|蘇州大米,江南味「稻」

同裡:曾經的江蘇四大米市|蘇州大米,江南味“稻”

通常現在說起同裡鎮,都是說它是江南六大古鎮之一,古鎮內家家臨水,戶戶通舟,由49座橋連接,經宋元明清一路下來還依然保存完好。從一遺一街、二故二園、三堂三橋到退思園,同裡的確很是不同,可謂是過去中國漫長封建社會里的一處世外桃源,路無車馬聲、人家盡枕河。

同裡:曾經的江蘇四大米市|蘇州大米,江南味“稻”

同裡舊稱“富土”,唐初改為“銅裡”,宋時將舊名拆字為“同裡”,是名副其實的魚米之鄉。由於湖蕩眾多水土肥美,這裡有取之不盡的各種豐富水產,也是自古以來就有譽美之稱的“糧倉”。

更因地處水網地區,陸路交通不便,歷史上少有兵燹之災,故地主豪紳、名門望族較為集中,其田地分佈在周圍各鄉,近在當地,遠至蘆墟、車坊、青浦。每逢新谷登場,倉滿囤滿,因此米業成了同裡歷史悠久、實力最雄厚的行業。據嘉慶《同裡志》記載,自清代以來逐漸形成發達的米市,最興旺時達七十二家,為全縣之冠,列松陵甲鄉。

同裡:曾經的江蘇四大米市|蘇州大米,江南味“稻”

早在清末民初,同裡已開始用柴油機、電動機等比較先進的動力碾米,加工能力大大提高。而米業的興起,也帶動了商業的繁榮,形成了方圓數十里的商貿市場。商業街東自新填地,西至西埭,全長三里地,上下街店鋪連著店鋪,集六十多種行業、六百餘家商號,名店大號比比皆是。商販紛至,百舸爭泊,市河堵塞,街道摩肩,人聲沸騰,早晚不息,其輻射至莘塔、周莊、北厙、車坊等四鄉八鎮。隨著資本主義經濟的漸漸崛起,在相互競爭、併吞的過程中,小米行紛紛倒閉,大米行規模日益擴大。

同裡:曾經的江蘇四大米市|蘇州大米,江南味“稻”

民國7年,同裡有15家較大的米行。根據“牙帖”也就是我們現在的營業執照規定,米行具有收購、貯藏、加工、運輸等合法經營權利。多數米行資本充足,均能貯藏上萬石糙米,個別則可貯藏數萬石。實力雄厚的米行,還自備船隊,在上海租設倉庫。

民國13年的“齊盧戰爭”時,南北通往上海的交通阻塞,唯同裡至上海的水路暢通,同裡米商趁機將大米突擊拋往上海,年運大米約1500船次,獲利倍增。由此,同裡米商名聲大震。

同裡:曾經的江蘇四大米市|蘇州大米,江南味“稻”

《同裡志》的記載說,民國15年2月,同裡七十二家米行中庫存糙米十一點五萬石。民國17年,同裡鎮較早的成立有田業公所和米業公所。日軍侵佔期間設於財神堂,抗戰勝利後設在三陽田錢宅;米業公所於民國19年前建所,公所設在新填地東新橋南堍,並備有當時頗為先進的消防設施,澤被全鎮。到抗戰前,同裡尚有源豐、大豐、東廣豐、西廣豐等八家大米行和很多家小米行,與無錫北塘、江都仙女廟、上海南市並稱為“江蘇四大米市”;同裡大米除了縣內銷售外,每年運往上海等地約為五六十萬石,值銀300餘萬元;尤其是同裡出產的白粳,在上海米市特標“蘇同白”,約佔舊上海全年食米供應的十二分之一,曾遠銷海外。

同裡:曾經的江蘇四大米市|蘇州大米,江南味“稻”

抗戰時,同裡淪陷,米業關閉較多,為了發展米業,民國29年,同裡20餘家米行組織了糧業公會。抗戰勝利後,先後有20多家小米行復業,但因資金不足,利潤甚微,直到解放前夕,米行日漸式微,風光不再。

解放後,同裡的鎮區面貌基本保持了原狀,只是把寺廟、祠堂等建築改為糧庫。二十世紀六十年代起,工廠佔用了部分古建築。現在恢復修建的古鎮和發展中的同裡,其實仍然是以傳統的水稻種植、水產品養殖為主,成為典型的江南“魚米之鄉”。

同裡:曾經的江蘇四大米市|蘇州大米,江南味“稻”

偏於鎮角的耕樂堂的後面,那座磚和水泥砌成的大糧倉,巍巍然,峨峨然,風雨無阻風雨滄桑的矗立在,依稀往事逸聞,默默敘述這一切的雲煙過往。這還是上個世紀“備戰備荒為人民”的年代的建築,很有時代特點,且保存完好,是個不可多見的不是景點的景點。

同裡:曾經的江蘇四大米市|蘇州大米,江南味“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