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核動力艦船,爲何沒有核動力飛行器?飛行器實現核動力談何容易


有核動力艦船,為何沒有核動力飛行器?飛行器實現核動力談何容易


核技術自二戰結束後,在冷戰中一直被髮展壯大,核反應堆擁有續航時間長,節省空間等等優點,對於艦船來說,這一項技術非常適合需要在廣闊的大洋上連續作戰的艦船,美國率先在艦船上應用核技術,核動力航母使美國海軍一直稱霸到今日,而隨後蘇聯也將這種技術應用到艦船上,搞出了核動力巡洋艦等一些艦船,說到連續作戰,飛機也是跟艦船一樣,特別是對於轟炸機來說,戰機需要在空中連續作戰,作戰距離也依照戰爭規模有遠有近,而轟炸機需要從本土直接飛行到敵方領土進行轟炸,航程遙遠,空中無處補給燃油,飛機有著跟艦船一樣的問題,如果給飛機使用核動力,那麼飛機就不會受到航程限制,可以施展更多戰術戰略,那為何一直到現在也沒有核動力飛行器服役呢?使用核動力,並不只是在圖紙上畫畫而已,還有多方面因素的制約,想讓飛行器實現核動力,直到現在都非常難,談何容易。


有核動力艦船,為何沒有核動力飛行器?飛行器實現核動力談何容易


在歷史上,的確存在過核動力飛機,冷戰時期的蘇聯就利用TU-95M轟炸機改裝出了一架核動力版的TU-95LAL,這架飛機採用4個NK-14核渦噴發動機,為了給這4個發動機提供動力,這架TU-95M的一個彈倉被改裝成了反應堆,雖然動力問題解決了,但是隨之而來的又是一系列的問題,首先,核動力雖然帶來的無限續航的能力,然而副作用核輻射也接踵而來,為了解決核輻射的問題,蘇聯人對核動力循環方式做了不少改進,但無論哪種改進,飛行員都將承受人類無法承受的輻射級別,那麼這樣只能對飛行員進行保護,比如將整個駕駛室用鉛板包住,保護飛行員不受核輻射汙染,那麼這樣飛行員視野基本為0。這架戰機雖然可以繞地球赤道飛80圈,但是一系列問題無法解決,以及飛機墜毀後帶來的巨大輻射讓蘇聯人不得不放棄了這架飛機。


有核動力艦船,為何沒有核動力飛行器?飛行器實現核動力談何容易


對於轟炸機,核動力還有點可能性,而對於小小的戰機,巨大的核反應堆戰機根本別想裝上,就算是現在,核反應堆小型化的技術仍未解決,而小小的戰機也無法解決隔離輻射效應等等一系列上文提到的問題,而飛機這種使用適當燃料就可達到目的的武器,根本沒有必要去使用核動力,所以不論現在,還是將來,出現核動力飛機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畢竟冷戰期間美蘇早就驗證過這種飛機的可行性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