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汾門下」成語的誕生地——稷山紫金山遺址保護和開發

廉廣鋒調研稷山紫金山遺址保護和開發

“河汾門下”成語的誕生地——稷山紫金山遺址保護和開發


9月13日,稷山縣縣委書記廉廣鋒帶領稷山文旅中心及化峪鎮等有關人員來到紫金山一帶就紫金山的保護和開發進行調研。副縣長郝冰參加調研。

紫金山位於稷山西北方向,化峪鎮境內,因山上有一座“飛雲洞”而盛名,相傳是隋末大儒王通當年隱居講學的遺蹟。在化峪鎮佛峪口支村委幹部的帶領下,廉廣鋒等先後考察了“一線天”、“天門”、“米湯鍋”等遺蹟景觀,聽取了嚮導蘇小反就紫金山一帶黃龍洞上院和下院、皇覺寺院等歷史傳說的介紹。

“河汾門下”成語的誕生地——稷山紫金山遺址保護和開發


廉廣鋒指出:紫金山上包括“飛雲洞”在內的古蹟景點,要採取有力措施進行保護,千方百計把這些歷史瑰寶保存下來、保護起來、傳承下去。要求稷山文旅中心在加大保護力度的同時,嚴厲打擊偷盜、損毀、破壞文物的違法行為,加強對周邊群眾的安全教育,提高廣大群眾文物保護意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