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鎮汙水治理必迎來新一輪投資機會,這些汙水處理技術你必須掌握

我國水汙染防治攻堅戰正邁入下半場。近期不少省份仍在密集出臺水汙染防治工作方案和行動計劃,加速補短板成為核心要義。黑臭水體治理仍是水汙染治理的重中之重,尤其村鎮汙水治理壓力仍較大。

農村的汙水分為三類:生活汙水、畜禽養殖汙水、和鄉鎮企業汙水。

1.生活汙水,其濃度和危害相對於其他兩種算是比較低的了,可生化性較高,一般經過簡單的化糞池、氧化塘後CAD濃度就會下降很多,通過環境的自淨基本不會造成太大汙染。當然如果是人口密集型的城鎮還是要上汙水站或小型汙水處理設施的。但對於小型的自然村莊不建議每戶都上一體化的處理設備,農民根本不會去維護,幾年就報廢了。也不建議都上人工溼地,有廢棄土地的可以上,反對將大量農田改造成人工溼地的。

2.畜禽養殖汙水,濃度高,汙染大,大型養殖場還湊合,糞便有的還能收集,至於家庭分散型養殖的處理一直是基層環保管理的難點,沒有太好的方法,目前做的最後的就是能集中厭氧發酵產沼氣了,但對於沼渣的處理很困難,作為肥料回田理論上很好,但農民嫌麻煩,不一定願意用,若再深度處理,處理費用很高。

3.鄉鎮企業汙水,尤其是小作坊式企業汙水,基本沒法處理,上套汙水處理裝置,建設加運行費用企業就負擔不起,除非企業上規模或者幾家合併成大企業才有可能上馬汙水處理設施,目前也有的地方政府將同類型的企業遷到一個產業園裡,共同建一個大型工業汙水處理廠的,應該是一個比較好的思路。

集中處理模式:

將汙水集中收集,統一建設汙水處理設施通常採用A/O 、A²/O.、SBR.氧化溝、MBR、人工溼地等常規生物處理工藝形式。

接入市政官網模式:

將村莊汙水接入市政管網統一處理,適用於位於城市邊緣地區的農村汙水處理。

庭院式處理模式:

主要是針時單獨的住戶,將單獨住戶的汙水依靠小型處理設施就地處理。

分散處理模式:

將汙水分區進行收集、單獨處理,通常採用中小型汙水處理設備或自然處理等形式。人口少,用水量標準低,汙水處理規模小

城鎮汙水處理難度:

受區域特性差異、季節因素等影響,用水時變化係數較大,汙水水量變化大(日變化係數一般在3.0——5.0)、水質變化大(COD、BOD普遍高於城鎮生活汙水),且排放比較集中技術管理人員缺乏及維護管理水平低,經驗缺乏由於處理規模小,一般工程建設費和運行費用偏高經濟發展水平低,經濟承受能力弱,可供選擇吹實用技術少村鎮汙水處理技術的選用必須遵循投資省、運行費用低、管理維護簡便的原則,才能建的起、用得起。

建制鎮汙水集中處理工藝:

1、A/O工藝

A/O是Anoxic Oxic的縮寫,AO工藝法也叫厭氧好氧工藝法,A(Anacrobic) 是厭氧段,用與脫氮除磷;O(Oxic)是好氧段,用於除水中的有機物。它的優越性是除了使有機汙染物得到降解之外,還具有一定的脫氮除磷功能,是將厭氧水解技術用為活性汙泥的前處理,所以AO法是改進的活性汙泥法。

2、A²/O技術

A²/O(AAO)法是一種汙水處理技術,採用生物脫氮除磷技術,就是厭氧-缺氧-好氧法生物脫氮除磷技術。

3、氧化溝技術

氧化溝是一種活性汙泥處理系統,其曝氣池呈封閉的溝渠型,所以它在水力流態上不同於傳統的活性汙泥法,它是一種首尾相連的循環流曝氣溝渠,又稱循環曝氣池。最早的氧化溝渠不是由鋼筋混凝土建成的,而是加以護坡處理的土溝渠,是間歇進水間歇曝氣的,從這一點上來說,氧化溝最早是以序批方式處理汙水的技術。

