漵浦地|遠山的呼喚

溆浦地|远山的呼唤

編者按1968年,毛主席發出指示:“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很有必要。”當年風華正茂的知識青年響應號召深入農村,如今他們雖然都是花甲之年,但是那段知青歲月在他們心中留下的印跡永遠不會磨滅。知青歲月裡每一個故事都折射當年的時代印記,令人回憶,引人思索,給人啟迪。這段歲月對於知青來說,是一種意志力的磨練,一種痛苦中的成長,一種精神上的昇華。

溆浦地|远山的呼唤
溆浦地|远山的呼唤

遠山的呼喚

——寫在知青下放50週年之際

肖漢文

1968年,我們漵浦縣城幾所中學的54位高初中同學,響應毛主席“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的號召,揹著行囊帶著幾分稚氣,先後下放到河底江公社太平大隊,我們分別被安排在9個生產隊。

太平大隊是一個美麗的地方,背靠紫金山,面對三都河,一條小溪從村中靜靜地流過。這裡的民風淳樸,村民豪爽,我們下隊落戶,就感覺來到自己家裡一樣,沒有陌生感。

溆浦地|远山的呼唤

第4生產隊部分知青合影

黑衝崖上挑石灰

我們8個男同學2個女同學被安排在第10生產隊,這個生產隊小地名叫清水江,歷來不發人,記得下放那年,生產隊只有12戶58人。社員們一見到我們斬齊一幫青年後生,好高興,都說“我齊家(我們)隊上加棒勞動力了,要發了”。

我們是12月份入隊的,正當備耕時期,隊裡一樁當緊農活就是備足石灰,待來年種田做用。挑石灰是個苦力活,從清水江到黑衝石灰窯,足足有10裡山路,隊裡要求每人每天完成5擔任務。我們城裡伢兒女兒雖然年輕,但缺乏鍛鍊,體力不足,冒經場合。挑5擔石灰,來回要走百把里路,每天都要天不亮起床。

第一天,大家摸著黑,心急火燎直奔石灰窯,我們年輕人睡眠多,走上一兩里路了,還睡意朦朧,高一腳低一腳往前撞,趕到窯上,天才矇矇亮,只見人頭攛動,幾十人爭先恐後搶裝石灰。我們城裡學生伢兒哪有鄉里農民手腳麻利,半天也輪不到我們,一個個急得團團轉。這時,隊長陳仁義笑嘻嘻地說:“同學們莫急,慢慢來,操本事才開始”。話音剛落,又對旁邊的農友們喊道:“你們莫要先走,都來幫知青同學裝石灰,齊家(大家)一起走”。接著陳隊長又提高了嗓音說:“知識青年是毛主席派來的,他們離開城市,離開父母,來到我清水江,就是我齊家的親人,我齊家冒關心他們,就是對毛主席不忠,也對不起他們的父母!真個冒關心他們,我齊家還算條人嘛!”聽著陳隊長這番豪氣動情的話,我們心裡湧起一股股暖流,感動得想哭。在場農友們在陳隊長啟發下,都熱情來幫我們裝石灰,大家很快就一起上路了。長長的隊伍迎著冬日早晨的暖陽,身影拉得好長好長。

一天石灰挑下來,腰痠腿痛,精疲力盡。陳隊長和鄉親們都知道知識青年搞恰虧了,他特意交待老婆給知青準備了黃鱔燉豆腐,還安排燒了滾燙的熱水給知青洗澡泡腳。夜深了,隊長還帶著幾個老鄉來一個個看望,問腰腿還痛不痛?被子睡著冷不冷?還給鋪蓋單薄的同學加了棉被。我當時身體差,一天下來受不了,趟在被窩裡哭了,陳隊長看到了,趴在我耳朵邊輕輕對我說:“莫哭了,明天少擔一回,挑輕點。回去莫跟大人講做事恰虧,大人難擔心啊,要得嗎?”聽著隊長這麼一說,我眼淚流得更厲害了,默默地連連點著頭。

