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啥飛彈能擊中高速飛行的來襲飛彈,卻擊不沉碩大的航母?

早在上世紀40年代時,導彈便已經問世,最早的導彈是德國研製出來的V-1型導彈,該型導彈最初只作為一種遠程炮彈使用,準星較差。但是這種導彈卻是現代導彈的開端,二戰之後,美國、蘇聯等多個國家先後成功研製出導彈。

導彈因為射程較遠,精準度以及殺傷力較高,成為現代化軍隊必不可少的武器裝備。隨著科技的發展,導彈的種類也越來越多,地地導彈、地空導彈、空空導彈以及反艦導彈先後問世。美國的愛國者導彈以及俄羅斯的S-400防空導彈,除了能夠打擊敵方戰機之外,甚至可以攔截來襲導彈。


為啥導彈能擊中高速飛行的來襲導彈,卻擊不沉碩大的航母?


那麼為什麼導彈連飛行速度達到幾倍聲速的來襲導彈都能擊中,卻沒有導彈擊沉航母的先例呢?要知道航母不論在體積還是速度上與來襲導彈根本不是一個級別。


為啥導彈能擊中高速飛行的來襲導彈,卻擊不沉碩大的航母?


首先,大家都知道,航母本身並沒有多強的防禦能力,但是航母從來不會單獨行動。以美國為例,美國航母不論去哪,身邊都有著一大群“帶刀侍衛”,這些侍衛包括護衛艦、巡洋艦、宙斯盾驅逐艦以及在水面下的潛艇。

這些艦艇會不僅擔負著既定的作戰任務,還擔負著航母的保護工作。航母的外層防禦主要由預警機和宙斯盾驅逐艦負責,來襲導彈還未接近航母戰鬥群就會被偵察到,然後宙斯盾艦攜帶的防空導彈可以預先實施攔截,如果攔截失敗,導彈接近航母的時候,軍艦上還會有近防系統進行二次攔截。


為啥導彈能擊中高速飛行的來襲導彈,卻擊不沉碩大的航母?


那麼如果再次攔截失敗呢?這就要說到負責內層防禦的護衛艦,護衛艦一般不會離航母太遠,導彈攔截失敗的時候,他們就會充當航母的擋箭牌,主動為航母擋下來襲導彈。事實上,大部分反艦導彈連第一輪攔截都通不過,更別提擊中航母。

再有就是,航母都是使用特殊鋼材製成的,一般的攻擊很難擊沉航母。之前,美軍甚至用核武器做過攻擊航母的實驗。實驗的結果是,航母雖然損傷嚴重,卻沒有沉沒,航母的抗擊打能力可見一斑。


為啥導彈能擊中高速飛行的來襲導彈,卻擊不沉碩大的航母?


最後就是,之所以沒有導彈擊沉航母的先例,是因為沒有哪個國家敢輕易招惹一個航母大國。美國幾十年來,發動的多場戰爭都有航母的參與,但是卻沒聽過哪個國家敢貿然攻擊美國的航母。

綜上所述,大家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從來沒有聽說過,航母被導彈擊沉的案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