4、SBR技術

一種按間歇曝氣方式來運行的活性汙泥汙水處理技術,又稱序批式活性汙泥法。與傳統汙水處理工藝不同,SBR技術採用時間分割的操作方式替代空間分割的操作方式,非穩定生化反應替代穩態生化反應,靜置理想沉澱替代傳統的動態沉澱。

 5、IBR工藝

IBR(Continuous-flow Intermission Biological Reactor)技術,即連續流一體化間歇生物反應技術,是一種集厭氧、兼氧、好氧反應及沉澱於一體的連續進出水的週期循環活性汙泥法。該技術是針對我國城鎮汙水有機物負荷較低、氮和磷濃度較高的特點,特別研發的節能型城鎮汙水生物處理技術,並通過國家科學技術部的成果驗收。通過幾年的工程應用完善與發展,該技術已經成為適合城鎮汙水處理的成熟技術。

 6、桑德smart

桑德的SMART-PFBP多級生物接觸氧化技術是啟迪桑德公司的專利技術,這項工藝由多個罐體串聯而成,罐體內填充仿水草生物填料,採用多級處理,推流式反應,逐級降解汙染物,各級形成不同功能的優勢菌群,充分發揮不同種類菌群間的協同作用,從而大大提高汙水處理效率。多用在處理農村、居民小區、社區、醫院、賓館、學校、部隊營房、別墅區等生活汙水領域。

 7、大型人工溼地

人工溼地汙水處理技術具有結構簡單、成本低、易操作和運行費用低等優點。由於人工溼地佔地面積較大,且都建在室外,因此,人工溼地對汙染物的去除受季節影響大。在冬季溫度較低的情況下,人工溼地植物枯萎,微生物活性受到抑制,冬季人工溼地的去除效果明顯差於夏季。現階段對低溫條件下人工溼地運行的研究較多,但多為理論或小試階段,對大型人工溼地的冬季運行研究較少。

行政村汙水分散處理工藝

1、日本淨化槽

起源於日本,是JOHKASOU的中文譯音,是一種小型生活汙水處理裝置。用於分散型生活汙水或者類似生活汙水的處理。

2、德國HUBER膜清理盒MCB

在過去,小型汙水處理裝置閡為技術簡單,處理效率低,只能作為一種臨時性的處理措施。但最近幾年來,小型汙水處理策呈的市場發生了本質性的變化,自2005年中期,普通用戶可在市場上直接購買扭有梢售許可證的小型膜蟲物反應器裝置。德國琉角公司現在提供的MCB膜處理盒裝置,是目前德國市場上第一個獲得PIT認證許可的超濾膜小型處理裝置。通過800多套裝翌的投入使用和多年的實際操作運轉,目前已經獲得了大量實踐經驗。

 3、人工溼地

4、蚯蚓生態濾池

生態濾池(MEEF)是利用水生微生物和人工填料上的生物膜形成的模仿自然生態系統來進行汙水淨化的一種水處理技術,汙水中的顆粒物主要通過人工填料進行過濾,生物膜與微生物主要負責汙水中的可溶性汙染物。而蛆叫生態濾池是在生物濾池中接種蛆蝴後構成的人工生態系統。

5、生物滴濾塔

PE生物滴濾塔系統汙水處理工藝源自馬來西亞,可廣泛用於城市汙水、生活汙水、醫院汙水和工業廢水治理。該工藝具有佔地面積小,運行費低,處理效率高,填料不會堵塞且可無限期使用,對負荷波動的適應性強,運行可靠,維修簡便等特點。其優美的外形及緊湊合理的結構佈局,特別適用於生活小區、別墅山莊的生活汙水治理工程。

 6、汙水的土地淨化法

一種利用土壤及生存於該環境中的植物、動物、尤其是微生物的相互依賴共同作用的生態學處理方法。

小結:

資料顯示,2016年年末我國城市共有汙水處理廠2039座,年汙水處理總量448.8億立方米,處理率為93.44%,但在農村,對生活汙水進行處理的行政村比例僅為20%。

在業內人士看來,這同時意味著巨大的市場投資機會。事實上,國家發展改革委西部開發司巡視員肖渭明指出,“目前,西部地區大多數的鎮和絕大多數的鄉都缺少汙水處理,這是我們下一階段投資的重點。”

目前,村鎮汙水的排放標準、商業模式、技術選擇、穩定運營以及政策紅利下釋放出的市場空間備受行業關注。村鎮汙水治理必迎來新一輪投資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