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樓市大調整,房價已大幅度回落,作爲剛需一族,現在是該買,還是繼續觀望?

房產小播報


全國樓市大調整,房價已大幅回落。這不知道是從哪兒得到的消息?

在我們當地,怎麼沒有看到一點兒房價下跌的跡象?也許有些地方房價回落了,但是這只是個別現象,不能認為整個房價都跌落了。

當然,從房地產走勢上來看,房價就是出現了大回落,也是自然而然的事。因為房價已經漲那麼高了,也有回落的要求了,也該回落了。

那麼作為消費者,面對於房價的大幅回落,是出手買房還是繼續觀望?



根據市場走勢規律,某個商品一旦下跌,進入下行趨勢,該趨勢是不會很快結束的。

對於房價也是一樣,房價能漲這麼多年,房價也有可能能跌這麼多年。所以說,一旦房價下行趨勢開始,那麼就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在房價下跌的初期只有賣房,而不應當買房。

因為價格仍然向下運行,每買一次就可能會被套一次。就像炒股票一樣想抄底,有可能就會被套在半山腰,更有可能是接下落的刀子。

所以對於購房者來說,如果不是剛需一族,不是急等著住房。那麼在房價下跌的初期,最好不要買房,繼續觀望,越等房價只能會越低的,等房價跌到底不動了,到那時候再出手買房也不遲。


法重情深


全國樓市大調整,房價已大幅回落,作為剛需,現在我覺得還不是入手的時候。為什麼這麼說呢?請看我的分析。

首先,現在的各個城市,尤其是一線城市的房價還處於高點位置。以北京為例,前幾年一套房子有一百來萬。現在同樣位置的房子大約在一千來萬。即使現在降價了百分之十,仍然有900萬的高價,剛需你也買不起。再以縣城為例, 3年前房價有三四千一平,現在房價漲到了7000到8000一平。這樣高的房價,老百姓是承受不住的,即使能夠買,也要用幾十年的辛勞來償還。

其次,國家現在對房地產的定位是,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這個定位非常重要。如果你認為中國的樓市是政策市,房價是有各種因素綜合起作用而推上去的,那麼政府的這個定調又是表現的另一種趨勢,那就是房價不能夠用來炒。如果沒有人炒作,房子又有空餘,那麼它的升值空間就沒有了,即使是剛需要,也要等它降下來以後再買。

第三,正像一個房屋要倒塌,它出現裂縫一樣,像一個冰山開裂,它出現一些垮塌的現象一樣,現在樓市下降僅僅是開始,大幅度的下降還要等不遠的將來發生,因此現在入市只能是進去接盤,在高點接盤。因此即使是剛需有耐住性子,即使是租房過一兩年,我感覺很可能比現在也要好一些。

第四,受外圍環境的影響,比如說美國加息,中美貿易戰等因素的影響。房地產市場的走向現在還不太明朗。應該等稍微明朗以後再看。現在如果買,很可能將來會後悔,持續觀望,持幣觀望,應該是一種好的選擇。

國家只有讓剛需買得起房,人民才會感覺到幸福,因此剛需的滿意程度,決定了這個社會的幸福程度。


平原春秋


關於房價下跌,剛需是不是該入手的問題,問答上面已經出現了不下百次了。那麼今天早餐君就來談談自己對於此事的看法。

沒有迎來樓市的“金九銀十”、“一房難求”,相反房企扎堆降價促銷表明了樓市已經結束了多年的牛市,步入寒冬。碧桂園、萬科這樣大佬級別的企業都開始打折促銷,而且力度相當之大。有道說,二手房市場方知樓市興衰,真正能感知到二手房行情突變的是房產中介們,然而去看看大街上的中介公司,以前中介日子好過,不停招人、擴張店面,像新環境我們家樓下不到百米就是三家,但現在去外面看看,這些房產中介大多早已停業整頓了。還有萬科在秋季例會上疾呼“活下去”(雖然有作秀之嫌),種種反映就能看出市場已經開始迴歸理性。

很多剛需就問,現在入手還是再等等?

