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書記說:雷鋒精神是永恆的!

总书记说:雷锋精神是永恒的!

秋風習習,蒼柏巍巍。28日上午,正在遼寧省考察的習近平總書記乘車前往撫順市。撫順是雷鋒的第二故鄉,也是雷鋒精神的發祥地。習近平向雷鋒墓敬獻花籃並參觀雷鋒紀念館。一件件實物、一幅幅照片、一段段文字,記錄著雷鋒不平凡的短暫一生。

总书记说:雷锋精神是永恒的!

習近平:雷鋒精神是永恆的

習近平說,雷鋒是一個時代的楷模,雷鋒精神是永恆的。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要不斷闖關奪隘,也需要更多的時代楷模。積小善為大善,善莫大焉,這和我們黨“為人民服務”、“做人民勤務員”是一脈相承的。我們要見賢思齊,把雷鋒精神代代傳承下去。學習雷鋒精神,就要把崇高的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質追求融入日常的工作生活,在自己崗位上做一顆永不生鏽的螺絲釘。

总书记说:雷锋精神是永恒的!

△雷鋒紀念館全貌(央視記者航拍)

習近平總書記讓我們見賢思齊,把雷鋒精神代代傳承下去。

尋找“雷鋒”這兩個字歷久彌新的印記,讓我們一起追尋雷鋒精神。

雷鋒班

雷鋒生前所在部隊有一個雷鋒班,時至今日,能成為雷鋒班的戰士絕對是一種至高的榮耀。

進入雷鋒班首先要駕車技術過硬,雷鋒班的戰士們每個人都會雷鋒發明的六根木棍倒車技術。此外,文化知識、政治素養、身體素質等都要過硬。還有就是演講與口才,因為他們要接待全國各地的來訪者,為大家講解雷鋒精神。

這個班至今還珍藏著老班長雷鋒傳給他們的10件傳家寶:雷鋒讀過的《毛澤東選集》、雷鋒製作的節約箱、雷鋒開過的第13號汽車、雷鋒雨夜送大嫂用的雨衣、雷鋒用過的槍、針線包和理髮工具等。

雷鋒班第21任班長李桂臣說,學習雷鋒很簡單,就是從最點滴的小事做起,做最真誠、最希望看到的那個自己。

雷鋒面

清湯下麵條,外加兩個荷包蛋……今天,每個到雷鋒生前所在部隊學習交流的客人,都能吃到這樣一碗麵。很多人親切地稱其為“雷鋒面”。

总书记说:雷锋精神是永恒的!

(網絡配圖 圖文無關)

1962年2月的一天,雷鋒的同鄉、工友易秀珍與雷鋒久別重逢。這天,易秀珍給雷鋒做了一碗麵條,麵條裡放了兩個荷包蛋。雷鋒吃了一個,給她留了一個。當時國家正值困難時期,一碗荷包蛋面,是易秀珍所能拿出的最寶貴的食物。6個月後,年僅22歲的解放軍戰士雷鋒因公殉職。

時光走到今天,年逾古稀的易秀珍老人指導戰士們再次做起了“雷鋒面”。幾十年過去了,這碗麵的味道依舊如故,一如雷鋒精神永遠保持著光與熱。味道融在齒間,駐在心底,面香四溢中是一種精神的久久駐留。

沉甸甸的味道是思念,更是閃亮的初心。

雷鋒帽

总书记说:雷锋精神是永恒的!

雷鋒帽是中國人民解放軍55式冬常服中的棉帽,帽子上還有一顆閃亮的紅色五角星。近些年來,在時尚嗅覺敏銳的年輕人中間,一股“雷鋒熱”又悄然興起:搪瓷水杯、軍綠挎包等各種印有雷鋒頭像的產品受熱捧,而最“火”的就是雷鋒帽。

從小聽著雷鋒故事長大的80、90後,把雷鋒形象融入到生活潮流中,以一種全新的形式,帶進大眾的生活,符號化的背後是一個平凡的屬於我們的雷鋒,以及我們都可以學習的最真實樸素的精神。

雷鋒日

总书记说:雷锋精神是永恒的!

1963年3月5日,毛澤東主席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在《人民日報》發表。此後,全國廣泛開展學習雷鋒的活動。每年的3月5日被定為學雷鋒紀念日。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紀念日只是一種提醒,它讓雷鋒精神世代傳承,深入中國人民的血液,變成一種自覺的習慣和一份民族的自信。

总书记说:雷锋精神是永恒的!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去”。這是最廣為傳頌的一段雷鋒日記,雷鋒精神其實不遠,就像總書記說的那樣,學習雷鋒精神,就要把崇高的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質追求融入日常的工作生活,在自己崗位上做一顆永不生鏽的螺絲釘。

总书记说:雷锋精神是永恒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