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不出戶體驗大自然,雨花台區小行幼兒園將綠色融入孩子童年!

觀察蛹變蝴蝶過程,視頻記錄燕子窩、築建“一米農場”......南京市小行幼兒園多年來一直踐行綠色教育,以課題為抓手,“與綠色同行,給孩子一個綠色童年”為核心,連續四年被評為國際生態學校,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綠色品牌。

觀蝴蝶、看燕子幼兒園內就能體驗大自然

來到小行幼兒園的第一感受就是“綠”,整個學校環境的創設以綠色為主基調,操場被一抹綠色覆蓋,不大的區域內一眼就可以看到排列整齊的綠色植物。綠植旁邊擺放著環保垃圾桶,可供孩子們使用,灑水壺不用時有序地掛在牆上。

學校操場旁邊有個小橘園,橘園內種滿了橘子樹。可別小看這些橘子樹,它們可是玉帶鳳蝶的小窩。據瞭解,這種蝴蝶尤其鍾情在橘子樹上產卵,幼兒園為了培養孩子們觀察自然的習慣,在校內種植了幾棵橘子樹,吸引了一大批玉帶鳳蝶“搬家入住”。小朋友們可以在橘園裡觀察蝴蝶從卵到幼蟲、成蟲、結繭、破繭而出等一系列的過程。

足不出戶體驗大自然,雨花臺區小行幼兒園將綠色融入孩子童年!

為了進一步激發孩子們保護環境的慾望,幼兒園還在學校的一處燕子窩上安置了攝像頭,記錄著燕子生長的過程。幼兒園園長趙孟清告訴記者:“我們可以通過視頻圖像看到小燕子的日常活動,孩子們在觀察的過程中可以瞭解燕子的習性,同時激發他們愛燕子、保護燕子的情感,在日常生活中體驗大自然的樂趣”。

足不出戶體驗大自然,雨花臺區小行幼兒園將綠色融入孩子童年!

從綠色教育到素質教育,將環保融入日常生活

足不出戶體驗大自然,雨花臺區小行幼兒園將綠色融入孩子童年!

由於校園面積不大,為充分利用每個邊角落進行綠色教育,小行幼兒園精心打造了“一米農場”,孩子們搖身一變“小園丁”,拿上鏟子、灑水壺親自體驗種植小麥、油菜花的酸甜苦辣。“孩子們會經歷成功和失敗,但種植的過程可以讓他們明白,大自然是一個循環的過程。植物生長需要水,小麥的生長來之不易,不施肥油菜花就會死去,所以他們會更加節約用水,同時珍惜每一粒米飯”趙園長說。

11月27日是幼兒園的“園本環境日”,從2008年起至今已歷經10屆。每年的“園本環境日”學校都會組織主題活動,歷年主題從節水、節糧到綠色出行、垃圾分類都有涉及,同時學校發動家長和孩子共同設計了環境日標誌“綠精靈”。

綠色是生命之色,綠色教育就是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意識和信念。據瞭解,小行幼兒園的老師們逐漸將“綠色”融入到日常生活教學的每個過程,通過生活化、行為化的指引,從孩子生活習慣和思維認知的各方面培養保護環境、綠色生活的意識。在去年國際生態學校評比中,小行幼兒園被全部五個評委打了滿分,全國範圍內僅有兩所。

營造全區環保氛圍 推進全市綠色校園建設

足不出戶體驗大自然,雨花臺區小行幼兒園將綠色融入孩子童年!

據瞭解,目前雨花臺區共有三所國家級綠色學校,分別是小行幼兒園、亞東幼兒園和雨花臺中學,作為環保推進的先鋒,該區環保局堅持將綠色學校創建工作列入每年環保目標責任制。

雨花臺區環保局局長朱永俊告訴記者:

作為考核項目,環保局明確了推進創建進度。每個季度會召開綠色創建專題分析會,以綠色學校創建為抓手,推進校園環保文化建設,提升廣大師生生態文明理念普及,具體工作方面我們定期聯合區教育局對綠色學校定期走訪調研,併為綠色學校學生送去環保課外讀物,開設了環保課堂,在節能減排以及課程設置方面給予指導。組織學校與學校間學習、觀摩,以此取長補短、共同提高。

據南京市環保局宣教科科長司乃昌介紹,“南京目前有13所國際生態學校,向雨花臺區小行幼兒園這樣的能在全國國際生態學校複查中拿到滿分的全市僅此一家,非常具有典型意義。未來市環保局還將在原先市綠色學校基礎上結合國際生態學校的標準,創建更多綠色學校,繼續保持每年申報省級綠色學校十多所,國際生態學校至少一所的節奏向前推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