當國家調控樓市定位從“房住不炒”徹底升級為“堅決遏制房價上漲”的時候,就意味著調控已經成為一種政治行為,那麼,自住剛需的買房窗口就被被這種行為打開了。房價已經開始有序回調,就是最好的上車機會,倘若你還抱著房價會繼續下調的心思買房,那與炒房投資客有何區別呢?剛需買房自住是第一需求,不管房價漲跌,沒房的你最後都佔不到絲毫便宜。

其實買不買房根本沒必要去諮詢別人的意見。因為別人的意見不一定準確,而且意見給多了,到頭來自己都模稜兩可了。只要耐心觀察和深思,我相信每個人都能看懂樓市的走勢,摸清房價的脈絡。


華爾街早餐


現在有點懷疑網爆房價跌的真實性。因為:一是剛需部分的農民進城助推房價上漲因素沒有消除,且有越來越烈之勢。二是央行釋放流動性一次就增加7500億,且累計四次之多。從經濟學角度講,只能是貨幣貶值。那麼,同樣受貨幣升值貶值影響的房地產,只能是上漲而非下降。抑或即便是降,也是極個別地方的事。三央行釋放的流動性不可能停留在銀行體系內部,不可能不進入經濟市場。如果是這樣,那麼,就是央行的貨幣政策實施渠道都受阻了。這可是大問題。四是炒房者雖然不同程度的受到了限制,但是這些限制與其說是限制,還不如說鼓勵。炒房者煽動市場的情形依然存在。五是最低能解決囤房,炒房,投房的房產稅尚未出臺,且年內和明年上半年都不見蹤影,所以,房價降之無名!這種跌價值得懷疑,甚至有可能是跌而後漲,欲擒故縱之像!


cnmxb


先別說房價真降還是假降,但現在在很多人的心裡已經有了降價預期,因為市場的交易量急劇減少,而現實情況又擺在那兒,有能力的沒資格,有能力有資格的不敢買,沒能力的想著房價能夠回到十年前,所以造成了今天這個局面,房子不好賣,地皮流拍,經濟增長減速或者衰退,究其原因,主要是政府的限購政策和經濟弱勢民眾的仇富心理,眾所周知,民間至少70%以上財富掌握在20%的富人手裡,這些富人投資房地產進行保值增值(中國的民營企業太多太多,三年要連續投入還未必生存的下來,所以我們也看到不少上市公司不務正業,買賣商品房)實際上是接開發商和政府的盤,至少錢或者資產留在了國內,如果這些民間財富在國內沒有好的投資,就會源源不斷地流出國內,當然房價像前兩年暴漲也是不行的,取消限購後,政府還要堅持審批開發商的備案價,加徵房產交易增值稅,嚴格執行限貸政策(防止用槓桿炒房),調整貨幣政策,不一味追求人民幣國際化,讓人民幣的實際價值視通貨膨脹率的高低來貶值或升值(就目前看人民幣還有貶值空間),利用人民幣貶值迴歸實際價值的這個階段,控制房價的漲幅遠遠小於貶值的幅度,對之前兩年房價的暴漲做一個平穩的糾正


江亦凡


還不快跑?“美國加息,資產外流”明顯,難道你傻子嗎?現在不跑,等待何時?只要美國加息不止,房地產就會加大泡沫風險,而且,愈演愈烈,最後,套死在房子裡面的,我看,不是別人正是你自己!

在此,我看,剛需也不要輕舉妄動了。朋友,記住:一旦危機爆發,房子,股票啥也不是,只有現金為王,不是嗎?


劉年14


買不買房要先看幾個硬指標。你有錢麼?有資格買麼?你需要麼?先問問自己這幾個問題,答案是YES,你再看房價。否則,就是降到了白菜價,也白搭。最近眾多的中介和房企銷售都在打電話推銷,仔細一聽,基本上是環京的房子,什麼意思,就是河北省的房子,根本不是北京。便宜再多,降價再狠,也是沒譜的事。投資房產,原本就是關注地段地段和地段。當然了,你在燕郊生活,工作,買一個自住,現在還是不錯的,畢竟房子的價格較最高峰低了很多。投資的話,省省吧。

老話講,買的沒有賣的精,一分錢一分貨,還是有道理的。看看北京熱門地區的房價,哪一個降了40%?房地產不可能垮塌,小的民企不景氣,被大的民企收購,大的民企玩不轉了,被國企收購,其結果就是國進民退,土地資源集中在少數國企手中形成壟斷市場,到了那個時候,房子的價格將會怎樣?土地是國家的,房子以後也是國家的,想想看你的機會在哪裡?如果你把買房子當作有自己的家,那麼,早買總是好的。關鍵是你有沒有償還的能力,光有首付不行。很多人只有100萬,卻敢幹1000萬的買賣,況且房地產投資偏偏是長期的投資,那麼,經濟下行的時候,不套你套誰?股市上也是如此呀。我總是說,別看總體的趨勢,那是經濟學家的事,對你唯一有用處的就是你瞭解了趨勢,增加了知識,但是不代表你們家附近的房子也是這個規律。多看看自己的目標區域,關注你要掏錢買的房子,你掏出的錢少了,買的房子大了,生活快樂了,這才是真的降價了!對於大多數人來講,準備生活在哪裡,就關注哪裡的房價。對於一個北京人,每天關注雲南的房價,廈門的房價,除非你準備未來搬到那裡居住,否則沒意義。經濟有好有壞,房價有高有低,股市有漲有跌,沒什麼奇怪的,大肆渲染房地產行業崩盤的,動機有問題。網友們看到房價降了,大降了,到處宣傳,不外乎是抱著一個美好的願望,其實自己都未必相信。政府始終提出不能讓房價上漲,要解決我們老百姓沒有房子居住的問題,根本沒有說過讓老百姓買得起房。