溆浦地|远山的呼唤

崗東界上擔枋板

清水江,小溪水很清,村民格外親,老鄉很清苦,隊裡也特別清貧。我們剛下隊住的房子很破舊,真是“夏暖冬涼”。陳隊長看在眼裡記在心裡,年底請我們吃團年飯時,正兒巴經地對我們說:“同學們,你們恰虧了,看到你們冒得個好住處,我心裡更急,等開年把陽春擺清么哈,我帶你們去崗東界上擔枋板,給你們修幢新屋,讓你們冬暖夏涼,也舒服點。”

陳隊長叫陳仁義,遠遠近近都稱他仁義大哥。做人做事是實實在在,說一不二。第二年早插後,就帶著隊裡強壯勞力,和我們知青一起,徑直趕往60多里外的崗東公社公雞大隊,為知青蓋房子去挑枋板。

溆浦地|远山的呼唤

河底江公社太平大隊第10生產隊隊長陳仁義和知青合影,作者站在後排最右。

公雞大隊坐落在漵浦和新化交界的高山峻嶺之中,山高林密,盛產木材。那天隊長領著我們一早就出發,一路走去,山高坡陡,路窄林深,人家也越來越稀少。我們走在林間小路上,聞著草木的清香,聽到忽遠忽近的鳥叫蟲鳴,感覺彷彿來到了世外桃源。一路上,幾個年長的老農,興奮地講著他們早年來崗東的豔情故事。段老爺四十多歲冒抬親,一講起崗東的勁火就來神:“我年輕時擔貨到崗東,阿婆喜歡我年輕又長得彪,忙喊女兒給我篩茶倒洗澡水。”楊副隊長接過話題說:“段老爺你莫吹牛皮了,乾州的姑娘你見過嗎,腰筒細,辮子毛又長,那才叫乖呢。”聽著農友們講勁火,不知不覺也消除了許多疲勞。

溆浦地|远山的呼唤

陳隊長看到路邊杉樹又高又直,很是歡喜,說:“這次就要擔這種好樹鋸的枋片和板子,給知識青年蓋幢像樣的房子,楊隊長、段老爺,你齊家講要得嗎?”楊隊、段老爺和幾個老鄉都異口同聲回答:“要得要得,給知識青年修屋,就要擇最好的材料。”陳隊長接著又講:“知識青年就是魚秧子,放到我清水江來喂,喂大了還要歸到大江大海里去的,將來還要搞大名堂咯。我齊家只有把魚秧子喂成了大魚,等他們操好了本事,才算完成了毛主席他老人家交給我齊家培養知識青年的任務!”

至今,我們雖然沒有做出什麼大名堂,但陳隊長“知青就是魚秧子…”的話語時時響在耳邊,鼓舞了我們一輩子。

麻眼時,我們到了公雞大隊落腳的院子,在煤油燈下,吃著老鄉準備的香噴噴的薯米飯、臘肉和筍子,齊家肚子餓了,吃起來特別香,也特別饞。飯後,主人把我們分送到幾個老鄉家住宿,只有陳隊長還在和他們談著明天的事情。山裡除了木材,還有幽靜的環境,清澈的泉水,一塵不染的空氣,還有那永不厭倦的太陽和月光。累是累了,躺在床上一時難以入眠,腦子裡反覆想著陳隊長“知青就是魚秧子……”的話。

遠近的狗叫聲,床頭小淤桶的大蒜味,特別是床上那趁熱而來的狗蚤和臭蟲,鬧得我一夜沒睡好。

第二天,我渾身沒勁。矇矇亮,按照隊長的安排,我們挑著最好的枋板材料下山,幸虧路上有隊長和農友們的照顧,捱到天黑我終於到了家。

紫荊山上修水庫

在農村,除了春耕、雙搶和冬種外,修水庫就是大事。69年冬天,我們知青和社員們一起來到有名的紫荊山上參加修水庫。

紫荊山水庫是座小型水庫,坐落位置高,渠道延伸長,修建難度大。水庫修建調集了橋江、河底江兩個公社兩千多民兵,上級要求當年建設,第二年配套受益。

分配我們河底江大隊的任務是,新修紅花大隊張氏屋場一段1000米的渠道。這段渠道,處在亂石叢生的陡坡上,修建難度大而且任務特別重。大隊劉書記段隊長帶領各隊隊長多次到渠道工地查勘,研究措施,分配任務,提出明確要求:定任務,定人員,定質量,定安全,定完成時間。渠道工地沒有機械設備,只有簡單的鋼釺、錘子、鋤頭和籮筐筲箕。紫荊水庫河底江公社分指揮部設在我們太平大隊民兵駐地,分指揮部領導要求大家早出工,晚收工,完不成任務加夜工。公社、大隊幹部都深入工地,帶頭參加勞動,不做樣子不躲幹,重活難活親自幹。我們知青也不甘落後,爭著打炮眼,搶著挑重擔。那年冬天特別冷,還不時冰凍,我們穿得很單薄,寒氣侵骨,不著勁做事,清鼻涕就長流。揮起鋤頭挖土,掄起錘子打炮眼,手腳發麻,全身都木木的。經過一段時間的磨練,不少知青同學手打起了血泡、老繭,肩膀磨破了皮,也不叫苦,不怕累,咬著牙繼續幹。

溆浦地|远山的呼唤

為了宣傳鼓動工地民兵的勞動情緒,分指揮部組織了太平大隊工地文藝宣傳隊。宣傳隊配合工地需要,先後排練了白毛女、收租院和一批歌舞節目。劉海濱、方運芝、封潤蓮都是主要演員,加上我們這班吹鼓手和跑龍套的,班子還算整齊,黃家堖宋大哥夜夜在宣傳隊幫忙,點煤氣燈,拉幕布,撿拾行頭,從不知疲倦,你勸他休息,他就包起嘴巴發氣說:“宣傳隊就是你齊家的!”大家悶著肚子笑又冒敢做聲。我們都是白天上工地勞動,晚上排演節目。工地條件差,天當幕,地當臺,煤氣燈盞照舞臺,條件雖不好,但大家排演卻十分認真。

陰曆年前,大雪紛飛,渠道建設進入關鍵時刻,指揮部為了給大家鼓勁,要求宣傳隊演出一場《收租院》。演出那天晚上,天上依然下著小雪,露天舞臺當著風口,格外寒冷。知青宣傳隊員們卻個個精神抖擻,表演認真,臺下社員們站在雪地裡,也看得十分投入。按照劇情要求,不少飾演窮苦農民的演員都穿著單薄的衣褲,光著腳杆演出,當臺上演到地主劉文彩欺壓窮苦百姓時,臺下社員情不自禁地呼起了口號,“打到劉文彩,不忘階級苦!”“解放不忘毛主席,幸福感謝共產黨!”口號此起彼伏,久久迴盪在深夜的山谷中。

太平大隊的工地白天熱火朝天,晚上宣傳隊演戲熱鬧異常,只見工地進度日日攀升,全大隊的渠道工程提前完成了任務。臘月二十八日,指揮部安排大家回家過年。那天雖然天空放晴,路上冰雪仍未融化,下山時,知青同學們個個赤腳套草鞋,一路歡歌笑語。突然間,不知誰放了一嗓子:太陽出來羅哎,喜洋洋來拉羅,接著所有的人都唱起來了,挑起扁擔朗朗扯光扯,上山崗勒羅羅……

溆浦地|远山的呼唤

這歌聲帶著青春的活力,帶著成熟的自豪,帶著今天的艱辛,帶著未來的夢想,帶著對鄉土的眷戀,帶著對鄉親的情份,這歌聲飄灑在遠山之間,迴響起久遠的呼喚……

《漵浦經典》共設六個欄目:漵浦人、漵浦事、漵浦地、漵浦話、漵浦味、漵浦訊。歡迎廣大鄉親們積極參與,一起把《漵浦經典》這個平臺辦得更好!歡迎大家加入漵浦經典微友QQ群:45486737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