每個人都想買房買到最低價,這和股市上超底一個道理,真正實現的沒有幾人,所以,看到合適的房子,合適的可以承受的價格,該出手時就出手。早一天入住,早一天享受生活。上船早的人,總比上船晚的人先有好座位。錢總是在貶值的路上狂奔的,今天的100萬元,憑什麼在10年後還值100萬元。


唐伯虎就要點蚊香


我覺得對於這個問題,不能一下子給出答案,但是我覺得結果應該只有一個,按需購買,具體來說什麼意思哪,主要看需求,目前的房地產市場確實大的基調是降價,新聞也好,媒體也好,都在宣傳某某售樓處業主維權之類的新聞,但總的來說,這種過激事件還是屬於個案,目前全國的城市來講,一線城市,二線城市,三四線城市等都不一樣,一二線主要城市才是這個問題的關鍵,現在一二線城市買房,首先要買的起,就是說有一定的門檻資金,就算大幅度降價,也不會無底線,所以有一個門檻的資金很重要,再者就是選購地點和時機了,目前的市場環境一定要在能力範圍內,選儘量好的地點,熱門的地段,土地作為稀缺資源,一定是越好的位置抗跌性強,越好的地點在市場不好的時候越值得入手,然後根據自身的活動範圍,偏好去選擇,再者時機也很重要,越是大的時間節點,優惠力度越大,比如十一,比如年底,年底好多公司都壓力比較大,不排除有些公司頂著比較大的壓力搞促銷,總之現階段市場冷靜,可以仔細對比,優選適合的產品下手。

換個角度來講,也不要抱太大的期望會佔到便宜,現在土地資源外溢,新房基本上好的地段前幾年都開發完了,現在好多都是偽優質地段,所以越晚入手,實際地點是越差的,再者利率水平不斷攀高,貸款年限縮短月供加大,也都相應的加大了購房者的成本,並且短期內不會改變,還有很多隱性的因素,不排除有的開發商降低施工成本,通過一些看不見的手段增加利潤率,二手房也一樣,成本相對高的同時,需要碰到合適的房子,合適的房主,也是需要花心思考量的事,總之,購房的這個事確實是又花錢,又花心思,並且耗費精力的事,時間倉促,有說的不多的地方見諒!


劉今鑫


全國樓市大調整的說法,只是不瞭解情況的人自己做出的假設或者臆斷,並不能真實反映當前的樓市狀況。眼下的樓市,依然是整體格局沒有發生變化,局部出現一些調整,房價仍然處於上漲通道,只是上漲的幅度在收窄。

如果現在是經濟運行狀況比較好,經濟增長也很穩定。那麼,樓市格局大調整會比較快地出現的話。在經濟形勢不是很樂觀、外部經濟環境變化較大,各種不確定因素較多的情況下,樓市篩1不可能出現大的變化的,樓市格局也不會發生大的調整。畢竟,在相當一部分地區,房地產業仍然是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一旦房地產市場全面回落,甚至是大幅度回落,對經濟增長的影響是比較大的,是不利於經濟穩定的。

所以,不可能讓樓市出現大的波動,而必須保持樓市的基本平穩,讓房價趨向平衡,而不是大幅下跌。如出現大幅下跌的現象,不僅經濟難以承受,已經購房的居民也在心理上難以接受。不然,不會出現一些購房者要求開發商退錢的現象。

也正因為如此,如果是剛需者,我的建議是,有房居住的剛需者,可以先緩一緩,無房的剛需者,只要不是主要依靠債務來完成購房,可以考慮購買。如果負債比重過高,也可以稍稍緩一緩,待房價穩定後再考慮是否購買,避免出現房價下跌對心理產生不利影響。


譚浩俊


要社會穩定,房價肯定要望下跌,比如無錫,16年前房價56幹左右,現在還是要回到那個吋候的房價,老百姓還是比較接受的。不要看周邊城市房價高,你不知道有多少房子空在那裡,我勸所有朋友,現在不急買房,過二年房價肯定會便宜。


分享到:


相關文章: